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街道招商引资网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导师名录100—4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陈洪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110月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19837月获得南京林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917月获得山东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04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学术论著4部,申请发明专利48项。已培养6名博士、13名硕士,(2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人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博士后3名。目前主要致力于纤维素生物技术的研究,以新型固态发酵和原料组分分离为核心,充分吸收分子生物学和工业生态学的新思路,研究纤维素生物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平台问题。

电话:010-8262***

电话:010-82627***

E-mailhzchen**[ta]**.ipe.ac.cn

 

丛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7月生。研究方向为发酵清洁生产与光合反应工程。研究发酵工艺调控、元素循环、新分离技术、废水资源化等技术,实现大宗发酵产品的清洁生产;研究微藻大规模培养反应器、二氧化碳传递、光合作用调控、微藻采收和后加工技术,实现人工生物固碳。目前主持973课题“硫化矿生物预氧化体系复杂界面作用”和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发酵产品提取中的酸碱再生技术”,承担生物催化973项目中的“生物转化过程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工艺”部分、863重点项目中的“味精清洁生产新工艺”和863目标导向课题中的“乳酸清洁生产新工艺”。199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主持研制的系列光生物反应器2001年获九五攻关成果认定;合作研究的成果“乳链菌肽的研究与开发”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新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国际专利1项,申请实新专利2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

电话:010-82627***

E-mailweicong**[ta]**.ipe.ac.cn

 

康瑞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女,19651月生。1987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应用生物化学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1992-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国家生物工程中心(GBF)工作一年,进行有关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及代谢副产物的研究。19992005年分别获得本所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藻生物技术和光合反应工程。在深入研究微藻及其他微生物细胞代谢途径的基础上,建立细胞定向改造及重要产物定向调控的方法,解决二氧化碳的生物固定和微藻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共性技术针对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一关键问题,开展了微藻生理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光合碳代谢机理与调控等基础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与二氧化碳的生物固定和微藻生物能源生产相关的应用技术:如微藻大规模培养设备及工艺、采收和后加工技术、利用废水、废气培养产能微藻等工作。已发表论文40余篇。

电话:010-82627***

E-mailrjkang**[ta]**.ipe.ac.cn

 

石绍渊: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博士,1971年生,硕士生导师。20047月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9-20069月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回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电膜技术在生物产品分离中的应用。主要开展电膜分离过程中膜污染防治和离子迁移调控的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微生物冶金强化技术和生物浸矿反应器研制等。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品位复杂矿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1项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的课题和1项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细菌还原处理重金属硫酸盐溶液的基础研究”。曾主持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电化学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基础研究”。目前承担973课题“硫化矿生物预氧化体系复杂界面作用”的菌固界面作用、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发酵产品提取中的酸碱再生技术”的离子调控技术,参加863重点项目的“味精清洁生产新工艺”任务。以及承担863课题“新型转鼓式微生物浸矿反应器研制”、生物过程工程973项目的子课题 “酸碱再生的膜污染与离子迁移调控机制”和863目标导向课题“高强度高密度发酵生产L-乳酸关键技术”中的“膜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内容。已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电话:010-6255***

E-mailsyshi**[ta]**.ipe.ac.cn

 

赵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62月生,1986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1989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获硕士学位,并获首届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后留所工作,2000年在该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工程及天然产物生物炼制研究,涉及珍稀濒危中药材、石油植物等遗传转化、分子标记育种,规模化组培快繁和人工种植,组培苗病毒检测及化学指纹和DNA指纹评价,天然产物的规模化提取、分离及其高效耦合集成,天然产物结构修饰,生物催化转化,生物燃油制备新方法和新设备,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负责和承担多项国家863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际合作及企业合作课题等。已获国家科技部登记成果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申请专利23项,获授权专利16项。培养硕士生6名,培养博士生4名。

电话:010-8262***

 

传真:010-62574***

E-mailbzhao**[ta]**.ipe.ac.cnbzhao25**[ta]**.com

 

王晓东: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66月生。1997年于中科院植物所获博士学位,1999年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生物技术和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等方面的研究。曾参加多项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目前进行“十五”攻关项目“新疆紫草繁育研究”。现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合作专著1部,申请专利4项。

