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开发区招商引资网
南宁高新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1)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南宁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总规划面积163.41平方公里,现已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是广西创新潜力最强、产业聚集程度最高、发展规模最大、配套最成熟的开发区。经过20余年发展,南宁高新区创新创业取得显著成效,在2016年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全国11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综合评价中,南宁高新区综合排名第39位,首次晋升全国40强,2017年度评价中南宁高新区综合排名再晋升2位,排名37位。

 

南宁高新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的时代要求。也是贯彻20174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宁高新区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时强调的“建设创新示范基地,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机的产业配套、先进的技术支撑,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 讲话精神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54号)要求,结合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战略部署,围绕南宁高新区特色优势与发展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条件

 

(一)建设基础

 

一是双创制度供给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对授权审批项目实行集中审批和管理,承接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88项,承接委托行政审批事项31项,限时办结率100%。深入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实施“六证合一、一照一码”、“一址多照、一照多址”,2016年共发放“六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309张,“六证合一”实施前已落实“三证合一”改革,共发放“三证合一”营业执照8920张,持续降低双创门槛。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南宁高新区三级加大双创支持政策力度,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8”系列文件;南宁市制定了《南宁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综合性指导文件,出台了《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扶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实施细则》等专项政策;南宁高新区新修订了《关于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扶持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暂行办法》、《关于鼓励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确保新政策更加契合当下双创纵深发展的需要。财政资金持续、稳定支持企业创新项目,2016年,南宁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获得本级财政支持金额达8921.7万元;获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90项,财政资金支持2300万元;获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5项,财政资金支持2252万元。

 

二是双创平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一批创业服务平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南宁软件园、中盟科技园、禾田信息港等载体,积极引入清华启迪、太库等知名孵化机构,园区共有孵化器8家、加速器6家、众创空间5家,高校创业示范基地6家,已建成载体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自治区级孵化器2家,初步形成了环明月湖双创载体集聚区。高水平建设中关村在外阜首个创新示范基地“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已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标杆载体。搭建了一批创新服务平台,拥有国际认证实验室、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90余家;双创载体中布局了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南宁生物工程技术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以政研企合作模式推动成立了广西石墨烯研究院,汇聚了国内外一流科研人才组成研发团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率先制定5项石墨烯系列地方标准。

 

三是双创要素资源高效聚合。高端双创人才有效汇聚,依托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人才小高地工程”等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引入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58人,柔性引进院士16人。科技金融创新开展有力,依托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明匠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宜信国际以色列创新基金等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发挥联创担保公司、广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南宁市南方担保公司等政策性担保功能,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2016年为高新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超过15亿元。技术成果申报和交易日趋活跃,南宁高新区是广西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25家,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家,大力实施“专利倍增”计划,专利质量和数量逐步提高,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5235件,占南宁市的39.61%,发明专利授权841件,占南宁市49.15%

 

四是双创活力显著激发。创业企业和项目加速涌现,2016年新增企业2513家,孵化器内在孵企业、团队达到516家,近3年累计孵化毕业企业82家;拥有科技型企业数量达到6000多家;拥有高成长瞪羚企业24家,占南宁市的65%2015年其数量在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22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2家,占南宁市的47%;拥有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约占南宁市的50%;拥有上市企业7家,挂牌企业16家。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宁邦尔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在节能环保、农药及生物领域取得技术创新突破,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双创活动氛围日益浓厚,2016年,组织了7个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和2个创新论坛,高新区57家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20个项目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其中,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我的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分别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分行业第三名和优秀奖佳绩。

 

五是产业集群发展有力。南宁高新区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三大产业产值占比超过7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聚集了丰达电机、鸿盛达科技、一铭软件、德意数码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生命健康领域的培力(南宁)药业、田园生化、灵康赛诺科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智能制造产业涌现出广西明匠、哈工大机器人、南宁宇立等高成长企业。形成了节能环保、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广告传媒等一批特色产业领域,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拥有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二)特色优势

 

一是位于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对东盟国家辐射能力强劲。南宁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6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馆,与东盟10国实现通航,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拥有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等重大功能平台,具有对接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10国、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共有6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7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58.4万名客商参会,是中国—东盟共同合作的公认平台。2016年,国务院批准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方案,将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南宁核心基地成为承载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南宁高新区作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国家科技部、自治区科技厅共建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已与东盟5国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已达2053家。

 

