中关村科技园招商引资网
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简介(3)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邮政编码:10***

电话:010-6488***

传真:010-6488***

信箱:goffi.ce**[ta]**.cas.cn

网址:http://www.**o.cas.cn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台”)成立于20014,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包括 总部及4个直属单位,总部设在北京,直属单位分别是: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继续保留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为国家天文台的组成单位。国家天文台关注国际前沿与态势、国内布局与结构,注重突出自身的优势、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以有显示度的重大成果产出为突破目标,经过多形式、多轮次、多渠道地调研、征集、酝酿、交流、反馈,正式凝练、通过国家天文台“十三五”时期“一三五”规划目标ꎻ在中科院组织的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评议中,国家天文台被评为优秀规划,国家天文台坚持“三个面向”,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形成宇宙大尺度结构、银河系结构和演化历史、恒星和致密天体、系外行星、太阳物理等若干国际著名的卓越团队ꎻ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成为国家空天安全等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军”,将国家天文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集天文学前沿研究、天文技术与方法创新及应用、重大观测装置建造与运行、国家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和国家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国立天文研究机构,三个重大突破为:银河系结构和化学-动力学演化,月球与深空探测和空间环境安全,优质建成FAST并成功运行、射电天文研究条件取得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为:星系宇宙学,恒星和致密天体,太阳活动与日地环境,先进望远镜与终端科学仪器关键技术,应用天文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国家天文台牵头建设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坚持体制创新,建立治理结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组织全国优势力量推荐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LOT)项目建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项目复评会议”中,以全票通过、排名第二位的评议结果高票当选,已正式列入“十三五”规划,国家优先布局建设ꎻ参与建设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研究院,顺利通过四类机构建设试点工作验收、中科院院长办公会专题审议ꎻ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第一次按照大学建制、按一级学科参加了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国家天文台建有光学天文、太阳活动、月球与深空探测、空间天文与技术、计算天体物理、天文光学技术、天体结构与演化7个院重点实验室,并与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或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在河北兴隆,北京密云、怀柔,天津武青,昆明凤凰山,丽江高美谷,澄江抚仙湖,新疆南山、奇台、喀什、乌拉斯台,西藏阿里、羊八井,内蒙古明安图,吉林净月潭,贵州大窝凼等地建有观测台站。2016,国家天文台被科技部、中科院联合评定为“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依托在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台负责调试和运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运行和维护国家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国家天文台拥有2,16米光学望远镜、2,4米光学望远镜、50米射电望远镜、40米射电望远镜、25米射电望远镜、1米太阳塔等一批天文观测设备。截至2016年底,国家天文台共有在职职工1338人,其中科技人员1065人、科技支撑人员193,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43人。国家天文台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2,“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新增2),“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99(新增15)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新增1)。国家天文台是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天文学、光学工程天文技术与方法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精密仪器及机械3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2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天文学、光学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517(其中硕士生229人、博士生284人、外国留学生4),在站博士后54人。2016,国家天文台共有在研项目1059(包括新增项目323),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5(新增2),主持(或承担)973计划或重点专项4(新增1)、承担(或参加)课题22(新增2),主持(或承担)863计划项目(含军口)15(新增0),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新增0),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3(新增1)ꎻ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新增0),主持(参加)重大项目课题6(新增1)、重点项目26(新增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新增1)、创新群体研究项目3(新增0)、面上项目149(新增36)ꎻ主持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新增1),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8(新增0)ꎻ重大仪器研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项目1(新增0)ꎻ承担院级国际合作项目7(新增4)FAST2016925日落成启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启用仪式,宣读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此外,FAST还入选Nature2016年重大科学事件、中科院2016年月度重大科技成果等。