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街道招商网讯: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确,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大凡沾了个“仙”字,便灵性尽显,风华毕露。仙都就是这样一个奇妙所在。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水随山转,云笼雾罩;既有野趣盎然的田园风光,又有琳琅满目的古迹名胜,鬼斧神工,得天独厚。景区大小景点粗略算来就有300余个。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也吸引了影视界许多名导大腕的眼球。
中国影视天然摄影棚
宋代诗人王十朋有诗曰:“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仙都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浙江省十佳休闲度假胜地,迄今为止,已有近百部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了外景。仙都俨然成为了电影人眼中的“天然摄影棚”。那么仙都究竟是凭借什么得到电影人的青睐的呢?奇峰异石和黄帝文化无疑是它的两大品牌。
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步步入景处处有戏
仙都风景区面积166.2平方公里,既有绵延千峰的滴翠晴山,又有袅流百里的滩声碧水,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千姿百态,各有特色。仙都的风景独一无二,其幽美、飘逸、神奇、俊秀的特色,使影视场景安排有着更多的变化,更富新奇色彩。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海内外影视剧组纷至沓来,仙都全境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均被一一摄入镜头。为《凤凰之歌》、《摩雅傣》、《阿诗玛》、《连心坝》、《两家人》、《漂泊奇遇》、《八仙的传说》、《莲花童子哪吒》、《绝代双骄》、《飞刀问情》、《天龙八部》等近百部影视剧的成功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天然外景。秦怡、赵丹、张瑞芳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以及苏有朋、林志颖、元彪、焦恩俊、吴倩莲、胡军、牛莉等两岸三地的当红影视明星均在这儿留下了精彩的镜头,极大地丰富了仙都的影视文化内涵。
著名导演赵焕章说,仙都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无论什么题材的影片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外景,仙都不愧是一个“天然摄影棚”。
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北陵南祠独树一帜
缙云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唐天宝年间,为了祭祀黄帝,将始建于东晋时的缙云堂改名为黄帝祠宇,其后与陕西黄陵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成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和祭祀朝拜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黄帝文化与山川景物的紧密结合,形成深厚的传统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匹配的文化品牌。近年来,缙云县抓住这一着眼点,在理念上进行深化,将旅游开发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人文历史,提炼祭黄活动主题,形成“定祭”,每年清明节举行民祭黄帝典礼,重阳节举行公祭黄帝典礼,把它作一个品牌来做。
影视旅游珠联璧合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缙云县委、县政府立足“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策略,把旅游业作为全县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以10亿元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六要素配套项目的投资计划,力争通过五年的大投入大开发,使仙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点。
目前,县旅游部门已在铁城景区开辟了一个名为影视星空的新景点,将历年来在仙都拍摄的影视片剧照、演职人员名单等内容刻成碑林,让游客在游览景点之余收获更多的影视文化信息。同时,影视与旅游业的结合,带动了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产品、旅游商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劳动力投身于旅游服务业,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了仙都影视拍摄基地和中国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的影响
仙都
缙云县地处浙江省中南部,为丽水市“北大门”。仙都,位于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为主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和浙江省最佳休闲度假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仙都景区是仙都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它是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朱潭山、赵侯祠等300百多个景点组成,占地27平方公里。
鼎湖峰
鼎湖峰景点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顶部面积为710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468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然后跨龙升天而去的地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一天下奇观。
黄帝祠宇
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326?334)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
芙蓉峡
从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谷,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整座山体有如钢铁铸成的石城堡。越往里走,峭壁愈高,山谷愈窄。最狭处,中裂如门,仅容一人穿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叫铁门峡。电影《阿诗玛》中,阿黑张弓射穿山崖的镜头就取于此。入内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坞内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遗址。
倪翁洞
又名初阳谷,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书,是由时任缙云县令、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此外,还有米筛洞、问渔亭、仙女照镜、老鼠偷油、独峰书院等景观。
小赤壁
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赭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长数百米,称龙耕路,相传是东汗光武帝刘秀驾龙耕出来的。龙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轩遗址,相传是明吏部天官郑汝壁和状元张懋修(张居正三子)隐居之所。小赤壁一带,溪中有岛,岛中有湖,恰似蓬莱仙境,还有八仙亭、蓬莱阁等人文景观。
河阳古民居
河阳村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元933年,原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兄弟俩为避五季之乱而定居缙云,因其原籍河南信阳,故取名“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