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招商引资网
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简介(11)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玉国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科灵路88号邮政编码:21***

电话:0512-6958***

传真:0512-6958***

信箱:offi.ce**[ta]**et.a.c.cn

网址:http://www.**bet.cas.cn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医疗仪器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它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200881,中国科学院委托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负责苏州医工所的筹建和管理运行。20121126,苏州医工所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中科院序列研究所。苏州医工所定位于面向世界生命与健康领域科技前沿、面向我国人口与健康重大需求,在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三大领域重点开展医用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康复工程等方向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引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进步,成为不可替代的国立研究机构,重大突破方向包括“生物医学超/高分辨显微光学技术”和“先进体外诊断技术”,重点培育方向包括“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技术”“脑科学仪器技术”“生物医学超声成像与治疗技术”“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医疗器械工程化技术”和“高端专科医学影像技术”。截至2016年底,苏州医工所共设有6个管理部门和7个研究室,6个管理部门分别为:综合管理处、科研管理处、成果转化处、资产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战略规划处7个研究室分别为:医用光学技术研究室(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医学检验技术研究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技术研究室、医用电子技术研究室、医用声学技术研究室、康复工程技术研究室、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其中包括精密机械技术和医用微纳技术2个工程技术支撑平台。科研条件建设方面,苏州医工所一期基建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二期基建总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全所科研装备投入已达2,3亿元。截至2016年底,苏州医工所共有在职职工269人,其中科技人员230人、科技支撑人员39,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4ꎻ全所进入创新岗位269人,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2(新增7)2016,苏州医工所研究生教育归口单位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调整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机械电子工程等8个专业一级(或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145(其中硕士生119人、博士生26),在站博士后21人。2016,苏州医工所共有在研项目210(包括新增项目85),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新增1)。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新增9)。主持(或承担)863计划项目5ꎻ主持(或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ꎻ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ꎻ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1(新增1)、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新增1)2016,苏州医工所申请专利180(其中,发明专利113项、实用新型63项、外观设计4)ꎻ申请软件著作权11ꎻ新授权专利134(其中,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58项、外观设计4)ꎻ新登记软件著作权9ꎻ发表高水平论文130,其中S.CI收录58,EI收录16篇。苏州医工所自主研制的共聚焦样机已先后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展开试用,用户反馈良好,正在开展工程化工作ꎻ研制完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NA显微物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主研制的流式细胞仪拥有10多项发明专利,在荧光灵敏度、线性度、分辨率等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该仪器已进入产业孵化阶段,上市公司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500万元获得该技术的转让,视神经疾病诊断的数字化定量RAPD检测仪,可用于视神经相关的疾病早期诊断、治疗过程跟踪和愈后效果的定量评估,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2016,苏州医工所进一步践行和推广新型成果转化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进展,并分别得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央视新闻栏目的广泛关注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大幅报道。全年面向所内外征集成果转化项目187余项,设立项目公司7,流式细胞仪、血栓弹力图仪等自主研发项目成功实现转化,与长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长春新区政府、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合作共建医疗器械孵化与产业化平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器、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美国硅谷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相继揭牌成立,应邀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承办2016中国(苏州)先进医疗器械技术转移大会,均取得热烈反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优异成绩完成预备所转正答辩验科研机构311收,“甲醛检测仪”和相关专利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2016,苏州医工所在国际合作方面积极联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NIBIB等国际一流高校院所,通过引进、合作等方式部署基础及应用基础的研究,目前已与意大利高等研究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成立纳米神经工程研究中心ꎻ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在脑科学方向开展合作,成立苏州脑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ꎻ与伊朗R.CSTM签署备忘录,拟建立联合中心ꎻ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开展多方面合作,全年组织了30余人次的出访交流,接待外国专家70余人次,有效推动了研究所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扩大了研究所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撰稿:赵鹏肖心通审稿:袁艳明)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湖路350号邮政编码:23***