LAMOST20166月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2数据集,12月向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DR4数据集,截至2016年底,LAMOST共获得光谱768万条,其中高质量光谱(S/N>10)621万条,恒星光谱参数表420,远远超过国际上所有其他巡天项目发布的光谱数总和。科研机构205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通过验收,它具有前所未有的在超宽带上同时以高时间、空间和频率分辨率观测太阳的能力,是国际太阳射电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先设备。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领导国际团队首次对发生在太阳暗条和冕环之间的磁重联过程中的精细结构和详细演化进行了直接的观测研究,NaturePhysi.cs发表ꎻ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关于超大质量黑洞自旋起源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大质量和小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形成于完全不同机制的证实结果入选美国天文学会亮点ꎻ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领导联合团队发现星团中寄生的星族,成果在Nature发表ꎻ国家天文台参与研究首次观测到磁重联驱动扭缠的暗条解缠,成果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ꎻ国家天文台科研成果“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入选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ꎻ云南天文台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太阳黑子能够在数分钟内突然改变旋转方向,相关科研成果在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ꎻ云南天文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首次观测到磁场重联释放磁扭缠的物理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南极天文台”在2016年底重新启动建设,南京天光所3人和国家天文台1人作为第33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员,完成了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等设备维护和运控数据系统更新,首个中亚国家天文设备升级项目——乌兹别克斯坦1米望远镜改造于10月完成现场验收。国家天文台2016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716(含会议论文)ꎻ出版著作5ꎻ全年新增专利受理54,专利授权36ꎻ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34项目,国家标准获批1项。“嫦娥三号”工程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ꎻ主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超大空间结构工程创新与实践”获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ꎻ“500MPa应力幅耐疲劳高精度索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ꎻ云南天文台主持“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研制及其在太阳观测中的应用”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此外,主持“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参与“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入选201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主持“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1月揭晓)ꎻ南仁东研究员当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新闻人物、科技盛典——.C.CTV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科技创新人物ꎻ韩金林研究员、刘继峰研究员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ꎻ韩金林研究员获得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三届张钰哲奖ꎻ刘继峰研究员获得2016年“台达电子年轻天文学者奖”。2016,在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工作中,国家天文台被认定为“国际天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ꎻ国家天文台获得在智“国际科研组织地位”,享有与其他国际天文台在智利的同等福利和待遇ꎻ国家天文台与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U.CN)签署关于合作建设和发展天文观测基地的谅解备忘录ꎻ中美大学天文合作高峰论坛于6月在京举行,国家天文台参与的TMT项目成为会议重点讨论亮点,TMT主镜研制合作为12米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LOT解决主镜难题奠定了技术基础ꎻ武向平院士被科技部正式任命为中国SKA首席科学家,SKA人才培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联合培养项目支持ꎻ由国家天文台和南非国家科研基金会共同支持的首届中国-南非天文双边研讨会“宇宙学与大型巡天”在南非德班举行,成立国家天文台-南非夸祖鲁-奈特大学(NAO.C-UKZN)计算天体物理联合中心ꎻ国家天文台与西班牙加纳利天体物理研究所(IA.C)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西班牙加纳利大望远镜(GT.C)签署合作协议,中阿合作40米射电望远镜(.CART)项目在G20杭州峰会上纳入中阿外长会谈纪要.CART项目继续在阿推进,国家天文台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考察1米蔡司望远镜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情况,国家天文台与“突破计划”签署合作意向,共同探寻地外智慧生命。云南省天文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文学会分别挂靠云南天文台和新疆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创办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核心英文学术期刊Resear.chinAstronomyandAstrophysi.cs(RAA),还办有中文核心期刊«天文研究与技术»和现代科普刊物«中国国家天文»(撰稿:陆晔黄京一审稿:赵刚)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顾行发(主持工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邮政编码:10***

