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招商引资网
宁波市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有水的城市是灵动而有活力的。宁波是一个临水而建的城市。城市的名称取自“海定则波宁”之义。单是这两个字,就已是和水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宁波全部的秘密都蕴藏在水里。水是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生命,水是东方大港跻身全球十强的天赋,水是亚洲最古老藏书楼——天一阁的守护者,水是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爱情的雨露……鸟瞰宁波城,姚江、奉化江、甬江如丝带交错着把城市隔成几块,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姚江牵引出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文化,牵扯出千古绝唱的梁祝文化;奉化江和从溪口流来的剡溪相连,它牵扯着的,是深厚而独特的弥勒佛教文化,是红帮裁缝起源、创业、辉煌的风雨历程;姚江和奉化江在城市的中心汇合成甬江,奔流入海,海上丝绸之路就从这里开始起航。这三条涌动的江水孕育了这座城市的繁荣。
    宁波的水是千姿百态的,从全国三大优质温泉之一的南溪温泉到幽谷飞瀑的五龙潭,从浩瀚如烟、水天一色的东钱湖到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的近一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从充满时尚气息的天一广场的迷人水街到杨柳依依婉约的月湖……它们给宁波充盈了无穷的魅力,使宁波不仅具有恬淡沉静、温婉内敛的秀气和灵性,而且具有了海纳百川、勇于超越的气魄和胸襟。感受宁波,就从这多姿多彩、光华闪烁的水开始。 

    宁波是--
    中国大陆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中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连冠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品牌之都
    中国十大最佳会展城市
    中国大陆十大最佳商业城市
    公众首选宜居城市

    宁波简称“甬”,位于东经120度55分至122度16分,北纬28度51分至30度33分。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当今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相连。
    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宁波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宁波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下辖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和象山、宁海两个县。全市陆地总面积98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8.09万。其中市区面积246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0.12万。 
    宁波市树为樟树,市花为茶花。

   

   东方大港
   地处江南,宁波以水为魂,倚港衍生。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善作舟划桨”。细察宁波的历史,港口如一根绵长的生命线,贯穿始终,推动着城市从陆地走向江河、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的句章港,是中国九大港口之一;唐时明州港,为当时四大港口枢纽之一;宋元时期,则为三大国际贸易港之一;明朝时期,是中日勘合贸易的唯一港口;清代,四大海关之一的“浙海关”便设在宁波。
    如今,宁波凭借独特的港口优势,努力推进港桥海联动战略,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进程中,书写着一座城市改革开放的新传奇。

    