电话:0551-6559***

传真:0551-6559***

网址:http://www.**.cas.cn(中文)

http://english,hf.cas.cn(英文)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坐落在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科学岛上,面积约2,65平方千米。合肥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35,由科学岛上原有的4个研究所(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所、固体物理所、合肥智能机械所)与原合肥分院合并组成,成立后又陆续建立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医学物理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6个非法人研究单位,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安徽循环经济工程院、皖江新兴产业发展中心、淮南新能源中心、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与安徽省科协共建并负责管理合肥现代科技馆。合肥研究院拥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立了合肥战略能源和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合肥研究院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着力于核聚变、环境监测与治理、强磁场等已具优势基础的研究领域的发展ꎻ着力于推进光电空天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现代农业、高端医疗等高新技术创新及其转移转化,合肥研究院目标是:建设并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将科学岛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2014,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优先启动了中科院大科学中心的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由合肥研究院和中国科大联合申请获批的“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于20161118日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答辩,在院长办公会上被评为“优秀”,圆满完成了筹建任务。在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的基础上,合肥研究院积极推动安徽省、中科院联合申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编写小组主力成员之一,合肥研究院全程参加方案的编写与多轮修改,并先后配合省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两轮方案(初稿)专家论证会。截至2016年底,合肥研究院共有在职职工2589人,其中科技人员2172,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9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09人,共有“千人计划”入选者9(新增0),“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5(新增1),“万人计划”入选者6(新增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49(新增4),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7(新增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新增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新增1)。合肥研究院现设有光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等离子体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精密仪器及机械1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ꎻ设有制冷与低温工程、核技术及应用,以及以上11个二级学科共计13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9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1633(其中博士生811,硕士生822),在站博士后82人。截至2016年底,合肥研究院共有在研项目679(包括新增项目173),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4(新增143),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新增2)、面上项目215(新增5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新增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3(新增0),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新增1),优秀青年基金项目3(新增1)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ꎻ主持(或承担)863计划项目4ꎻ承担中科院院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2(新增3)ꎻ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新增0)ꎻ主持(或承担)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7(新增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ꎻ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8(新增12)2016,合肥研究院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混合磁体装置调试成功,达到40万高斯稳态磁场,成为磁场强度排名世界第二的稳态强磁场装置,EAST装置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摄氏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ꎻ并且实现超过60秒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高分五号”卫星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和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正样通过航天八院环境卫星项目办组织的交付验收评审,牵头承担的“第二粮仓”STS预研项目“淮北科技增粮县域技术集成与示范”历时两年时间,在技术示范与推广、科研成果产出、科技服务、技术产业化、社会关注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超出预期成效,圆满完成项目既定目标等。根据2016年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合肥研究院2015年度科技论文产出再创新高,以第一署名机构发表的S.CI论文数为757,EI论文数为742,双双攀升到全国科研机构第2位,其中“卓越科技论文”达254,攀升至全国科研机构第5位。2016,合肥研究院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核能安全所“新型核能系统的中子输运理论与高效利用方法”),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离子体所“托卡马克高约束等离子体中缓解边界局域模的新方法研究”和智能所“面向环境痕量污染物的高活性敏感位点纳米传感原理与检测方法”),3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离子体所“高载多元分流超导馈线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核能安全所“自主化核设计与辐射安全评价系统及国际规模化应用”及固体所“高效吸能合金及其在航天器着陆缓冲机构中的应用”)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强磁场中心“20MW高稳定度电源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共申请专利505,比去年增长5,87ꎻ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31,比去年增长2,61ꎻ通过P.CT申请专利4ꎻ授权专利332,比去年增长17,7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0,比去年增长21,85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85ꎻ获批垄断性注册商标一件(商标名称:第二粮仓)。合肥研究院李建刚、刘文清两位院士分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ꎻ宋云涛研究员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ꎻ固体所加拿大籍专家尤金,格列戈良茨教授(EugeneGregoryanz)获安徽省“黄山友谊奖”和首届外国专家“合肥友谊奖”。作为中科院驻安徽和河南两省的派出机构,合肥研究院积极和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2016816日、科研机构313825,分别完成了河南、安徽两省的省院协议的签订工作,目前,合肥研究院共有中科院系列分支机构28个,其中,创新院被列为安徽省“全创改”11个试点单位之一,河南中心被评为优秀“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合肥研究院积极申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STS项目,“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水相关气象要素探测设备工程化研发和产业化”两个项目获批区域STS重点项目支持。“糖尿病无创检测仪的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子课题)2个项目获得重点部署项目支持,承担的2014年第二粮仓STS预研项目“淮北科技增粮县域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顺利结题。2016,合肥研究院进一步规范了科技成果评估、转让工作,对31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其中5项专有技术进行了评估转让,总价值为563,6万元,13专利技术作价8925万元成立9家公司,股权奖励6122,5万元,2016年股权分红354,8万元。2016,合肥研究院全年共签订横向技术合同266,合同额共计1,28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合同32,合同额6343万元,100万以下合同234,合同额6486,2万元。合肥研究院目前有参股企业37(不包括在办企业),2016年度营业收入达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0,上缴税收4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5,企业中研究院在编人员约200人。2016,合肥研究院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发展态势良好,主办、承办5场国际会议,主办、共接待以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实验、举行学术报告为主要目的来访人员,以及开展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为主出访人员共计约400人次,全年出访参与国外联合实验、国际会议、交流访问607人次,依托EAST装置台,与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丹麦、日本、韩国等长期合作的国家继续保持并深化合作,同时与巴基斯坦、泰国等聚变界新兴国家开启了新的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装置,开展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美、德、荷、日强磁场实验室的负责人先后来访,促进和加强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合肥研究院目前主办4种科技期刊,分别为英文期刊PlasmaS.cien.ceandTe.chnology和中文科技期刊«量子电子学报»«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出版6)«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撰稿:孙策程艳审稿:匡光力)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薛强(主持工作)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小洪山2号邮政编码:43***