电话:010-8217***

传真:010-8217***

信箱:offi.ce**[ta]**i,a.c.cn

网址:http://www.**di.cas.cn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在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基础上整合组建,201297日成立,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遥感地球所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科学院在遥感与数字

地球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从而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高水平地开展科学前沿研究。遥感地球所旨在研究遥感信息机理、对地观测与空间地球信息前沿理论,建设运行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形成面向全球化服务的全球环境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2016,遥感地球所科学制定“一三五”规划与任务书,确立3个“重大突破”:建立天空地立体协同对地观测系统、建立全球环境资源空间信息系统、建立新型对地观测模拟评价系统5个“重点培育方向”:空间大数据技术、航天航空智能对地观测技术、智慧城镇立体观测与脉动分析、行星和地球表面变化遥感探测与比较研究、“一带一路”与“胡焕庸线”空间观测与科学认知。遥感地球所目前拥有我国唯一从事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数字地球科学与全球空间信息应用技术研究的专业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和航空遥感飞机ꎻ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机构设立的国家级空间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陆地卫星数据中心,与海南省共建的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及喀什、三亚区域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内容涵盖遥感科学、应用技术、全球信息等各主要领域。截至2016年底,遥感地球所共有在职职工729人,其中科技人员602人、科技支撑人员52,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9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9ꎻ全所进入创新岗位552(在编),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4(新增1)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新增2),“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1(新增1)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新增0)。遥感地球所现设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测绘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6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504(硕士生254人、博士生250),在站博士后38,在读留学生34人。2016,遥感地球所共有在研项目1653(包括新增项目427),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项目19(新增6),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15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新增2)、重点项目7(新增1)、面上项目145(新增17)ꎻ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2,主持重大仪器研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项目6项。2016,遥感地球所获各级别科技奖励12,包括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国家科技进科研机构207步奖二等奖1,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国产陆地卫星定量遥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实现了国产陆地卫星定量化应用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以第一单位发表S.CI检索刊物论文416,EI检索刊物论文366ꎻ出版专著3本、编著6ꎻ获得发明专利76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87项。2016,遥感地球所深化国际合作工作,开拓中科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全年累计出访467人次,来访200余人次,共与40余家国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20余位科研人员在国际组织任职,10余名外籍人员受聘在所工作,25位外籍专家担任国际专家委员,主办/承办“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第三届干旱半干旱环境对地观测国际研讨会、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峰会等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和培训班10余个。2016,遥感地球所四大国际科技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国际数字地球学报»(IJDE)、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项目办公室、.CAS-TWAS空间减灾卓越中心(SDIM)平稳运行,HIST6年期评估获积极评价,承办首届UNES.CO科学中心主任会议ISDE正式成为I.CSU成员IJDE影响因子达2,762,S.CI收录的地球科学和信息科学类的中国期刊中位居榜首,«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评为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IRDR新成立4个卓越中心,并通过国际专家中期评估。SDIM工作稳步推进,在中科院的TWAS卓越中心3年建设绩效评估中获优。2016,遥感地球所深度参与地球观测组织(GEO)工作,全球农业监测(GEOGLAM)被列为旗舰项目ꎻ亚太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AOGEOSS)和全球寒区观测(GEO.CRI)作为启动项目,多源协同遥感网作为预研项目被列入GEO20172019工作计划ꎻ发起“数字一带一路”(DBAR)国际科学计划,得到2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的支持,召开第一届DBAR会议并发布«数字丝路科学规划(V1,0)»ꎻ“泛第三极环境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获批院国际合作重点计划,NASA地学部共同承办第三届.CAS-NASA中美高亚洲空间观测双边研讨会ꎻ中英“主要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获基金委支持,并成立中英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控联合实验室。2016,遥感地球所加强院地合作与成果转化制度与平台建设,成立院地合作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与院内外科研单位、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10余个地方政府进行了技术对接,三亚遥感信息产业园正式立项,由遥感地球所控股的中科遥感集团公司进一步引领遥感产业化的发展。遥感地球所拥有中国遥感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委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等挂靠的学会,并组织和协调亚洲遥感会议、中国遥感大会、环境遥感学术年会、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等多层次品牌学术活动,遥感地球所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均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覆盖全国各大科学文献数据库,«遥感学报»连续10年获“百杰期刊”,并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目前被EI8大国际科学数据库收录。(撰稿:陆鸣王小梅审稿:张兵)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日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邮政编码:10***