    宁波港速度
    宁波港处于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运输主航道上,以宁波港为原点,划一个1000海里的辐射圈,香港、高雄、新加坡、釜山、大阪等环太平洋重量级港尽在圈中。宁波港的自然条件更是得天独厚,背倚长三角,前有舟山群岛的天然屏障,港域内风平浪静,年平均作业天数350天以上。2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以自由进出,25万至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可以候潮进港。这样的自然条件放眼全球都不多见。 
    1989年,宁波港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宁波港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至2000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已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亿吨港。20世纪90年代中期,宁波港曾因接卸30万吨级“大凤凰”轮,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后来的十年间,25万吨、32万吨巨轮和世界先进的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已经是宁波港的“常客”。2005年,宁波港成功接卸当时国际上在航的最大吨位的超大型油轮“泰欧”轮,从而成为国内第一个成功接卸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
    为了纪念世界集装箱航运50周年,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集装箱国际》于2006年举行了第一届港航界颁奖典礼,宁波港因其集装箱港口经营的杰出表现,成功入围“世界五佳港口”。 
    2006年,宁波和舟山两港实现资源整合,宁波—舟山港强大的港口承接能力更加凸显。
    2007年,宁波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4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935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十一位。更令人震惊的是,宁波港集装箱运输量增幅已连续10年超过30%。它的发展速度,让世界同行刮目相看,被称为“宁波港速度”。
    2008年,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3.6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达1084.6万标箱,继续保持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排名首次进入前十位。
孙中山先生曾经预言的“东方大港”,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临港产业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也是宁波发展的不竭动力。1994年,宁波市正式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
    依托大吞大吐的深水良港,宁波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设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临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如今,在北仑港区后方,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临港大工业带已经崛起。这条产业带上,分布着数百个重量级大项目,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五大临港工业支柱产业,其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超过四分之一。 
    靠着临港大工业,不产一粒铁矿砂的宁波,为全国30多个钢厂输送着铁矿原料。不产一滴油的宁波,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不产一块煤的宁波供给着一大批电厂,使浙江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 
    2004年,宁波市委、市政府从更高的高度、更新的角度来审视已经初具规模的临港大工业,寻求更科学更持续的发展。提出要依托港口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
    从临港工业到临港产业,一字之差,内涵却被极大地丰富。这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需求,更是宁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8年2月,宁波临港产业又注入了强劲的后续发展优势: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天津、大连、海南之后,中国大陆第五个保税港区。
    作为国内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梅山保税港区将重点从事国际中转、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业务,成为撬动宁波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临港产业发展的支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8年5月1日,是世界第一跨海长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日子,也是一个新宁波起舞的日子。
    腹地有多大,港口的吞吐量就有多大。腹地有多大,城市的影响力就有多大。过去,宁波港口大而腹地小,只因宁波这座城市地处交通末梢。杭州湾跨海大桥,让这一切彻底改变。
    这座大桥,它使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三个“距离缩短”——上海和宁波的陆上距离缩短了120公里,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2小时的“金三角”经济圈;上海与温台地区的距离缩短,彼此交通不必再绕着杭州湾行走;浙东南和苏南距离缩短,苏锡常和甬绍之间缩短到200多公里。 
    桥为港建,桥为城建。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但从根本上改写了长三角交通格局,也为宁波“港桥海联动”战略作了生动的注释,它将宁波拉进了上海“两小时交通圈”,宁波-舟山港口由此成为长三角共有的深水良港。而交通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优化了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网络,逐步消除了深水良港“肚子大,食管细”的弊端。
    以港而兴的宁波,又依桥衍生,将经济触角向长三角南北两翼延伸。国际经济界权威人士曾预言,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而宁波,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创新精神,加速从三江口走向长三角时代。

    

    商贸都会、无宁不成市。
    宁波,历来是一座商贸名城。
    唐宋时,宁波“商舶往来,物货丰衍”。至清初,则成“百货咸备,商号林立”的繁荣景象。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宁波的钱庄、南北货号、鱼行遍布于市,世人称“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宁波这座历史悠久的商贸都会再一次迸发了活力,成为长三角南翼一颗闪亮的明珠。

    

    宁波帮  
    在繁荣的商事活动中,逐渐孕育形成并发展起在中国商帮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宁波帮”。 “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五口通商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清末,宁波人在上海创下诸多“第一”:上海第一家中国自办的银行、第一家华商交易所、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第一家新式毛织厂,拍摄中国第一部无声短故事片、成立第一个红十字会组织等。目前仍有30余万“宁波帮”及其后裔分布在60余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的“宁波帮”举世闻名,他们中不乏工商巨头和世界级的名流,如“世界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宽诚,“影视大王”邵逸夫,“棉纱大王”陈廷骅,“毛纺大王”曹光彪等。在香港的十大富豪中,“宁波帮”曾占三席;在八个“世界船王”中,“宁波帮”也占有两名。美国十大华人财团和日本十大华侨财团中,“宁波帮”也各占一席。
    老一辈“宁波帮”诚信务实、开拓进取,同时又爱国爱乡,报效桑梓。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的宁波商人继承了老“宁波帮”的优秀传统,把生意做到了全球各地。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是商城宁波的最大特色,也成为“宁波活力”和市场机制的主要源泉。
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人致力于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宁波已经成为东部沿海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并在众多行业中创造了辉煌,成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截至2008年底,宁波私营企业超过1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26万户。有103家企业的135只工业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同类第一位,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同时,培育出了233件 “中国驰名商标”和61个“中国名牌”产品。
    目前,宁波的服装产值已占到全国的1/12,成为全国三大服装主产地之一和全球最主要的男装产地;文具产值占到全国的1/4,已成为“中国文具之都”;塑机产值占全国的1/3,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塑机之都”;宁波是“中国模具之都”,慈溪、北仑、宁海都是中国著名的模具生产基地;宁波还是全国三大家电主产区之一,全国1/8的空调和1/3的小家电都是宁波制造。
    目前,宁波民营经济创造的GDP接近全市总量的80%,创造的利税约占全市的70%,创造的就业岗位接近全市的85%,其经济活力指数在全国位居前列。