电话:027-8719***

传真:027-8719***

信箱:irsm**[ta]**sm,a.c.cn

网址:http://www.**rsm,a.c.cn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创建于1958,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应用基础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十三五”时期,武汉岩土所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对标中国科学院“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82”科技布局和“三重大”产出目标,按照研究所“一三五”规划战略布局,聚焦研究所创新跨越发展总体战略定位,定位于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重大工程安全与灾害控制﹑深部资源及能源高效安全开发﹑废弃物地质处置和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在国家城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能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成为本学科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武汉岩土所下设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能源与废弃物地下储存研究中心、湖北省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岩土力学与工程实验测试中心等研究、开发与支撑平台,以及武汉中科岩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

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中科科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产业转化平台。2016,武汉岩土所新增各类仪器设备14(),价值1990万元,目前,武汉岩土所拥有MTS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温度-应力-渗流耦合三轴流变仪、岩石双轴宏细观测量系统、大型粗粒土动静试验系统、静/动态空心圆柱扭剪实验系统、土体真三轴实验系统、土工织物多功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地形微变远程监测系统、96通道高精度岩石微破裂监测系统、剑桥式自钻旁压仪、V8网络化多功能电法仪等各类重要科研仪器设备166(),总价值逾亿元,为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与高技术研发提供了设备保障。2016,武汉岩土所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截至2016年底,武汉岩土所共有在职职工315,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研究员44,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8人,共有“千人计划”创新长期项目入选者1,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入选者1,“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2,“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其中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青年俊才备案1人,研究所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1人被院聘为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2016,武汉岩土所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骨干5,2人入选院青年创新促进会,3人入选中科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岩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工程力学和岩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建筑与土木工程、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207(其中硕士生85人、博士生122),在站博士后28人。2016,武汉岩土所在研项目458(新增项目229),其中,主持973计划项目1项、课题7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ꎻ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课题1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1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新增1)、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新增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面上项目73(新增12)、青年项目49(新增13)ꎻ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1项、重点部署项目1项、重点部署课题1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5项、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项、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1项、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新增100万及以上重大工程项目23,涉及水利、矿山、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科研经费到款17602万元,其中纵向课题进款9473万元,横向课题进款8129万元。2016,武汉岩土所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参与完成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主持完成并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全所全年共有416篇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其中第一署名单位S.CI论文128,发表于影响因子2以上期刊的论文占40,5,其中最高影响因子为5,93,发表于岩土领域权威核心期刊占37,2,国际合作发表论文占20,9,合作单位分布于15个国家,其中合作较多的为澳大利亚、美国、英国ꎻ获得专利授权128,其中发明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授权27ꎻ出版中英文专著4(英文专著1)7部标准/规范予以实施(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各1)2016,武汉岩土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年研究所共派出人员107人次,其中出国参加本学科领域国际学术会议71人次,其中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8人次,24人次在有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ꎻ共接待来访、顺访国际学者42人次,获批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1项——深部地质工程安全与稳定国际合作计划,承办/协办国际会议5,主办国内会议1ꎻ主办第一届国际岩石工程安全学术大会(西安)、第二届国际岩石动力学大会(苏州),承办第三届国际多尺度多场耦合岩土力学工程研讨会(上海).CO2地质封存力学国际论坛(武科研机构315),协办第十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香港国际分会(香港)主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陈宗基讲座”暨层状边坡灾变理论及控稳技术高端论坛(武汉)2016,武汉岩土所继续加强与岩土工程行业内相关单位沟通协作力度,共同打造岩土力学与工程产业链,形成科研、产业联盟,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科技合作网,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共建复杂地质条件盾构施工技术研究中心ꎻ联合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搭建岩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平台。武汉岩土所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支撑单位之一,也是其下属的地下工程分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武汉分会的挂靠单位ꎻ武汉岩土所主办的«岩土力学»和承办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均为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同时被EI数据库收录,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是国内本学科领域第一家英文版学报。(撰稿:艾东海曾妍焱审稿:薛强)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刘买利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邮政编码:43***