电话:010-8299***

传真:010-6201***

信箱:suoban**[ta]**l,igg.cas,a.c.cn

网址:http://www.**g.cas.cn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19996月由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都有长达60余年的历史积淀和丰硕的科研成果。2004,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本所,地质地球所是目前国内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机构之一。地质地球所的战略定位是:瞄准全球性地球科学问题,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圈层物质组成与相互作用及其资源能源、环境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上实现重大突破,做出里程碑式的原创性成果,发展地球科学理论,引领国际地球科学研究ꎻ针对我国资源能源重大战略需求,创建“理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新型研究机构,成为深部资源勘探装备与开发前沿技术的引领者,成为资源新理论与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者和实践者,成为世界领先的深部资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成为高端地学人才培养者。2016,地质地球所制定了“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规划,力争在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与资源能源效应、克拉通破坏与巨量金属成矿、地球内部结构与过程、比较行星学等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取得突破ꎻ继续深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筹建方案,不断深入探索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扎实推进创新平台能力建设。地质地球所现设有特提斯研究中心与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岩石圈演化、油气资源、固体矿产资源、工程地质与水资源、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地磁与空间物理7个研究室ꎻ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ꎻ建有地球与行星物理、油气资源研究、矿产资源研究、页岩气与地质工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根据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地质地球所聚焦国家资源能源领域重大需求,坚持树立前瞻性科研理论、开拓原创性技术方法,自主研发大型仪器装备、培育创新进取型人才,引领学科跨越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目标,已建成地球物质成分与性质分析、地质年代学测定、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空间环境观测野外台站、古环境数据分析、数据计算处理与数值模拟、深部资源勘探装备研发七大实验观测系统,为地球科学测试、观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由纳米离子探针、离子探针、电子探针、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组成的高精度微区微量原位分析系统,分析能力位居国际前沿。研究所布设的漠河、北京、武汉、三亚4个观测站及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观测站,是中科院“日地空间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和国家“子午工程”的骨干台站,地质地球所博物馆现收藏地质标本和文物11000余件,其中岩石标本2000余件,矿物藏品8000多件,900多个矿物种。截至2016年底,地质地球所共有在职职工646人,其中科技人员345人、科技支撑人员234,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4人,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8,“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5(新增1),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3(新增1)、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人。2009年获中组部授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4年获科技部授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7(新增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7(新增2),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新增1)。地质地球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之一,现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3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海洋地质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3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读研究生673(其中硕士生213人、博士生460),在站博士后198人。2016,地质地球所共有在研项目787(含新增项目241),其中,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课题8,973计划项目2项、课题9,863计划课题2,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子项目4,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课题2个,基金委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重大项目1科研机构209,基金重点项目25(新增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项目9(新增1)、课题25(新增2),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1,课题4,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5项。2016,地质地球所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科技论文545,其中S.CI论文421(国际S.CI论文322,国内S.CI论文99)ꎻ出版专著12ꎻ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2(其中国外专利授权1)ꎻ新申请72项,地质地球所作为参与单位(单位排名第四),“延长油区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定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ꎻ“高储能岩体开挖卸荷变形破坏成因及其工程环境效应”荣获2016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ꎻ“海量三维地震数据深层成像技术与装备”荣获2016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汪集旸院士荣获第三届“刘光文科技成就奖”ꎻ刘光鼎、孙枢两位院士荣获国家海洋局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2016,地质地球所参加57个国家或地区举办的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和交流培训活动共465人次ꎻ邀请69个国家或地区共315人次外国专家来华合作交流ꎻ共承担6个在研国际合作项目ꎻ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5ꎻ获批5项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ꎻ新增10人次担任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编委以上职务ꎻ杨小平研究员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研究奖”,刘嘉麒院士任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CEI)委员,刘洪研究员任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委员,李晓峰研究员任经济地质学会(SEG)委员,王一博研究员任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CEI)委员,地质地球所与老挝、罗马尼亚及伊朗等国家的地学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有中-法生物矿化与纳米结构联合实验室和中-法季风、海洋与气候国际联合实验室。地质地球所图书馆目前藏书35000余册,中外文学术期刊现刊350余种,全文和文摘数据库20余个,电子期刊及其他网络资源数十种,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文献交流,地质地球所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刊物有:«地球物理学报»(S.CIEI收录)«岩石学报»(S.CIEI收录)«第四纪研究»«地质科学»«工程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沉积学报»,地质地球所是中国第四纪研究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的挂靠支持单位。(撰稿:陈竟志徐志方审稿:欧龙新)

 