二是链接全球尖峰,与国内外双创高地链接能力突出。南宁高新区发展过程中通过外部资源链接引入新理念、新做法、新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引领和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协同创新具有示范意义。与北京中关村建立战略合作,打造在外阜的首个创新示范基地“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全面对接中关村创新创业资源,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引进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软国际、东软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初步形成产业微集群。借助宜信以色列创新基金共同建设运营雨林空间国际孵化器,加速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带动高新区科技创新与创业服务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引入多元化主体开展创业服务,中盟科技园成为高新区第一家民营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引入以酷狗为代表的大企业孵化,艾瑞西江等专业服务机构加速进驻,双创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三是多民族融合,具有多民族地区开放包容和谐文化。南宁市是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有壮、汉、瑶、苗、侗、回等40多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8%,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首府城市,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试点城市,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是国际民歌节永久会址,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此工作生活,2014年,南宁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0.35万。壮、瑶、苗、侗等民族在本地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三月三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瑶、苗等民族传统医药源远流长,还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手工艺、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是开展创业、创新可依托的宝贵资源。多民族融合发展造就了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包容,历史上南宁市还呈现了主动开埠的创新争先精神,区域开放、包容、和谐、创新的文化基因相互碰撞与融合,成为新时代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的精神内核,是加快创新创业、实现包容式增长的内生动力。

 

四是地处广西首府,具有相对较为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南宁高新区周边聚集了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37所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9家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教智力资源约占自治区的1/2。在201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中,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69项,占授奖总数的44%。校(院)地合作成效初显,高新区内多数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广西大学为代表,培育了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创业企业,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首家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广西民族大学等众多院校开设东盟十国的官方语言专业,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东盟小语种人才体系,成功举办46期东盟青年干部(越南)高级研修班,是中国接纳东盟国家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地区。

 

五是素有绿城美誉,具有宜产宜居宜游的环境。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穿境而过,具有湿润的亚 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6%,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获得全球人居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荣获“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养生休闲之都”,旅游收入连续五年位居自治区首位,生态品牌形象日益凸显。南宁高新区位于南宁市西北部,拥有明月湖、相思湖湿地等生态资源,其中相思湖湿地公园被称为“南宁之肾”。高新区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集科研、生产、商务、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园区,营造了契合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发展环境,在承载高水平创新、跨区域创业、离岸创业等方面极具吸引力。

 

总体来看,南宁高新区推动创新创业纵深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区域内高端人才、金融等双创要素资源数量相比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创新创业层级有待提升;二是深层次改革创新仍需加强;三是区域内自主培育的的大企业较少,对双创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有限;四是双创国际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在面向东盟优良区位之下双创合作开展不多,与东盟和其他地区双创合作还需加强。

 

二、总体思路

 

(一)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轮创新创业纵深发展,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突出面向东盟、少数民族两大区域特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四大产业,以营造开放型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导向,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载体和服务提升为抓手,以链接高端双创资源为突破口,实施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示范项目,推动形成以南宁高新区为核心、联动全市重点区域的“1+N”双创空间格局,全面探索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多民族和谐众创、区域转型升级跨越、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形式、新经验。

 

建设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带动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双创服务、融资支持、双创活动等,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双创合力。

 

重点引领,整体推进。发挥南宁高新区在创业、创新方面的先发优势,进一步聚集双创要素资源、平台载体、服务机构等,加强与南宁市其他区域的协同联动,形成特色突出、有效互动的双创发展格局。

 

高端链接,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对接东盟、链接中关村、面向海外的区位等条件优势和良好的工作基础,加快链接国内外高端创新创业资源,以双创辐射带动南宁市、广西自治区加快转型发展。

 

突出特色,先行先试。把握区域发展基础,结合对东盟开放合作、民族创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特色需求,着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开展政策先行先试,营造有利于双创的政策软环境。

 

(二)战略定位

 

中国与东盟双创合作先导区。充分利用面向东盟的门户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双创合作机制创新,依托面向东盟的高位势对接平台,在信息与服务互联互通、跨境人才创新创业、多边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中国-东盟双创合作前沿阵地。

 

多民族和谐众创发展示范区。立足区域民族人文历史与自然资源,培育发展民族文化创意、民族手工业、民族中医药等特色产业领域,大力支持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同胞创新创业,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创业培训与服务,推动形成多民族交流交融、共创共荣的双创新局面。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样板区。加快工业经济向新经济发展理念转变,利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打造创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梯队,探索以双创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争当广西转型升级示范。

 

南宁市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巩固南宁高新区双创引领地位,强化自主创新、科技创业、服务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先锋作用,加快推动与中关村等双创高地协同创新,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全力支撑南宁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建设。

 

(三)发展目标

 

双创主体培育实现新跨跃。到2019年,创业活动更加活跃,年新增企业达到3000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瞪羚企业数量达到60家;新增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0000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双创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到2019年,创业孵化载体规模与层次显著提高,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或自治区级孵化器3家,新增国家备案或自治区备案众创空间3家;新增国家及自治区级技术创新平台10家,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科技服务机构。

 

双创资源要素实现新聚合。到2019年,资本、人才、技术等双创资源大量汇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拉动投资额10亿元;引入知名创投机构超过3家,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0亿元;引入和培育20个以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年新增授权专利达到1000件。