电话:027-8719***

传真:027-8719***

信箱:wipm**[ta]**m,a.c.cn

网址:http://www.**pm,a.c.cn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物数所”)坐落在著名的武汉东湖之滨和风景秀丽的珞珈山西麓,由原武汉物理所(始建于1958)和武汉数学物理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57)1996年合并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建成为以核磁共振波谱学、原子分子物理、数学物理研究为主,积极开展原子频标等高技术研发,同时致力于高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综合型国立研究所。近年来,武汉物数所围绕国家需求和核心科学问题,发挥磁共振波谱及与生命科学交叉、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创新与转移转化,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力争建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通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武汉物数所在生命波谱分析、原子频标和精密测量物理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2016,以武汉物数所为依托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获批立项,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正务实推进四类机构改革,积极筹建精密测量物理卓越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波谱分析交叉中心。武汉物数所是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武汉磁共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原子频标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波谱探测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冷原子物理中心(武汉)的依托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组建单位之一,武汉物数所辖磁共振基础研究部、磁共振应用研究部、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理论与交叉研究部、数学物理与应用研究部、精密测量物理研究部、脑科学研究中心、高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心9个研究单元,同时还设立了磁共振技术中心、原子频标与激光技术中心2个技术支撑中心,武汉物数所拥有850MHz超导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仪、7T/20.cm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10m喷泉式高精度原子干涉仪等价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39(),总价值超过2,5亿元,为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与高技术研发提供了装备保障。武汉物数所是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有物理、化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应用数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原子分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理论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应用数学、基础数学9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位培养点,并设有数学、物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籍研究生294(其中硕士生135人、博士生159),在站博士后26人。截至2016年底,武汉物数所共有在职职工442,其中科技人员374(正高级人员56人、副高级人员124),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新增1)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新增1)、“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2(新增2)、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新增2)、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2人、“现有关键技术人才”3(新增1)、美国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院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人、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特聘专家1人、总装惯性技术专家指导组特聘专家1人,另有1个国家创新群体、4个中科院国际团队、3个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2016,武汉物数所共有在研项目284(新增96),其中,主持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承担课题5,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新增1)、承担课题4(新增4),主持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重大科学(科研)仪器研制/开发项目7ꎻ主持或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3(新增1)、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面上项目76(新增17)ꎻ承担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3,国家重大工程型号项目5(新增1)。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课题8,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4项。2016,“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武汉物数所星载铷钟作为其核心载荷,使得研究所成为获奖单位之一,新一代高性能星载铷原子钟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即将服务于我国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项成果入选湖北省2016年度“十大科技事件”。此外,武汉物数所制定了代谢组学评估纳米药物生物学效应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首次将单原子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提高百倍,武汉物数所本年度共发表科技论文340,其中S.CI收录论文283(J.CRTOP15%以上论文占36,4)ꎻ共获发明专利授权31,申请发明专利23件,“一种永磁极化器”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16,武汉物数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所投资控股企业全年销售收入1,7亿元,税后净利润657万元,核磁共振波谱仪产业化进入关键时期,首批磁体已下线,全新整机将于2017年对外销售ꎻ成立中科泰菲斯公司,开展芯片原子钟工程化和产业化工作。以“人体肺部磁共振成像仪”产业化项目为主体,支撑打造武汉市“中科武大,智谷”高端医疗影像产业。此外,代谢组学应用和服务、高效药物筛选和评估、中国脑功能计划等项目进入市场化运作。2016,武汉物数所共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合作发表S.CI论文88,占全年发表S.CI论文的29,4%,“生命波谱分析国际团队”通过试运行评估,正式启动运行ꎻ“基于原子分子的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创新国际团队运行良好。美国莱斯大学RandallGardnerHulet、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i.chaelT.M.cMahon、印度物理研究实验室BijayaKumarSahoo3位外籍专家分别获院国际人才计划杰出学者和访问学者项目资助。2016年度累计出访83人次,接待来访106人次。武汉物数所是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晶体学会的挂靠单位ꎻ武汉物数所主办的«数学物理学报»(中、英文版)«波谱学杂志»均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刊物,其中«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为S.CI收录期刊,连续5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撰稿:孙智波罗芳审稿:刘买利)