    

    宁波“智”造
    在北京奥运会上,频现宁波“智”造 。从一支笔到一只开关,从开幕式专用钢琴到体育场馆的旗杆,从北京交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到国家体育馆的上万张座椅……随处可见宁波创新创意的踪影。据不完全统计,宁波至少有50多家企业参与到了本届奥运会中。  
    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6173件,获国家专利授权9882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6.5%和11.7%。172家企业率先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累计477家。
    2008年 1至10月,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同比增长38.5%;宁波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5.58个百分点。
如今的宁波正努力实现从“宁波制造”到“宁波智造”跨越。 一场经济学意义上的“裂变反应”正在进行之中。

    

    百万外贸大军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百年的通商口岸。1984年,宁波被列为中国大陆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中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波成为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至此,宁波拥有了外贸自营进出口权,获得了直接与外商打交道的机会,开放型经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与此同时,国家及时赋予了宁波更多的开发开放权限。1984年,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设立。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保税区。2002年,国务院批准宁波设立出口加工区,享有特殊优惠政策。2004年,国家又批准宁波设立保税物流园区。2008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梅山保税物流港区。这无疑为宁波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目前,宁波全市与外贸相关的制造行业和进出口企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达到140万人。这意味着,每4个宁波人中,就有1人的就业与外贸息息相关。 
    2008年,宁波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0758家,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678.4亿美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长20.1%,增幅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全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2.2亿美元。
    能商善贾的宁波人,踏着开放的脚步走出国门,把世界变成了自己的舞台。目前,宁波企业已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892家境外企业和机构。2008年,宁波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15.7亿美元。

   

    “中提升”
    2006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启动了“中提升”战略。“中提升”即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重点是推进城市功能由生产性为主向服务性为主转变,大力发展国际商贸、运输物流、金融结算、科技创新、聚才兴教、宜居宜业等六大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力。
    根据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确定了重点开发建设的十大功能区块: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湾头休闲旅游区、三江中央商贸区、科技文化创业区、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南部商务区、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铁路南站客运枢纽区、镇海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区和宁波保税港区。
    其中,东部新城将建设成为集商务、会展、行政、文化、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地区,并将与以三江口为核心的老城区一起,形成“一城二心”的总体空间格局。2009年,东部新城总投资将超过120亿元。

    带动力强、综合效益明显的会展业是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亮点。目前,宁波已培育和引进了浙洽会、消博会、宁波国际服装节、服博会等10多个国家级展会,以及开渔节、开游节、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2008年,宁波共举办会议展览活动276个,其中举办各类展会136个,展览总面积达139.2万平方米。

附:1、2009年宁波市主要会展活动安排
序号  名      称              举办时间
1 2009中国(宁波)精品家具展览会 3月
2 第六届中国国际文具礼品博览会   3月
3 2009宁波春季汽车博览会         3月
4 “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节    4月
5 第四届宁海长街蛏子节           4月
6 第七届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       4月
7 全国五金工具出口产品博览会     4月
8 第65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       4月
9 2009“和谐鄞州”欢乐城乡游  4-12月
10 第七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 5月
11 第三届中国(象山)国际海钓节  5月
12 2009大桥国际经贸旅游节      5-6月
13 2009中国(宁波)节能产品(技术)博览会暨宁波节能产品(技术)成果展览会 5月
14 第十一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    6月
15 第八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 
16 2009余姚杨梅节                6月
17 第七届中国家博会家具展览会    7月
18 2009中国奉化水蜜桃旅游文化节 7-8月
19 2009秋季汽车博览会            8月
20 第十二届中国开渔节            9月
21 2009宁波旅游节             9-10月
22 第六届中国国际机电工业展览会 9月
23 第五届中国国际电子产品暨家用电器展浙江国际户外灯具展览会 9月
24 2009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       9月
25 宁波市第五届汽车文化节       9月
26 第十三届宁波国际服装节      10月
27 第五届中国梁祝爱情节        10月
28 镇海区金秋旅游节            11月
29 第十四届宁波国际住宅产品博览会 11月
30 2009中国食品博览会          11月   
31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塑料塑博会  11月
32 2009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 11月
33 东钱湖国际龙舟赛            11月
34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 11月
35 2009象山海鲜节              12月