 

双创开放合作形成新格局。到2019年,建成面向东盟合作的若干双创平台,形成与中关村等国内外创新尖峰地区的深度合作机制,举办超过10场次跨国双创交流活动,吸引超过10个海外人才(团队)开展创新创业,促进对东盟国家10项以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双创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到2019年,双创制度供给进一步增强,各类制度和规范更加简洁、清晰,双创门槛与成本进一步降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成效显著,创新要素流动更加便利,形成覆盖企业创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和扶持体系。

 

(四)时间表

 

2017年:整体部署与平台提升。开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总体部署与研究,建立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商事便利化,降低市场准入等门槛。改造提升现有孵化空间载体,建设一批双创平台,进一步完善拓展创新创业发展空间。

 

2018年:要素聚集与深化发展。加快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深入与中关村等双创高地开展战略合作,加快链接国外创新高地资源,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双创要素有效汇聚,提升双创服务能力,加强与全市范围内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平台、载体协同联动,积极探索跨区域双创合作模式与经验。

 

2019年:模式总结与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育成新型创业梯队,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加强对东盟、北部湾等地区双创带动和辐射。全面总结双创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发展模式,形成支持双创的有效机制,打造良好的双创生态。

 

(五)路线图

 

根据南宁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战略定位,提出七大主要任务和若干先行先试、突破性的政策举措,为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方向和路径指引,结合区域双创特色提出七项重点工程,围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设计一批建设项目,支撑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持续降低双创门槛

 

深入贯彻国家改革导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破除双创的制度藩篱,降低双创制度性成本,提高创业、创新便捷性,激发广泛持久的双创活力。

 

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多证合一”,加快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经营范围登记制度,实施住所登记“一址多照”、“ 商务秘书托管”及将居民住宅用作经营场所登记的简便登记制度。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推动行政审批容缺受理,根据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工作部署,加快开展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注重事前政策引导、事中事后监管约束和过程服务,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推动税费减免政策落实。落实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相关政策。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制度,目录清单之外的收费,一律不执行。

 

(二)搭建优质平台载体,提升集成服务能力

 

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依托南宁高新区科技服务业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完善一批载体、平台,推动双创平台联动和服务模式迭代,着力完善双创服务体系。

 

强化双创载体高质量供给。推动环明月湖区域孵化载体的改造提升,加快南宁留学人员创业园、南宁软件园等载体空间改造和设施配套,提升载体承载能力;推动南宁创客城、中盟科技园等载体进一步完善融资、商业模式验证等服务配套,提升服务能力,强化载体品牌建设;推动禾田信息港、弘信云创智谷众创空间顺利运营。引导各类主体建设孵化空间,鼓励本地大企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外部龙头企业在南宁高新区内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通企业内外部资源,促进开放式创新。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有针对性的完善各孵化培育阶段的载体建设及相关配套服务,推动形成各孵化载体对接机制。

 

提升双创专业服务能力。加快引进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渠道作用, 积极举办科技服务资源对接活动、推介会等,链接中关村等地创业服务机构,吸引外部科技服务机构在南宁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提升现有科技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支持服务机构通过创新模式发展成为第三方或第四方的服务平台,高效集聚多元化服务资源,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服务,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搭建集专利申请、维权援助、调解执法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探索企业专利微导航等创新服务,为企业开展创新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加快实施创新创业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创业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提高双创服务供给和专业化程度。

 

推动双创平台互联互通。促进双创平台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推动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和企业大型科学仪器、分析测试仪器等科研设备对外开放。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搭平台,支持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南宁软件园等结合孵化领域,完善生物技术检验检测、软件测试等设备,搭建第三方测试检验认证平台;利用在线网站、微信服务号等技术工具,整合各类服务平台资源推动平台和资源有序开放。

 

构建1+N双创载体联动格局。以南宁高新区为1个核心,建立与全市范围内N个双创载体的联动机制,形成双创服务网络。强化高新区内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引领作用,促进双创服务资源要素集聚,进一步提升基地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东盟硅谷科技园、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若干重点载体联动,促进双创服务资源协同共享,推动形****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和循环。

 

(三)深化开放交流合作,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与中关村等地合作基础,利用接近港澳台的地缘条件,借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牢牢把握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使命,积极开展对外双创合作,实现高端资源链接和高端带动辐射双结合。

 