 

科研机构317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陈新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中区44号邮政编码:43***

电话:027-8719***

传真:027-8719***

信箱:offi.ce**[ta]**iov.cn

网址:http://www.**iov,a.c.cn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坐落于武汉市风景秀丽的小洪山山麓、东湖之滨,始建于1956,前身是武汉微生物研究室和湖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是我国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应用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武汉病毒所面向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和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瞄准病毒学及生物安全国际前沿,重点开展病毒学、新兴生物技术及农业与环境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研究。武汉病毒所目前设有分子病毒学、分析微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微生物菌毒种资源与应用、病毒病理、新发传染病5个科学研究中心,拥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生疾病和病毒与病理学国际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致病性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中--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和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有亚洲最大的病毒资源保藏库——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保藏各类病毒近1400株,中国病毒标本馆是我国首批“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拥有我国最完整、最具特色的生物安全团簇平台,包括1BSL-4实验室、2BSL-3/ABS-3实验室、17BSL-2实验室、10BSL-1实验室。截至2016年底,武汉病毒所共有在职职工295人,科技人员238人、管理人员30人、支撑人员47,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人,共有“万人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百千万人才工程”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ꎻ中科院特聘研究员6(新增1),中科院“百人计划”15(新增2),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1人、会员9ꎻ湖北省“百人计划”3,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武汉病毒所现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2个一级学科培养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3个专业二级学科培养点,设有生物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295(含留学生13),其中硕士生131人、博士生164ꎻ在站博士后43(含联合博士后36)2016,武汉病毒所共有在研项目220(新增86),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新增1)、面上项目50(新增1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3(新增1)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新增1)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6(新增16)ꎻ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承担(或参加)课题14,承担863计划项目2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ꎻ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新增1)ꎻ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2(新增1)、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5(新增4)ꎻ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3(新增16)2016,武汉病毒所BSL-4实验室(简称“武汉P4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成为我国首个获得认可证书的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2016,武汉病毒所共发表论文145篇。出版科普图书1ꎻ申请发明专利13,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在病毒脱壳过程、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研究、杆状病毒关闭宿主细胞转运通路、沙粒病毒影响天然免疫系统机制、氧化还原感应蛋白在结核性肉芽肿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功能、RNA病毒聚合酶转位中间体晶体结构、多功能病毒样颗粒纳米器件、纳米线高通量病原分析技术、细胞内蛋白三聚体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6,武汉病毒所共有国际合作项目立项5,国际人才项目立项2项,因公出访62人次,接待来访顺访46人次,相继召开第七届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Nature会议:病毒感染与免疫国际会议、第四届疱疹病毒与相关疾病及抗病毒策略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中、美、英、法、澳、瑞等国家和地区共100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流感病毒预防和利益共享-标准材料转让协议,分别与巴基斯坦国家工程与科学委员会、乔莫,肯尼亚塔农业与技术大学签订谅解备忘录,武汉病毒所胡志红研究员正式担任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SIP)副主席ꎻ袁志明研究员、石正丽研究员分别获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法国棕榈教育骑士荣誉勋章。2016,武汉病毒所切实执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推动成果转化工作,依托研究所核心技术生产的广谱病毒杀虫剂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亩ꎻ农药环境安全研究中心向企业提供农药登记环境毒理试验技术服务300余项,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业务150余批次ꎻ在药物抗呼吸道病毒性能、寨卡病毒疫苗、病原检测新技术、药物筛选等方面与企业有效合作,为我国农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武汉病毒所主要投资公司4,2016年营业收入约1,3亿余元,实现利税约2020万余元。2016,武汉病毒所“十二五”基本建设项目“病毒学与生物安全综合实验研究基地”于729日在武汉江夏区郑店科研园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总建筑面积5047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33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8142平方米)、总投资23515万元的科研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式进入工程施工阶段。2016,武汉病毒所结合建所60周年,举办了以“微生物与健康”为主题的一系列学术活动。武汉病毒所作为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和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每年坚持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开发、举荐人才、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活动,武汉病毒所编辑出版的国际英文期刊Virologi.caSini.ca2016年共出版6,刊发论文75,2013年、2014年、2015年后,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撰稿:刘汝韩照菊审稿:何长才)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勇(主持工作)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40号邮政编码:43***