    

    文化名域
    这里是7000年中华文明的曙光——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这里的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宁海平调、朱金漆木雕已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是中国思想史上明清时期浙东学派的重心,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洋务变革、中西方文化融会的前沿……“国以人兴,城以文名”,今天,在文化源远流长、经济繁荣发达的这片土壤上,宁波正以其厚重、丰富和精彩,谱写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绚丽篇章。

    

    河姆渡文化
    1973年6月的一天,宁波余姚县河姆渡村的村民在建造排水站时,无意间从地下挖出了一些黑色的陶片、兽骨。一个掩埋在地下7000年的远古文明就这样被发现了。 
    这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证明了远古时,南方的文明并不落后于北方,也就是说中华文明是由长江、黄河共同孕育出来的。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水稻的种子,这证明,长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遗址中还发现了制作精细的木船浆,它证明了宁波地区是中国最早的航海活动的发生地。 
  经两期发掘,遗址共发掘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700余件,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等学科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2年,河姆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外交往
    821年,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崛起了明州城。
    此后千余年间,明州城一直是浙东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地。至今依然矗立宁波市区的天封塔,就是唐代明州港的航标。
    位于月湖菊花洲的高丽使馆遗址,市舶务门内的市舶务遗址,江厦街、和义路一带出土的海运码头及海船等,一一见证了宋元时期宁波港对外交往的盛况。
    2002年,在唐宋明州城遗址的东南向,出土了永丰库遗址。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大型仓库遗址,成为古代宁波在对外交通贸易中重要地位的明证。
    港口不仅为宁波开启了一条便捷的对外贸易通道,也成为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的璀璨明珠——浙东佛教,就是宁波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
    宁波的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晋初期,是我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寺内珍藏着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东南佛国”天童寺,30余幢999间建筑物高低错落、气势轩昂,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为东亚地区所罕见。
    弥勒菩萨的道场雪窦寺、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这些规制严整的佛教建筑,充分显示了宁波在与海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与日本佛教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的宁波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在慈溪上林湖区域,依然保留近200处越窑遗址,静静地躺在青山绿水间,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横亘千年的辉煌。
    作为一种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的“信物”, 越窑青瓷远涉重洋,为人类文明的交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留下的活化石,成为宁波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象征。
    如今,宁波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关系城市数量已分别达到13个。去年,成功举办英国诺丁汉宁波文化周活动和新加坡?宁波周活动,今年将面向日本和欧美,举办两次境外宁波周活动。
      

     与宁波市缔结友好关系的外国城市一览表(表格)

缔结时间        友好 城 市                    友好交流关系城市
1983年4月     日本长冈京市(Nagaokakyo) 
1986年10月     德国亚琛市(Aachen) 
1988年5月     美国威尔明顿市(Wilmington) 
1990年3月     法国鲁昂市(Rouen) 
1991年10月                                 日本益田市(Masuda)
1995年2月                                 日本上田市(Ueda)
1995年10月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Barcelona)
1997年6月                                 韩国顺天市(Sunchon)
1998年11月     新西兰怀特克里市(Waitakere) 
1999年5月                                 加拿大萨里市(Surrey)
2000年9月                                 美国休斯顿市(Houston)
2002年1月     巴西桑托斯市(Santos) 
2002年9月                          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市(Wiener Newstadt)
2002年9月                                    韩国大邱市(Daegu)
2003年7月     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市(Veszprem) 
2003年9月     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市(Nelson Mandela) 
2004年6月     保加利亚瓦尔纳市((Varna)  
2004年9月     挪威斯塔万格市(Stavanger)
2005年9月        英国诺丁汉市(Nottingham)              
2005年9月                                     意大利维罗纳市(Verona)
2005年10月  波兰比得哥什市(Bydgoszcz) 
2006年5月                                  美国密尔沃基市(Milwaukee)
2007年12月                             美国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
2007年12月                               摩洛哥马拉喀什市(Marrakech)
2008年8月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Florence)
2008年10月                                    乌克兰敖德萨市(0dessa)

