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招商引资网
墨江县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地处北纬22°51′-23°59′、东经101°08′-102°04′之间,北与镇沅、新平两县相连,东与元江、红河、绿春三县接壤,南临江城县,西与宁洱县隔把边江相望。全县国土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98%。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誉为"北回归城",距离省会昆明273公里、普洱市176公里。
   2、历史沿革墨江历史悠久,曾名"恭顺"、"他郎"。在两汉、三国、唐南诏、南北朝时为益州郡、粱永郡和银生节度地。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威楚府因远部和马龙辖地。元代属元江路马龙部。明代开始明代开始设治。嘉靖十二年(1533年),以他郎寨长官司地置恭顺州(州治在今碧溪乡)。清雍正十年(1732年),改设为他郎抚彝厅,置流官通判。乾隆、宣统时,先后改为普洱府和他郎厅。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县,民国四年(1915年)改他郎县为墨江县。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1950年5月4日正式成立墨江县人民政府,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
   3、行政区划 墨江县辖2镇13乡、4个社区164个村民委员会。
   4、人口民族 总人口36万,境内有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其中哈尼族人口21.24万,占总人口的59%,被誉为"哈尼之乡"。
   二、墨江气候概况
   地理气候 墨江位于哀牢山中段主脉以西的土石山区。全县南北狭长,中部较宽,呈纺锤状。南北长120.8公里,东西宽65.5公里,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山势陡峭,重岩迭嶂。最高海拔2278米,最低海拔440米。主要江河有把边江、泗南江、阿墨江、他郎河、布龙河、坝干河、那卡河、杩木河,均属红河水系。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墨江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2161.2小时,辐射总量131.0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为1345.4毫米。四季温差不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县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春城中的春城"之称,上万只飞燕长年驻足于县城,与人和谐相处,为县城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被誉为"万燕之城"。
   三、经济建设
   200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13.5%;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95万元(含元磨路1674万元),按可比口径增12.6%,地方财政支出27260万元,同比增23.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3831万元,同比增7.0%,各项贷款余额为64253万元,同比增20.7%。
   1、农业 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111847吨;收购烤烟4.07万担,产值1765万元,比上年增11%;新植无性系良种茶园5019亩,累计65690亩,茶叶产量1500吨,其中露水雪芽白毫曾获云南省第二届名优茶评比金奖;甘蔗39197亩(新植4392亩),产量108300吨;新植橡胶7000亩,累计10.42万亩,产乳胶3680吨,干胶产量1100吨;紫胶产量曾为全国之最;墨江紫米响誉国内外。
   2、林业墨江林产资源丰富,有林面积34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9.3%。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5种、三级别保护植10种。产量最大的黄草、龙胆草、威灵仙、黑故子、玉京、蜈蚣等部分名贵动、植物药材就生长在这里。
   3、畜牧业2004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7.39万头,同比增长2.36%;出栏肥猪13.5万头,同比增长3.8%;大牲畜存栏14.5万头,同比增长0.9%,出栏1.46万头,同比增长6.5%;家禽存栏94.1万只,同比增长1.6%,出栏103.6万只,比上年增长2.7%。肉蛋总产量12565万吨,同比增长7.3%。2004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12224万元,比上年增加2996.14万元,增长32.4%,占农业总产值的26.9%,畜牧业收入9013万元,占农业收入的29.8%,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297元。
   4、工业墨江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金属矿有金、银、镍、钴、等,非金属矿有硒、石绵、石灰石等。已开发的墨江金矿年产黄金上万两,是云南省盛产黄金县之一;已探明尚未开发的镍矿储量达33.3万吨,居全国第二。用紫米酿制的紫米封缸酒曾获国家商业部"银爵奖"和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5、非公经济以种、养、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运输、餐饮服务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04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达3131户,从业人员5194人,注册资金5753万元。私营企业83户,从业人员1794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8674万元,实现税收1344万元。
   四、社会发展
   1、社会事业历届县委、政府坚定不移的走"科教兴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35.5%。教育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03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完学率达92.1%。文化底蕴精深,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有哈尼史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哈尼舞蹈《竹筒舞》、《扭指舞》、《拇指舞》等,其中:哈尼族的《扭指舞》、《抢小帽》、《醉鼓》、《年舞》、《山女》、《哈尼酒歌》和彝族月琴曲《彝族跳乐曲》,曾参加省、地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获奖。目前,全县已发掘整理民歌近万首,乐曲32首,民间舞蹈12个。别具一格的哈尼文化在云南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把墨江建立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民族宗教、民政优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2004年,建成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26座,小坝塘63座,引水渠7499条,长度1公里以上的有4138条。年供水能力7355万m3,有效灌溉面积12.451万亩,水利化程度为17.18%。完成沼气池3012口、累计15162口。水利化程度达17%。交通发达,于2003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的元磨高速公路与国道213线、省道0538线在县城处交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使墨江成为了连接东南亚地区国际大通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讯事业全面普及,程控电话用户达15478户、移动电话1.9户。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951座,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县城面积达1.7平方公里,建成了县城综合集贸市场、联珠商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有上规模上档次的的宾馆饭店9家,街道宽敞明亮,卫生、绿化管理规范,早在2000年被评为省甲级卫生县城。
   3、重点工程建设 墨江水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50.35亿立方米,可开发水电146.1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890千瓦;"三江五河"开发初具成效,投资13.9亿元、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泗南江水电站和投资8.74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崖羊山水电站已正式开工建设;投资21.3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8.5千瓦的龙马江水电站,投资22.6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8.5万千瓦的居甫渡水电站,投资9.2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石门坎产、矿产、电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畜牧和旅游六项产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抢抓机遇为人先,打牢基础求突破,调整结构创特色,突出重点培财源,选贤任能担重任,团结干事抓落实,改革开放促发展,扶贫开发奔小康,奋力推进墨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奋斗目标力争同全省全市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结合墨江的实际,经济建设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走:第一阶段是全县基本解决温饱,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1%,比2000年翻1.51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万元,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环境、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第二阶段是全县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15年实现墨江生产总值22.6亿元,年均增长10%,比2000年翻2.17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00元。第三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墨江生产总值36亿元,年均增长10%,比2000年翻2.88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整体经济实力达到全市中等水平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