电话:010-8262***

E-mailxdwang**[ta]**.ipe.ac.cn

 

袁晓凡: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女,19724月生。19941997年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室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至今在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了“863”子课题、“十五”攻关及中科院西部项目各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协助培养硕士生1名。目前主要从事珍稀濒危植物的大规模细胞培养、组培快繁、化学成分分析、遗传稳定性分析、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环境微生物大规模发酵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研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雪莲规模化组培快繁植株质量的适时监测及指纹图谱评价体系研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设施农业土壤障碍的微生物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电话:010-6257***

E-mailxfyuan**[ta]**.ipe.ac.cn

 

刘春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2月生。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1994年获山东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1998-2003年分别在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从事科研工作,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植物化学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探索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生物转化与催化以及新型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研制、放大和过程优化控制。已承担美国NASAUSDA,日本文部省和学术振兴会、加拿大NSERC、中国科技部等多项科研任务,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授权国家专利5项。

电话:010-82622***

E-mailczliu**[ta]**.ipe.ac.cn

 

顾铭: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女,1972年生,199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1年在本研究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瑞典Uppsala大学生物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共参加或承担国家项目5项,中国科学院项目1项,横向合作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一作论文27;SCI收录的分离领域著名英文杂志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发表论文4篇(SCI影响因子均为3.5)。多次被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等杂志邀请为审稿人。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2项已授权。2005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4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及质量控制研究。在研项目4项: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中药标准组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外力场作用下三相复杂体系天然有效成分的分离与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新方法和基础研究”;横向合作项目“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天然产物”。

电话:010-8262***

E-mailguming**[ta]**.ipe.ac.cn

E-mailrainbow_gm**[ta]**o.com

 

王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生于1964825日,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5年获美国塔TUFTS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以生化工程为主,着重酶的应用与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了近三十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尤其以对纳米酶催化的拓展和开创新型界面生物催化方面成就引同行所注目,SCIENCE C&EN都曾专篇报导评论。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教授成就奖。200412月至今任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学术兼职:任Applied Biochemistry & 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y & BioengineeringChina Particuology,以及《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以酶催化工程和纳米科学为核心进行针对在生物化学合成、制药、绿色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制备、生化仪器微型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的基础性探索研究。近期具体工作尤其致力于新一代高效纳米酶催化工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并把纳米酶催化率先拓展到多酶反应体系,通过纳米结构来调整和控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实现诸如辅因子循环再生等复杂的系统反应。目前主持承担多项国家和中科院重要研究项目。

电话:010-6265 ***

E-mailpwang**[ta]**.ipe.ac.cn

 

张松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女,19772月生,199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系,200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获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学位,并荣获“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2年至2004年期间在瑞典Lund大学化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酶催化工程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构建新型的纳微米结构生物反应器并用于多步生物催化转化体系;通过酶催化反应由可再生资源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材料。迄今已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承担的科研任务包括 “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主持),“界面生物催化实现油酸的深度加工与综合开发”(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子课题,主持),“多酶体系分子生物机器由甘油生产二元醇”(863项目,副组长)。

电话:010 -6265***

E-mailspzhang**[ta]**.ipe.ac.cn

 

万印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62月生。198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 分别于19881993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化工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曾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987月起在葡萄牙国家土木工程实验室、英国伯明翰大学从事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研究,1999年至2004年赴牛津大学访问和工作。2004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任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88年起,一直从事膜技术(超滤, 微滤及液膜)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探索膜过程的关键技术(强化传质,膜表面改性, 膜污染控制, 高效液膜用表面活性剂等)及在清洁生产,生物分离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承担或作为骨干人员参加并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欧盟合作项目二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撰写了2本中英文学术专著中的2章,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 作为主要完****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目前研究方向为高效膜过程及其在生化工程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探索新型高通量、高选择性膜技术分离、纯化药用蛋白质及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高效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设计、优化及其在细胞、组织培养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话:010-6265***

E-mailyhwan**[ta]**.ipe.ac.cn

 