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邮政编码:10***

电话:010-8409***

电话:010-8409***

传真:010-8409***

信箱:itp.cas**[ta]**.cas,a.c.cn

网址:http://www.**p.cas.cas.cn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始终围绕中科院党组提出的“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目标,全面推动“高水平、国际化、重服务”研究所建设。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实行“一所三部”的特殊运行方式,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和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ꎻ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ꎻ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青藏高原所新时期的发展定位是: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的高度,协调组织全国青藏高原优势研究力量,推动国际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发展。以提升我国青藏高原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解决关系国家和区域长远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着力点,发挥青藏高原所的组织引领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以及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东亚、中亚、南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ꎻ在支撑平台方面,建设开放的、国际一流水平的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和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国内外共享的数据平台ꎻ在协调发展方面,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的高度,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我国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同时,青藏高原所在原来“高水平、国际化”的基础上,增加了“重服务”目标,即重视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藏高原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的“四个率先”重要思想,牢记院党组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引领示范“率先行动”计划四类机构改革,围绕“三重大”目标,站在青藏高原研究的世界前沿,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在具体工作中,青藏高原所全力推动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简称“青藏卓越中心”)建设,扎实推动“一三五”规划实施,重点推动青藏高原先导专项B类、泛第三极环境(P-TPE)国际计划等重大研究计划,产出了重大原创成果,服务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青藏高原所现有中科院重点实验室3个: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现有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截至2016年底,青藏高原所全体在职职工为23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美籍学术副所长)、研究员41人、副研究员40人,共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8(藏族1)ꎻ“万人计划”1ꎻ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2016,青藏高原所继续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自然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3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科学、生态学4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地理学和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266(其中硕士生87人、博士生117人、外籍留学博士生62)、在站博士后51人。2016,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作为中科院首批验收的17个四类机构之一,以优异成绩通过了验收,全面启动运行,该中心产出了重大原创成果,中心共有11名科学家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青藏高原所以科技大师精神引领创新人才高

地建设。201612,瑞典人类学与地理学会(SSAG)决定授予青藏高原所所长姚檀栋院士2017维加奖(VegaMedal)金质奖章,这是该奖自1881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亚洲科学家。这对提升我国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加速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人才高地建设步伐。青藏高原所成功启动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简称“墨脱中心”)建设,作为构建支撑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级高寒区网络观测研究关键平台之一,墨脱中心的建设将加强区域地球系统科学观测研究,填补喜马拉雅南坡区域观测空白,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对支撑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青藏高原所组织实施了“十三五”时期相关国家项目集群。2016年度在研项目主要包括:主持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1项:“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姚檀栋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专项经费2,5亿元ꎻ“一带一路”专项1,经费4500万元ꎻ科技部全球变化研究专项1,经费2600万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经费1000万元。科研机构211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1,经费1400万元973计划课题10,经费4780万元ꎻ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2,经费4000万元ꎻ重点基金4,经费1000万元ꎻ基金委创新群体2,经费1200万元,杰出青年基金4,经费1600万元,优秀青年基金4,经费600万元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余项。青藏高原所全面优化科技布局推动“一三五”规划实施,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在全院“一三五”规划交流评议中被评为优秀规划,截至2016年底,青藏高原所累计发表S.CI论文1867(2016年新增290),总被引频次达28462,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青藏高原所联合B类先导科技专项“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优势研究力量,推动产出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与碰撞模式、高原隆升古高度、西风和季风分布三模态3个重大创新成果,提出了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时空变化的新观点,证实了青藏高原的远程辐射源效应,发现了西风季风作用链对青藏高原现代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研究成果入选汤森路透2015年地学十大科学前沿第一方阵。青藏高原所认真推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为契机,启动“泛第三极(P-TPE)”国际计划,围绕区域环境问题,构建TPE区域联盟和TPE全球网络,在季风和西风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影响等地球系统科学前沿方向产出引领国际的突破成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建设以来,为第三极周边国家培养了一批本土高水平科技人才。青藏高原所服务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认可«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高度重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遵照这一指示,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区域环境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特别是针对2016年阿里阿汝冰崩开展科学考察,加强气候变化对区域灾害风险的评估研究,得到了西藏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青藏高原所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挂靠单位之一。(撰稿:安宝晟田新苗审稿:姚檀栋)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邮政编码:10***

