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黄湖镇概况
来源:浙江招商网 浏览:次
黄湖镇招商网讯:黄湖镇明代建镇,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相传有湖塘横于溪上故名。地处杭州西北郊,距杭州市中心42公里,省一级公路04省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相接进入杭州外环交通圈,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全镇总面积58.55平方公里,辖五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13287人。
黄湖镇地处丘陵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以盛产竹、木、茶、果等特产而闻名,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后,黄湖从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多种经营,社办企业,成立黄沙队,办起碾米场。20世纪80年代后,大办乡村工业,先后建起水泥厂、砖瓦厂、电机厂、纺织厂等企业,当时的经济总量年产值在2000-3000万元左右。 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申领私营企业执照的黄湖人,从事包装材料加工,成为黄湖最先富裕起来的老板,也成了民营企业的样板。至此,黄湖把乡村企业全部转制为民营,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1998年出现了两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
2000年,建立黄湖工业园,自第一家企业投产以来,逐步引进织造、服装、电机等企业,现已有10多家企业产出效益。
2003年,黄湖镇第一家外资企业——斯凯菲尔技术公司,实现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并带动黄湖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规模扩大,管理进步,效益提高。
截至200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24家。200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从1978年的122元,上升至去年的超10000元,三十年增长了80多倍。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山区特点,山区农民种植笋竹、果树、杉林等,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兴修水利设施,大小水库建成公园式,青山溪小流域治理、黄湖大溪整治工程,有力地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条件。
2006年,黄湖镇工农业总产值1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2%,其中农业总产值 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3%,工业总产值18.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2%,财政总收入25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618元,比05年增长1038元,增长13.69%。
在工业上黄湖镇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选商力度,着力打造面向欧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杭州斯凯菲尔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诺富特丝绸织造有限公司、德国德迈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型、环保型外资企业纷纷落户黄湖,发展后劲十足,成为黄湖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杭州斯凯菲尔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余杭区10大纳税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企业纳税排名87位。杭州加新橡胶厂的“天鹏”商标被评为区级知名商标。
在农业上,黄湖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培养种、养殖大户,切实提高农民收入。黄湖镇现有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其中“竹乡本鸡”被评为区知名商标,“王位山茶叶”、“竹乡本鸡”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000万元,完成镇域水库“千库保安”达标工作;投入1500多万元对青山溪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并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委检查验收;投入1600万元对黄湖大溪进行综合整治。顺利实施了大溪禁养、动物防疫、虎山村和王位山村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等其他农业基础工作。
在三产建设方面,投资1500万元的青山村王母山休闲农庄工程正在建设中;黄湖林场度假酒店、旅游房产项目正在报批立项;一批连锁超市和中档宾馆建成开业,硖石弄水库休闲农庄开始营业,其他一些农家乐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新世纪的黄湖镇,正朝着建设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郊型、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新城镇的新目标迈进,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必将成为杭州西北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