    

    浙东文化
    1566年,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始修藏书楼天一阁,并立家规“代不分书,书不出阁”、“不得无故开门入阁”、“不得将藏书借与外房他姓”。
    范氏十三代恪守祖训,使天一阁虽饱经忧患,却屹立至今达440余年。
    如今,这座我国现存最古老,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藏书楼,阁藏古籍已达16万册,逾30万卷,其中善本书10万卷左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宁波因此有“南国书城”的美誉。
    藏书文化只是宁波浙东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植根越文化的宁波,依托港口不断吸取中外文化养分,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厚重学术底蕴的浙东文化。
    特别是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浙东学术文化,将宁波推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地,并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王阳明将儒学拉下了神堂,将其还原为平民哲学。王阳明还崇尚“致良知”(恢复良知)和“知行合一”(体验良知与恢复良知的统一),强调人应该勇于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尊严,敢于追求独立意识,其振聋发聩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
    黄宗羲首倡的“工商皆本”,已接近近代经济思想。而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依旧是当今学人遵循的为学原则。
    较之同时代的西方思想家,黄宗羲1663年成书的《明夷待访录》,比洛克的《政府论》早27年,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早100年。
    这些光芒熠熠的思想,成长于宁波特定的文化和地理“土壤”,其原创性思维和经世致用、博纳兼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内核,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

    

    宁波籍名人
    宁波人重视读书育人,唐至清宁波共中进士2432人,其中状元12人。近现代,宁波士子学科学、搞教育,出现了许多全国一流乃至闻名世界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在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中,宁波籍的院士有94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在文学界,著名的作家、学者有柔石、殷夫、应修人、楼适夷、巴人、邵荃麟、唐弢、倪匡、於梨华、冯骥才、余秋雨等等。 
    在书画界,有国画宗师潘天寿,书法泰斗沙孟海,屡创华人油画家国际拍卖记录的陈逸飞,“中国梵高”沙耆等。
    在音乐舞蹈界,著名的有世界公认的大提琴演奏大师马友友,笛王陆春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作曲家陈钢,指挥家俞锋,舞蹈家石钟琴,著名歌星林忆莲、周冰倩等。
    在戏剧界,著名的有“北梅南周”的京剧大师周信芳,表演艺术家有越剧的戚雅仙、毕春芳、金彩凤,京剧的杨春霞、甬剧的孙翠娥、徐凤仙、金玉兰、曹定英等。
    在电影界,翻开中国电影史册,中国第一位电影导演、第一家自主制片的电影公司、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有声影片、第一部喜剧片、第一部长故事片、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影片、第一台35毫米有声电动摄影机、第一台电影磁性录音机以及新中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等等,创造了这许多中国电影“第一”的,都是宁波人。代表人物有邵逸夫、张石川、袁牧之等。

    

    文化大市建设
    近年来,宁波市健全了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基本满足文化及健身需求。三江文化长廊展示了“文化大市”的新风采。包括老外滩、城建馆、美术馆、音乐厅、宁波大剧院、时代广场、江滨公园等标志性的文化休闲场所,以及在建和延伸中的宁波书城、湾头休闲旅游区、群众艺术活动中心、各类水上体育健身设施,与历史遗迹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去年年底,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投资2.5亿元的宁波博物馆正式开馆,向市民免费开放。大型公益性城市公共文化平台——宁波文化广场项目也于去年7月在东部新城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18亿元。

    宁波还开展了精彩纷呈的高雅艺术和大型文体节庆赛事活动。2008年举办了奥运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和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等22项全国性及以上赛事和活动。中国女排训练基地、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中国国际象棋训练基地、中国藤球训练基地相继落户宁波。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100余件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鲁迅文学奖、群星奖等全国常设性文艺大奖,20余人次获全国各类常设性奖个人奖项。
   今后,宁波将着力实施“先进文化引领”战略、着力实施“公共文化惠民”战略、着力实施“文化品牌提升”战略、着力实施“文化产业升级”战略、着力实施“文化人才支撑”战略、着力实施“文化创新推动”战略,兴起文化大市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增强宁波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和美之城
    这里,生活舒适。市区所有街道都建立了劳动救助、保障服务机构,所有的社区建立了服务站。
    这里,人际和谐。全市志愿者人数已有67万人。
    这里,爱心涌动。去年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共募集善款7.7亿元,救助支出达到4.8亿元,受助群众达到26.0万人次。
    ……
    这座城市,连续两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生活在宁波的人民,热爱这座城市。2008年4月,宁波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对2200个有效样本组织进行“和谐宁波”群众感知度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市民高度认同宁波社会总体和谐,市民幸福指数高达98.8%! 宁波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连冠。