电话:010-6835***

传真:010-6833***

信箱:bgs**[ta]**p,a.c.cn

网址:http://www.**pp,a.c.cn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原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1951年并入位于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改称新生代及古脊椎动物研究组。1953年从古生物研究所分出,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7年改名古脊椎动物研究所,1960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至今。古脊椎所以建设国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四个中心”(科研和学术思想中心、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化石标本和现代骨骼标本收藏中心及科学普及中心)为发展定位,以建设成为中国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科研机构为发展目标。古脊椎所设有4个研究室、1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研究中心,即古鱼类与爬行类研究室、古哺乳动物研究室、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研究室、古环境演化研究室、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和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古脊椎所拥有大型仪器设备40多台(),包括高精度.CT设备、古DNA分析设备、自动切磨片系统、激光光谱元素分析系统、扫描电镜、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ꎻ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标本馆,馆藏标本达23万余件ꎻ拥有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中国古动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20余万人ꎻ拥有一个小型开架式专业图书馆,馆藏书刊近10万册。截至2016年底,古脊椎所共有在职职工163人,其中科技人员67,科技支撑人员67,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2ꎻ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含研究员37)、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0(含副研究员28),其中,“千人计划”入选者1,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新增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0,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1,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1人。古脊椎所现设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92(其中硕士生48人、博士生44),在站博士后3人。2016,古脊椎所承担科研项目144(新增45),其中,承担973计划项目1,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获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1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承担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3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面上项目35(新增10)ꎻ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类课题1项、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承担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项、重点部署项目2项、“百人计划”项目1项、化石发掘和修理专项经费项目1ꎻ承担修购专项2(新增2)2016,古脊椎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52,Nature发表了付巧妹研究团队成果,首次揭示了末次冰期欧亚地区完整的人口动态变化情况,绘制出了冰河时代欧亚人群遗传谱图,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56,S.cien.ce发表了倪喜军研究团队成果,提出了重大环境变化事件作用于生命演化的一种新机理模式,1021,S.cien.ce发表了朱敏研究团队关于志留纪盾皮鱼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全颌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的上颌骨、前上颌骨及齿骨与原颌盾皮鱼类的颌部骨板是同源的理论。2016,古脊椎所科研人员在NatureS.cien.ce共发表论文8,S.cientifi.cReports上发表论文7,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2,.CurrentBiology上发表论文3,JournalofHumanEvolution上发表论文3篇。在突出成果奖励方面,刘武课题组完成的“发现东亚最早的现代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Nature指数公布一年来文章的社会影响力得分,古脊椎所囊括Nature指数2015年社会影响力中科院单位前五名ꎻ付巧妹入选Nature评选出的十位中国科学之星行列«中国古脊椎动物志»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年检绩效考评活动中,获评为优秀项目ꎻ张弥曼荣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ꎻ李淳研究的“奇异滤齿龙”入选2016年度“十大古脊椎动物发现”。周忠和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古脊椎动物学报»入选2016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2016,古脊椎所通过出版科普图书、举办专业培训班、开放科普场馆及特别展览等活动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普图书«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获“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等,以中国古动物馆为科普阵地,开展了达尔文大讲堂、博物馆奇妙夜和小达尔文试验站等大型科普活动。在国际合作方面,古脊椎所于20165月在北京组织召开国际古生物学会理事会工作会议,来自于中国、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国际古生物学发展大计,促进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会议由现任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周忠和院士召集。20169,古脊椎所组织召开“人类演化与适应生存方式”国际学术交叉研讨会,来自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3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交流。此外,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伊朗赞詹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正式接待了外方访团7批次。2016,古脊椎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中南非科研机构213政府间协议交流项目2项、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1项均按计划执行ꎻ新获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资助2ꎻ获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5,执行院级协议交流3项、俄乌白项目1项,出访人员87人次,接待来访外宾8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期刊任职17,参加国内外会议做报告130余次。古脊椎所负责主办«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等专业杂志和«化石»«恐龙»等科普杂志。古脊椎所是古脊椎动物学分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地层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撰稿:郭艳萍魏涌澎审稿:邓涛)

 