电话:027-6888***

传真:027-6888***

信箱:bgs**[ta]**gg,a.c.cn

网址:http://www.**igg.cas.cn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测地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地测量室,1957年成立中国科学院测量制图研究室,1958年迁至武汉,1959年改为测量制图研究所,1961年调整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970年划归地震局领导,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恢复重建。测地所是我国大地测量领域最早的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从事大地测量学研究的研究所,多年来,研究所致力于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等相关重要科学问题研究,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的重大科学问题,针对国家航空航天、军事和基础测绘、全球变化与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与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相关的重大理论研究,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在国内相关领域起骨干和引领科研机构319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2016,测地所积极贯彻中央和中科院党组精神,按照“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为统揽,深入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进一步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完成任务团队组建,明确举措与责任,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力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和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目标导向,力促“三重”大产出,取得了较好成效。测地所设有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实验室,计算与勘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江汉平原小港湿地生态站(三峡监测重点站),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分析中心,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GPS工程中心”,合建,国家级),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生态环境分中心(合建)等研究机构,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绝对重力仪、超导重力仪、相对重力仪、人卫激光测距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地基InSAR、激光跟踪仪、北斗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地震仪、高精度数控中心、便携式地物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水质垂直剖面自动监测系统、液相色谱仪、超级计算机等科研仪器设备。截至2016年底,测地所共有在职职工164人,其中,科技人员122,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3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46人,共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新增2)、“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新增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1人。测地所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2016,新进职工6人,设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3个博士学位培养点和3个硕士学位培养点,1个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设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138(其中硕士生62人、博士生76),在站博士后7人。2016,录取硕士生23人、博士生20ꎻ毕业硕士生17人、博士生15人。2016,测地所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项目争取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有在研项目160余项(包括新增项目及课题7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新增1)、课题5(新增5),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军民融合专项1(新增1),主持973计划项目1项、课题3,财政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专项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7(新增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新增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新增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5(新增7)ꎻ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5(新增3)ꎻ另有国家相关部委、地方、企业项目等多项。2016,测地所承担的各项科研任务进展顺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2ꎻ专利授权4ꎻ软件著作权登记4ꎻ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主持),积极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针对2016年湖北特大汛期提交的防汛抗灾建议,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湖北省委书记、副省长、武汉市市长3人分别批示,为防汛抗灾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和科技支撑。2016,测地所积极开展院地合作工作,与地方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组队参加成果转移、推介活动,组织专家与相关企业、地方进行良好对接,组织参加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和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等活动,1人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测地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合作层次,全年因公出访28团组、51人次。与尼日利亚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心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承办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国际合作“走得出去”“请得进来”,有力提升了研究所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测地所是国家首批甲级测绘资格单位、国家环保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文明单位之一ꎻ是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湖北省天文学会、湖北省自然资源研究会的挂靠单位,联合主办学术刊物«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协办学术刊物«地理空间信息»(撰稿:熊小敏程方升审稿:冯灿)

 

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刘建康所长:赵进东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7号邮政编码:43***