邢建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712月生。198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1992年在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中科院动物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技术化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工程,包括生物催化剂的定向进化和代谢工程,生物催化过程调控及应用,生物基化学品合成的代谢工程,石油微生物脱硫、脱氮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提出了磁性固定化细胞柴油脱硫新技术,并将微生物脱硫过程与吸附脱硫的化工单元操作有机整合,发展了新的脱硫工艺。十一五期间负责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生物脱硫磁性固定化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973"项目课题"微生物脱硫与吸附脱硫耦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改造微生物脱硫途径",以及所创新方向性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在Appl Environ MicrobBiophys JAIChE J、中国科学等期刊上发表SCI索引论文30篇,申请专利20项。

电话:010-62550***

E-mailjmxing**[ta]**.ipe.ac.cn

 

张小勇: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21月生。在西北大学获植物生化专业硕士学位,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获博士学位。在新疆林科院工作期间,参加了树木组培和树木抗病生理研究项目。在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期间,主持自治区重点项目"玉米联合固氮菌研究与开发""高效微生物复合菌肥研究与开发",开发出玉米联合固氮菌剂,高效复合菌肥,多元复合全肥,植物健壮剂等产品,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本人获新疆自治区首届优秀发明者称号。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工作期间,完成木质素缓释肥料生产技术、棉花滴灌酸性液体肥料生产技术、棉花滴灌促根剂生产技术项目,实现技术转让并完成产业化项目4项,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4项已获得授权),协助培养博士生2名,指导在读硕士生3名。目前,承担多项科技部和中科院有关新型生物反应器、秸秆资源循环经济利用模式和抗盐碱方面的科研课题及企业委托的产业化项目。

电话:010-6256***

E-mailxyzhang**[ta]**.ipe.ac.cn

 

李浩然: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87月生。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方向为生物矿化过程及矿物加工工程。研究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利用化工和生物化工的基本原理强化冶金过程,构建生态化矿物加工工业。1990-1992负责MnO2 三相氧化工艺;1992年起负责“Na,Ca,V等金属过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活化”“水-矿物-微生物系统铁--钒循环机制”;1998年以来负责国家长远项目“深海多金属结核做生物固定化载体”、“大洋多金属矿生物冶金技术、三相氧化清洁生产新工艺”,自然科学基金“有机废水还原金属氧化物废料的微生物催化作用、堆式原位生物反应器的铁循环的生化过程”,863项目“极端嗜酸菌共培养及矿业废弃物利用”,973子课题“水--微生物系统中极端微生物催化与转化”,中科院-印度科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洋底生物矿化过程及大洋复杂矿物综合利用”。目前承担河北和河南省重点产业化项目“低品位复杂矿生物法综合利用”。近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授权2项。负责的“大洋多金属结核及氧化锰矿生物还原浸出”项目通过中科院鉴定。“氧化锰矿微生物还原浸出及综合利用”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编著《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电话:010-8262***

 

E-mailhrli**[ta]**.ipe.ac.cn

 

杜竹玮: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女,出生于197212月,1996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高分子材料工学学士学位、环境工程第二学士学位;20017月获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20054月至12月在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访问。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手段模拟生物过程、生物矿化材料的形成机理及制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聚电解质自组装膜用于仿生设计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20306029),基于溶致液晶水凝胶模拟生物矿化中大分子的时空效应(20676138)”。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10余篇被SCI收录。国际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邀请综述1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次。

电话:010-8262***

E-mailzwdu**[ta]**.ipe.ac.cn

 

张锁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11月生。“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绿色化学工程与技术”创新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离子液体的应用基础研究及绿色过程集成。1994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9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作博士后,1995-96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留学,1997年加入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1998年起任高级工程师。2001年回国,到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在离子液体的基础、应用及绿色集成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致力于发展离子液体的DPPAI平台,包括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Design)、结构-性质(Property)、规模化制备(Preparation)、工业应用(Application)及绿色过程集成(Integration)。建立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化制备装置,研究开发基于离子液体的清洁工艺技术。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省部级、国际合作、企业合作项目等10余项。迄今共发表论文50多篇, 被他人多次引用;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电话:010-8262***

电话:010-62550***

E-mailsjzhang**[ta]**.ipe.ac.cn

 