打造中国-东盟双创合作圈。利用与东盟对接、合作的高位势平台,以人才、技术、信息为突破口,重点加强与 “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地区合作,打造面向东盟的双创圈,推动形成“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支点。加快双边人才跨区创业,支持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联合专业化孵化机构打造东盟众创空间国际化创业孵化载体,完善跨区创业人员的各类创业服务。促进对东盟技术转移,发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枢纽作用,进一步吸引国内重点知名高校院所设置技术转移分支机构,有效汇聚技术成果资源;加快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利用与以色列、意大利等地区技术合作基础,加快引入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技术成果向东盟地区的输出,促进对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加强与东盟科研合作,利用与东盟国家资源禀赋相似的条件,推动双边科研机构之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在农业等重点领域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介优秀科技人才入选国家、自治区相关计划,前往东盟国家开展科技支援,支持区内广西民族大学等积极承接东盟国家人才科技创新相关培训。推动与东盟国家信息共享,紧抓中国-东盟信息港战略机遇,立足信息产业基础,发挥小语种语言优势,重点推动面向东盟大数据、经贸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完善信息、商业等相关资源服务,为双边企业互入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

 

持续深化与中关村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中关村战略合作。发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功能,加快建设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形成“一基地、一园区”的发展格局,引导高端人才、资本、技术创新要素汇聚南宁,推动有广西区域特色原始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发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对接渠道作用,进一步聚集科技服务资源,深入推动创新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雨林空间国际孵化器等载体,积极寻求与中关村四方现代服务联盟等开展合作,围绕科技服务和共性服务促进两地平台之间服务资源互联共享;推动中关村等地高校院所和本地企业通过共建研发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金融合作,学习和借鉴中关村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等发展经验和模式,积极与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天使成长营等机构对接,加快引入科技金融相关资源,完善本地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建设南宁·中关村科技园,重点推动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协同创新,依托相思湖高教科研中心基础,加快中关村精准医学中心、南宁大健康技术转移中心等功能区块建设,有力承载生命健康领域科技信息交流、国际合作研发、技术成果转移、国内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功能;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推动组建南宁-中关村跨区产业创新联盟,积极举办发展产业研讨会、企业家峰会等交流活动,促进中关村优质企业或分支机构落户本地,重点关注新经济规律下企业爆发式增长现象,有针对性地吸引中关村等地重点产业领域独角兽企业的分支机构进驻南宁高新区。

 

构建桂粤港澳台创新合作圈。建立双创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与粤港澳地区建立双创合作关系,学习广州、深圳等地双创示范基地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促进双创示范基地之间服务资源共享。加快重点产业创新合作,依托广西丰富生物资源,联合粤、港、澳、台地区技术优势,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构建桂港澳台-东盟中医药(传统医药)国际合作创新圈;充分发挥人力成本优势、接近东盟大市场的优势,重点引入粤、港、澳、台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领域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争取企业在本地设立实验室、研发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科技金融合作,积极与粤科金融集团、深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广州、深圳等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开展合作,大力引入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源,加强与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深交所、港交所等交易市场对接合作,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合作,重点引入粤港澳台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院所和深莞惠佛地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前沿技术成果;借鉴中新积极推动与广州知识城等先进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等理念地区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引入服务机构,完善专利分析、预警、挖掘、专利地图绘制等服务,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加快南宁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

 

带动北部湾城市群双创合作一体化。加快重点产业创新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广西农业科学院与粤、琼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深化农业企业与三地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快生态绿色农业协同创新;依托南宁市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与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南药基地开展合作,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发挥南南铝等重点企业产品技术优势,与海口、湛江等地航空航天产业配套基地联动,推动传统铝加工产业升级。加快推动园区双创合作,立足高新区空间制约,积极探索“高新区内研发孵化+异地园区生产”的模式,重点推动面向东盟市场的已经发展壮大的企业落户中马钦州产业园、中泰崇左产业园等园区。加强创业孵化载体联动,推动环明月湖载体集聚区内核心载体与湛江为树双创空间、玉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开展合作,促进中关村等先进双创发展经验的进一步传播,推动形成北部湾地区创新创业生态。

 

(四)聚合高端资源要素,汇聚多元双创动力

 

面向全球范围整合、配置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重点在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金融资本、技术成果等方面加快高端链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的高端对接及循环。

 

打造双创人才特区。实施南宁高新区“高聚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引才导向,加大招才引智投入力度,加快形成一支数量充足、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依托国家“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人才小高地工程”等人才政策,借鉴深圳等发达城市发展经验,整合各项政策优惠条件,加快引进国内外领军型双创人才,引进和培养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加大“百名工科博硕士人才进邕企”等政策宣传力度,有效引入青年博硕士人才。推动引才方式多元化,积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举办恳情会等活动,积极推介人才政策;与高端人才猎头机构开展合作,设立招才大使,建立高端人才引进资源库;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和政策设计,采用多方式、多渠道引进双创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人才参与高端培训和外部学习,优化人才考核、奖励、晋升制度,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人才服务,深化人才管理改革,分类施策,完善和提升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推动人才跨国界、跨区域创新创业。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