    

    阳光新政
    宁波是继深圳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审批制度改革的城市。通过改革,宁波政府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实现了一次飞跃。
    2001年7月,市政府成立了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与25个政府部门相关的240项行政审批、核准事项全部被集中到一起。服务中心主要包括3个大厅:****大厅、交易大厅和招标大厅,3个大厅组成了一个集行政审批、市场交易和招投标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高效透明的工作、规范有序的程序,让这些中心获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阳光大厅”。
    2004年10月1日,宁波又率先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每年政府要办哪些实事,公开请群众出题目;重大区域规划,必须向社会公示……凡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在决策前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已经成为惯例。
    在此次金融危机面前,宁波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简化审批环节,推出财税优惠政策,暂停或减免部分涉企收费,搭建“出口特快通道”,实行进出口直通放行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几年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宁波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排名迅速上升,其中结构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政府管理竞争力3个方面一直名列前茅。

    在宁波,有条家喻户晓的热线——81890,这条民生热线“包揽”了百姓琐事。81890每天为市民无偿提供着包括家政、维修、购物、培训、交通旅游等16大类160多项服务信息:从学生的家庭作业疑难、外地游客的旅游信息乃至冷门商品的购货信息和心理咨询……几乎任何千奇百怪的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工作人员热心的解答和帮助。
    近年来,宁波坚持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全面落实保障措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81890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去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达67.1亿元,城乡同步实施免除杂费的义务教育。市财政用于卫生事业的支出为29.1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3亿元,4.6万名大龄失业人员享受补助。6.5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在城市建设和公共交通方面,加大了政府投入力度。2008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0.0亿元,20多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64个,培训新型农民16.5万人次。
    宁波还不断健全以廉租住房为重点、经济适用住房和经济租赁住房为辅助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家庭已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去年完成老小区整治22个,受益居民1.7万户。
    十七大报告所描述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活,宁波给予了最好的诠释。

    

    倾城之爱
    在宁波,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顺其自然”。
    2005年,在“爱心中国”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颁奖电视晚会上,有一块送不出去的奖牌,它是为特别奖获得者宁波的“顺其自然”准备的。
    1999年12月,宁波慈善总会发起首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当月6日,慈善总会收到5万元汇款,署名为“顺其自然”,此后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顺其自然”都如期而至,至今共向宁波慈善总会捐款203万元。
    “顺其自然”究竟是谁?是个人还是群体?几年来,宁波慈善总会和宁波的媒体一直在寻访,但一直没有结果。
    人们不知道他是谁。但他是人们心中善良、慈悲与仁爱的代名词:一位退休教师捐款1万元,不留真名而署名“顺其自然”;一位老人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1000元捐献,说:“也叫我‘顺其自然’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7月底,全市两级慈善机构共收到360多人次的隐名爱心捐款,总额达到600多万元,位列全省之首。
    在爱心的召唤下,宁波人近年来演奏了多部震撼人心的“倾城之爱”交响曲。
    2005年,2300多名宁波人6天内自发为患病的青海女教师罗南英捐款60万元。
    一年之后,宁波市民再次演绎“倾城之爱”。 在短短半年内,1万名宁波市民结对助学1.5万名贵州贫困学生。
    2008年,宁波市民的爱再次轰动全国。励雪君,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救治身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6岁儿子,年近不惑冒险怀孕,“脐血救儿”。但高昂的治疗费又使她陷入了困境。短短一周内,甬城众多热心市民为母子俩捐款了近30万元。
    这些“倾城之爱”交响曲,每一部都是宁波人民爱心的集体喷涌。
    当奉献爱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当爱心成为城市的特质,宁波,处处绽放动人的和谐之美,成为人们向往的文明家园。

    