张香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及方向:绿色化工及清洁工艺技术,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工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度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优化算法及应用。1994 年获郑州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讲师,从事气体脱硫脱硝研究、相平衡研究。2002 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过程模拟与优化。2002 2004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做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工过程系统集成,出站后留所工作。迄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 多篇,申请发明专利 6 项,编著书1本。主持完成 863 项目“低碳烃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2004AA649240) ,负责日本三菱国际合作项目“化石资源利用过程模拟与集成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洁化工过程的基础研究” (20436065),协助指导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多名。

电话:010-6255***

电话:010-8746***

E-mailxpzhang**[ta]**.ipe.ac.cn

 

温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5712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主编。19871990年分别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和丹麦技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多年从事化学数据库、分子和材料的计算机模拟、化工流程模拟的研究,曾主持建立了我国的工程化学数据库系统,编著出版了化工界权威数据手册DECHEMA Chemistry Data SeriesXIV卷,发展了基团贡献法状态方程、微扰硬球链状态方程、汽油抗爆性能氧化反应机理模型、有空间约束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等多种计算机模拟方法,开展了润滑油分散剂分子设计、天然气-煤共气化制合成气、重质烃裂解制低碳烯烃、天然气水合物分子模拟、过渡金属络合物选择性分离烯烃等一系列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电话:010-62626***

E-mailhwen**[ta]**.ipe.ac.cn

 

何险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912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96年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化学工艺专业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分子模拟、化学信息学、过程模拟和优化算法等方面的研究。2004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润滑油-烟炱-分散剂体系的介观动力学模拟;并参加了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工程化学数据库”及科技部项目“CODATA中国理化数据库:CODATA化工过程类数据库”的主要工作;参加了973项目“重要疾病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并参加了化工部项目“新农药的创制”的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工程化学数据库系统、嵌段共聚物介观模拟以及化学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多篇。

电话:010-82612***

E-mailxfhe**[ta]**.ipe.ac.cn

 

力: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6年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81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第五期少年班,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主持一项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支持项目,主持研究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和两项面上基金项目,主持研究一项中石化信息化项目,参与研究多项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项目,参与一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子项目,参与研究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参与研究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科技论文及报告6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专著2部,作为第二作者出版专著1部,与他人合作出版译著1部。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2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高性能科学计算,包括粒子方法并行模拟的硬软件系统研究与算法优化;2Internet化学化工信息系统,包括专业搜索引擎、智能化检索方法、化学深层网信息研究、过程工程数据和计算网格等。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项目两项。

电话:010-6262***

E-maillguo**[ta]**.ipe.ac.cn

 

李晓霞: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女,19645月生。1985年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获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96年被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副研究员;2006年晋升研究员。曾从事与有机物性数据库、有机物性估算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物性数据的评价等有关的工作,取得多项成果。1995年后率先在国内开展Internet化学化工信息资源的系统研究以及建立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的工作,逐步引起国内外关注,所建立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化学学科信息门户ChIN http://chin.csdl.ac.cn/ 被访问的请求数已累计超过1.5亿次。199911月起担任亚洲化学会化学信息网项目负责人。200111月起担任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311月当选Chemical Structure Association Trust理事(trustee)。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Internet上的化学化工资源》在2002年重印。已多次应邀在国内作特邀报告或讲座、并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主要研究领域是Internet化学信息挖掘、化学深层网搜索引擎和数据自动提取方法,目前是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电话:010-6255***

E-mailxxia**[ta]**.ipe.ac.cn

 

聂峰光: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副研究员, 专业生化工程,主要从事动物细胞大量培养和过程系统工程方面的工作。1984年到198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89年到1992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过程工程所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科技奖励多项,培养研究生4名。曾主持研究的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国家“八五”攻关课题、 “八五”科学院重点课题及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获得的奖励有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状奖金和证书,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目前主要从事工程工程虚拟研究及化学化工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电话:010-6262***

E-mailfgnie**[ta]**.ipe.ac.cn

 

唐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84年获内蒙古大学理学学士, 导师黄文德, 林保军教授; 1997年获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理学硕士, 导师林保军教授, 夏非研究员; 199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导师赖和怡, 殷声教授; 1993-1995年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后, 合作