电话:027-6878***

传真:027-6878***

信箱:qlwu**[ta]**,a.c.cn

网址:http://www.**b,a.c.cn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30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7月更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1944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立后,19502月将原中央研究院动物所的主体、植物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的藻类学研究部分及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人员合并组成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19549月由上海迁至武汉。2001年水生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11年水生所整体进入院“创新2020”试点工程。2015年水生所正式进入特色研究所。水生所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是:作为国内唯一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水生所面向国家在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微藻生物能源利用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相关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关键科技问题,着力重大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强化创新价值链的延伸,发挥在水生态环境、现代渔业及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生所自进入特色研究所以来,以“特色研究所提升竞争能力、创新突破驱动长足发展”为指导思想,在“率先行动”计划引导下,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一步明确了定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预算和科研经费管理、内部科技活动管理、对外合作管理,改革知识产权管理和内部人事管理等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紧扣3个突破和5个重点培育方向,积极部署、推进“我国重点受污染湖库水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示范”等五大服务项目,顺利完成年度计划。在西湖重建可自然更替的沉水植物复合群落,G20峰会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ꎻ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呼吁取得重大进展ꎻ水生所牵头申报的香溪河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获批为国家环保部科学观测研究站,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ꎻ作为副主任单位申报的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获批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程实验室。水生所设有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淡水生态学研究中心、鱼类生物学及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水生生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和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ꎻ共有62个学科组ꎻ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部下设分析测试中心、斑马鱼资源中心、淡水藻种库ꎻ拥有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开放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体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ꎻ拥有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博物馆、白豚馆及中国最大的淡水藻种库,有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机构321仪器113(),总价值1,33亿元。截至2016年底,水生所共有在职职工334人,其中科研人员184人、科技支撑人员87,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及正高职称人员7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8人,共有“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各1ꎻ“万人计划”2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3人。水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设有水生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海洋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ꎻ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水产养殖6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ꎻ生物工程、环境工程2个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ꎻ设有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524(其中硕士生253人、博士生271),在站博士后50人。2016,水生所共有在研项目696(新增168),合同经费1,3亿,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承担及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0(均为新争取)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新增1)、面上项目87(新增1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ꎻ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3,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47项。2016,水生所共发表论文554(含国际合作论文95),其中S.CI收录343(其中J.CR学科分类前30%的论文188,55)。共申请专利61,其中48项为发明专利,13项为实用新型ꎻ获得授权专利30,授权量较去年增加50,其中18项为发明专利,12项为实用新型,发表专著2部,国家标准«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鉴定»(GB5009,273—2016)201612月正式发布,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净化和回用的生物生态组合的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200810197242,9)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水生所的重要工作成果显著,研发出了大规模引水降氮、生态引布水和沉水植物恢复与群落优化等系列技术,在杭州西湖建设了相关示范工程,重建了可自然更替的沉水植物复合群落,形成了壮观的水下森林景观,成果为杭州G20峰会的水环境保障做出了贡献,发挥科技智库作用,通过全国政协、媒体等呼吁对长江实施“十年禁渔”措施,水生所的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现ELL作为一个E3泛素连接酶的新功能,主要结果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开展研究,将纤毛囊泡的分泌与纤毛解聚过程关联起来,证明了纤毛解聚的过程不仅是通过IFT机制将纤毛蛋白运回细胞,同时还有一部分纤毛蛋白被包裹至囊泡中输送到细胞外,为进一步解析纤毛解聚的分子机理和纤毛中信号通路的调控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该研究成果于201612月发表在.CurrentBiology杂志上,通过大量的系统性工作,揭示了能源微藻油脂生物合成的能量代谢机制,以及其应用于烟气生物减排的生物学基础并论证了其工业可行性,系列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申请发明专利7(已授权3),首次证明了微藻用于工业烟气NOx生物减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出并完善了烟气NOx资源化和微藻生物转化工艺路线图。在产学研方面,2016,水生所制定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并正式颁布实施,向企业许可发明专利2,许可收益22万元,继续在湖北、江苏、福建等地建立异育银鲫‘中科3号’繁育、水产品繁育等基地进行新品种推广及渔业养殖模式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与企事业单位共建的淮安研究中心、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鲌鳜鳡分中心、国家淡水渔业工程中心(武汉)(安徽分中心)等机构运行良好,积极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地方和企业服务,继续在地方成立院士工作站及国家工程中心分中心,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2016,水生所共承担2项国际项目,主办国际会议2次,全年出访人员104人次,来访人员109人次。2016,水生所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项,有17名在读外籍研究生(12名博士,5名硕士),与国外联合发表文章95,新签署国际科技合作协议3项,推荐的1名外国专家获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资助。水生所是中国海洋湖沼(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会、中国水产学会鱼病研究会、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湖北省动物学会、武汉动物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专业委员会7个学会和武汉白豚保护基金会的挂靠单位ꎻ水生所负责出版科技期刊«水生生物学报»(撰稿:段佳琳孙慧审稿:吴青丽)

 

