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研发工作国际化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扩大地盘,跨国公司需要使自身的技术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贸发会议的报告认为,目前的研发工作国际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以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不光是为了使其技术适应当地市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跨国公司的研发工作越来越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而且是公司核心创新工作的一部分。
据贸发会议统计,过去10年全球研发投入迅速增加,2002年已达到6770亿美元。但研发开支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其中美国等前10个国家就占了全球研发投入的五分之四,而在前10名中只有中国和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不过,在全球研发开支中,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已从1991年的97%下降到2002的91%,而亚洲发展中地区所占比例从2%提高到了6%。跨国公司在研发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保守估计,跨国公司的研发开支占全球研发开支的近一半,占全球企业研发开支(约4500亿美元)的至少三分之二。另外,全球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硬件、汽车、药品和生物技术等少数行业。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许多东道国的研发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研发工作国际化趋势增强的重要体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研发开支已从1993年的约300亿美元上升到了2002年的670亿美元,在全球研发开支中所占比重从10%提高到了16%。其中,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企业研发开支中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2%迅速增加到2002年的18%。
专家们指出,跨国公司把越来越多的研发工作放到发展中国家,既在预料之中,也有些出乎意料。说是意料之中,一是因为随着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上升,一些研发工作也必然要跟进;二是研发工作是一种服务活动,和其他服务一样,它是可以被分割开的,其中有些部分可以放到工作最有效率的地方。说是出人意料,是因为研发工作是一种非常需要技艺、知识和支持的服务活动,而这些东西传统上只有在具有强健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发达国家才能得到满足。另外,研发工作涉及到对公司具有战略意义的知识,而这是公司通常不愿意让外人分享的。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工作已取得显著成就。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东南亚和东亚对全球半导体设计的贡献还根本谈不上,而2002年已达到30%。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巴西的子公司与该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子公司争夺设计和生产新车的权力,并从事其他一些通用公司的核心业务。
参与研发工作国际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研发国际化不仅为东道国引入了技术,而且引入了技术创造过程,这有助于使一些东道国增强技术和创新能力。其次,创新活动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内公司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同时要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但是,迄今只有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加入到了研发国际化进程中,这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创新和从研发国际化进程中获益的能力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