导师陈家镛研究员。2002-2005年赴日本东北大学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任文部省研究机关研究员, COE研究员。2001年以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10余篇), 在日本化学会, 日本陶瓷学会及国际会议上报告40余次。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The 1st World Young Ceramist Meeting, Presentation Prize (2005, 东京) 2005年日本陶瓷学会学术写真优秀奖。参加撰写燃烧合成专著2部。研究领域: 无机复合环境催化材料的溶剂热(solvothermal)制备; 介电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催化耦合法去除NOx及分解CO2; 三维光子晶体制备与表征; 复相陶瓷燃烧合成(SHS)

电话: 1352269***

E-mailqtang**[ta]**.ipe.ac.cn

 

朱廷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1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1999年获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化学工艺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16月博士后出站。同年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6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气体净化、微粒子控制等领域。担任科技部“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完成了包括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微粒子控制”、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杭州市科委“循环流化床尾气净化”院地合作、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公司“130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示范工程”以及济南钢铁集团公司“120m2烧结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程示范”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主持承担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工业园区或企业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示范―济钢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与示范”课题“冶金渣多组份综合利用产业链接集成技术与开发”、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锅炉烟气脱硫等项目。

电话:010-62637***

E-mailtyzhu**[ta]**.ipe.ac.cn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导师简介

杨芳晓: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25月生,江西高安人。199511月获得美国匹斯堡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先后在美国匹斯堡大学、维吉尼亚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Resodyn Corporation、等研究机构,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近五年来,获得了14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农业部(USDA)、环保署(EPA)、国防部(DOD)、能源部(DOE)和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的项目资助。承担的主要项目包括: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抗菌及可生物降解医用止血纱布、抗菌及生物兼容骨科替代品、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开发、从捐赠的胰岛中分离胰岛细胞、硅酯类产品、高温高压无催化剂一步转化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一个新颖的共振改进的结晶过程、生物可分解的润滑剂和溶剂生产、药物皮肤传输、声波协助的膜处理法从环境废液中分离金属及两个美国国防项目。

电话:0532-81922***

E-mailyangfx**[ta]**bt.ac.cn

 

张文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领域方向带头人,百人计划候选人。男,196211月生,湖南常德人。199510月获得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能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7年,先后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瑞典中部大学等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担任瑞典中部大学高级讲师,第四次欧盟框架计划项目课题项目总主持,第六次欧盟框架计划项目审题专家,瑞典中部大学生物能源研究组组长。从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燃烧、气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电话:0532-81922***

E-mailzhangwn**[ta]**bt.ac.cn

 

咸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76月生,吉林人。2001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先后在法国国家研究中心(CNRS)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生物催化合成化学品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参加的国家、省级、横向项目15项,在PNASJACS 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其中有20篇被SCI收录。主要研究兴趣为酶的筛选、进化、反应机理,多酶系组合催化等方面的研究。

电话:0532-81922***

E-mailxianmo**[ta]**bt.ac.cn

 

郭荣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7010月生,山东人。1997年获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析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2001年到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GSF)生态化学研究所作为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2005年至2007年于德国马普陆地微生物研究所从事氢化酶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德国马普奖学金获得者。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食品安全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8篇,申请专利3项。

电话:0532-81922***

E-mailguorb**[ta]**bt.ac.cn

 

孙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质热化学转换。1979.09-1980.08,山东工学院,教师。1980.09-1983.05,山东工学院,硕士研究生。1983.06-1987.02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7.02-1990.04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1990.04-1995.04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1995.04-1999.02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2.02-至今,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06.11-至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话:0531-82605***

E-mailsunli**[ta]**bt.ac.cn

 

马玉久: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男,1989.9-1993.7,就读于江苏科技大学热能动力机械设计与装置专业。1993.03-2002.05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船舶设计研究所从事船舶设计建造工作。2002.05-2006.08,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室任高级研究助理,做为项目主要人员参加完成国家十五863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重大方向创新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多项课题,获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6.08-至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电话:0532-81922***

E-mailmayj**[ta]**bt.ac.cn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