武汉植物园主任:张全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磨山..邮政编码:43***

电话:027-8751***

传真:027-8751***

信箱:wbgoffi.ce**[ta]**.cas.cn

网址:http://www.**g.cas.cn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成立于195811,196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华南植物所武汉植物园,1972年划归湖北省后改名为湖北省植物研究所,1978年回归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2003年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的发展定位是:收集保护亚 热带和暖温带战略植物资源ꎻ拓展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恢复与大型工程生态安全两大优势领域,引领我国特色农业种质创新与产业发展、水生植物与水环境健康和大型工程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国际同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和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ꎻ进一步提升科普开放能力,成为世界知名的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教育基地ꎻ服务国家生物产业、生态安全及全民素质教育的战略需求,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下设4个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资源植物研究中心、水生植物研究中心、流域生态研究中心ꎻ拥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ꎻ建有1个国家种质资源圃、1个省级成果转化中心和1个院级分中心、1个部级生态监测站、6个迁地保护基地、4个所级野外台站的网络支撑平台。2016926,武汉植物园完成我国第一个境外科教机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并顺利移交给肯尼亚政府。“十二五”基建项目顺利完工,基本完成光谷园区一期项目全部建设施工任务。截至2016年底,武汉植物园共有在职职工265人,其中科技人员145人、园艺中心42人、管理人员29人、科技支撑中心人员12人、重点实验室2人、科技副职1人、辅助岗2人、公司人员21人、离岗人员11,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8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6人,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武汉植物园设有生物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3个学术型硕士培养点和生物工程、环境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生物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开展对非人才培养,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成熟的培养计划。截至20161231,共有在读研究生192,其中硕士生113(含留学生37),博士生79(含留学生14),导师共62,其中博士生导师20,硕士生导师42人。2016,武汉植物园共有在研项目265(包括新增项目79),其中,承担973计划3项、承担863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新增5)、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10(新增2)、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性专项3(新增1)、承担农业部948项目2(新增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等105(新增19)、主持科研机构323(或承担)国务院三建委项目1(新增1)、承担国家其他项目2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1(新增1)、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1项、主持中科院重大项目1(新增1)、主持中科院前沿重点项目1(新增1),主持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主持中科院STS计划项目4(新增2)、主持中科院国际杰出学者和中科院国际访问学者计划4(新增3),主持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网络计划项目4(新增4),主持中科院海外科教基地项目9(新增8),主持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6,主持中科院人才引进项目6(新增1),主持(或承担)中科院其他任务3项。2016,武汉植物园共发表论文174,其中S.CI165(118TOP30,包括40TOP10).CS.CD8篇、其他1篇,著作2部。获授权专利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ꎻ申请专利3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件,猕猴桃育种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团队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1项。2016,武汉植物园与泰顺县政府、云南省亿满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蒲江橙海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方、企业签订各类合同、项目合作协议书及植物新品种许可协议30,合同金额达2565,9万元,其中签订植物新品种许可合同5,涉及‘满天红’‘猕枣1号’‘东红’和‘金艳’4个猕猴桃专利品种,许可使用费达1276万元,由武汉植物园、江西省科学院和中铁中基参与的江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三方合作正有序推进,同时秉承“科技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研发和集成县域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建立政--研合作模式,大力开展猕猴桃科技扶贫,在贵州、湖南、安徽、云南等省的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建设13个猕猴桃核心标准种植基地,累计推广25万余亩。2016,武汉植物园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聚焦重点突破方向,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科研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科技影响力不断加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JKUAT植物园”基础设施顺利移交给肯尼亚政府,中非科技合作全方面深化,在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国设立区域办公室,目前已建成以肯尼亚为大本营、辐射整个东非地区的合作平台网络,并与北非、南非、西非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与肯尼亚马赛马拉大学联合修建药用植物资源圃,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编撰«肯尼亚植物志»,与肯尼亚野生生物保护署合作推进“反盗猎系统”项目及察沃野生动物水源地建设等双边合作项目,不断推进并扩大“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非洲地区的综合影响,在重点发展中非科教合作的同时,武汉植物园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等方面的合作继续稳步推动。2016,武汉植物园共有3363人次因公出境,共接待1631人次公务来访。2016,武汉植物园全年引种762,新增物种203个、品种278,实现本土保育80%目标,入园游客全年超78万人次。武汉植物园是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的挂靠单位ꎻ主办的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学报»(原名«武汉植物学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撰稿:韩丽班小泉审稿:罗志强)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