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楼..邮政编码:10***

电话:010-8299***

传真:010-6202***

信箱:iap**[ta]**l,iap,a.c.cn

网址:http://www.**p.cas.cn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501,中国科学院将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1,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大气所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地球大气中和大气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过程的新规律ꎻ提供天气、气候和环境监测、预测和调控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ꎻ造就本领域的一流人才ꎻ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大气所现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ꎻ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ꎻ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包括: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大气所还设有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低层大气探测部,在河北香河和兴隆、安徽淮南、吉林通榆设有野外综合观测站,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面向全所进行仪器维护和技术服务的支撑部门。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挂靠在大气所,大气所形成了以地球气候系统数值模拟平台、野外台站综合观测平台、专业大气探测实验技术平台为主体的科技支撑体系。代表性的仪器设备包括:SGIF4200、曙光、惠普、浪潮4套高性能计算集群,MST雷达、325米气象观测铁塔、风廓线雷达、高分辨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等。截至2016年底,大气所共有在职职工523人,其中科技人员410人、科技支撑人员64,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88人,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4,“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7(新增3),“万人计划”入选者5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ꎻ特聘研究员25(新增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新增2)。大气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一级学科大气科学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点,拥有大气科学和海洋***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16年底,大气所共有在学研究生410(其中博士生271人、硕士生139),在站博士后66人。2016,大气所共有在研项目及课题共计507(包括新增项目223),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1(新增1)、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新增4)、面上项目134(新增4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新增2),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3(新增2),重点国际合作项目4(新增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0项、青年项目95(新增24)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新增4),承担课题15(新增15)ꎻ主持(或承担)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项、承担(或参加)课题16ꎻ主持(或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3(新增1)ꎻ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6ꎻ承担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7(新增4)ꎻ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0(新增10)。作为中科院首批验收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并参与研制碳卫星ꎻ承担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两个项目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与实践ꎻ紫外临边环形成像仪入住“天宫二号”,给地球大气.CT扫描中973计划项目“典型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碳氮气体交换关键过程、规律与调控原理”和“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尺度气候变化机理及影响研究”顺利结题。2016,大气所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751,其中S.CI(E)收录论文553,高质量论文不断增长,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此外,还出版专著3部,共申请发明专利5ꎻ获发明专利授权4,实用新型专利2,外观专利1ꎻ登记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2项。2016,大气所院士曾庆存获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复杂大气环境作战保障装备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尺度系统动热力学新理论和预报新方法研究”获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气候系统中陆地碳氮循环耦合模式的研发应用”获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二等奖,“京津冀大气灰霾特征与控制途径研究”获环境保护科技奖二等奖,“典型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及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大气所落实中科院-中国气象局“合作备忘录”深入开展与气象业务部门合作,实现所局合作共享双赢,与湖北省气象局签署框架协议,推进大气所“高分辨率洪涝和滑坡泥石流动力数值监测预报系统”落地ꎻ重点组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联合开展合作研究和科技攻关,并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2016,大气所密切与地方政府和科研业务单位的科技合作,共同服务于国家需求和发展。与北京市疾控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在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影响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与联通集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联通集团总经理陆益民出席签约仪式,拟在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模型、大气污染密集监测方面,为全国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技术与信息服务,为中科院与中国联通的合作树立标杆,为全国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技术与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为国家重大活动和经济、科技、民生提供科技支撑,为G20峰会、北京及周边重污染天气管理等预警预报工作提供科学支持。2016,大气所成功举办12个国际会议、1个海峡两岸会议,其中“第二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旨在落实中央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积极发挥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语言文化优势,加强与中亚国家气象技术交流合作,为促进中亚气候变化重建研究项目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积极拓展新的国际交流平台,与与泰国科技部水电农业信息研究所、清迈大学、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及莫斯科大学核物理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和备忘录4个,执行的45项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其中2016年新增14项,全年共执行187项出访任务,398人次出访参加国际会议及合作研究访科研机构215ꎻ外宾来访436人次,在中科院或国际交流项目资助下,4位外籍博士到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及执行国际访问学者项目,全所共有74个国际组织任职,65个国际期刊任职。大气所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太平洋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大气环境学委员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的挂靠单位ꎻ主办的刊物有:«大气科学»(中文版)«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S.CI收录)«气候与环境研究»(中文版)«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撰稿:周权任丽审稿:王生林)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