    新宁波人
    在这座城市里,外来务工人员被亲切地称为“新宁波人”。
    2007年11月6日,在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揭晓晚会上,环卫工人徐辉站在杭州大剧院颁奖台上,这位在宁波扫了6年大街的安徽人,把一块金灿灿的奖牌颁给了宁波市市长毛光烈。
   “我喜欢宁波,在这个城市工作,我觉得很幸福。”徐辉朴实的话语道出了300多万新宁波人的心声。
    2008年,拥有3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门类齐全的外来工社保套餐。外来务工人员不用缴费,就可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等五大保险。
    以外来工社保套餐为突破,宁波还密集出台了13项颇具含金量的配套政策:优秀外来工可落户宁波;外来工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全程免费政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每人还可获得经费补助;外来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本地居民享受同城待遇……“一揽子”政策开全国先河,基本覆盖了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宁波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善待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越来越强,一幅共建共享的和谐图景在宁波徐徐展开。从余姚外来务工人员爱心救助重症女孩,到四川民工彭乾维海中救人壮烈牺牲,安徽民工徐义胜火海英勇救人,宁波不但见证了外来务工人员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也在分享着他们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蓝天、碧水、绿色、洁静
    这是一个宏伟的规划———斥资1000多亿元,全面建设环保基础设施。
    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到2020年,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全部完成。
    2002年,宁波市全面启动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保证用水卫生、控制废气排放、处理垃圾废物、加强绿化等方面入手,全面保护宁波生态环境。根据《宁波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这个宏大的建设规划,将分三阶段进行:2003年至2007年为启动期;2008年至2012年为发展期;2013年至2020年为深化期。
    近5年来,生态市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市去年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11座;以电厂脱硫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蓝天工程”基本完成。以危险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洁静工程”全面投运,至此全市医疗废物、化工废物、电镀污泥、污水厂污泥、餐厨垃圾等实现了安全处置。
    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生态村镇、环保模范(绿色)单位遍地开花。至今,全市共建成1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2个省级生态镇、83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和420个生态村。中心城区人均公绿超过11平方米。“走出家门是花园”正成为宁波人优美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发展前景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这是经国务院批复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宁波城市性质。
   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对于宁波来说,无疑是增添了再次腾飞的“双翼”。
    毋庸置疑,未来的宁波将更加精彩。
    宁波正面临着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甬台温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的规划建设以及空港对外籍飞机的开放,宁波将从交通末端向区域****通枢纽转变。去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对于宁波来说,无疑是增添了再次腾飞的“双翼”。
    当前,宁波正积极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扩即建设东部新城,北联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南统筹则指象港区域保护和利用,中提升是包括6个区的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提升),宁波都市圈已初露峥嵘。
    根据“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宁波将深入实施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六大联动”发展战略,加快 “平安宁波”、文化大市和法治宁波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着力提升港口大桥带动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努力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60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0000元和13000元,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全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进一步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社会和谐进步,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安定有序,建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民主法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基本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附录
    气候条件  宁波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6.4℃左右,月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8.0℃,一月份最低,为4.7℃。全市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480毫米左右,五至九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小时.

    200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指 标 名 称           实绩     单  位    增长(%)
宁波市GDP            3964.1    亿元      10.1
第二产业             2196.7    亿元      10.0
第三产业             1600.0    亿元      11.0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215.1    亿元     -4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1728.2    亿元       8.2
港口货物吞吐量          3.6    亿吨       4.8
集装箱吞吐量         1084.6   万标箱     1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38.0    亿元      19.6
自营出口额            463.3   亿美元     21.1
实际利用外资          25.04   亿美元      1.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810.9    亿元      12.0
地方财政收入          390.4    亿元      18.6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4     元       13.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1450     元       13.9
全社会用电量          384.9   亿千瓦时    4.9
城镇登记失业率       3.31%               0.15

注:本册所列2008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宁波的一天
生产总值(GDP)        108604万元    
工业增加值              54535万元 
服务业增加值            43836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7349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2216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0696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918万元    
外贸自营出口额        12692万美元
外贸自营进口额         5894万美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             99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              3万标箱    
旅客运输量                 86万人
全社会用电量           10546万千瓦时    
其中:工业用电量         8295万千瓦时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365个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