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西北部,总面积5247.55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59.2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2.6%,平原388.32万亩,占7.4%。和静是连接南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与伊犁、昌吉、阿克苏等多个地区17个县市毗邻,东邻吐鲁番盆地,南连库尔勒市,西接伊犁谷地,北越天山与乌鲁木齐等相连。县域地形呈东西长、南北宽、西北高、东南低,由山间盆地、山地峡谷和山前平原三大块构成,属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海拔1065--2500米。和静交通便利,南疆铁路横贯南北,公路四通八达,通讯畅通。全县下辖2区、4镇、8乡、7个国营农牧场,53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境内驻有4个农垦团场、40余个自治州单位和4个团级以上部队。全县总人口18万,有蒙、汉、维、回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5.3%。和静拥有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文化建设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卫生红旗县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早3000年前,从县境察吾呼沟、阿拉沟出土的文物表明,和静境内就有古人类活动。汉朝时,和静属汉西域都护府。唐初,分属鹰娑都督府和焉耆都督府。唐宋之际,先后属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公元1771年5月即乾隆三十六年四月,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举部17万人,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历经战争和各种艰辛回归祖国,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定居,完****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民族大迁徙,受到乾隆皇帝的敕封,谱写了光辉的爱国主义篇章,其雄伟悲壮震惊世界,永垂青史,至今已有235年的历史。和静于1939年4月建县,先后取名为和通县、和顺县、和靖县。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和静县至今。
和静是土尔扈特民族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里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人民有着“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美称。被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三个高峰”之一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在和静土尔扈特蒙古族民众中广为传诵。并被列为全疆挖掘、搜集《江格尔》的重点地区。在民族风情方面,主要有蒙古族的“那达慕”,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等民间文化艺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所喜爱。
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有矿产、林草、水电能、农牧业和旅游五大资源。
一是和静矿产资源众多。从地质上讲,和静县是东天山和西天山的结合部,是新疆重要的多种矿产资源成矿带。目前已发现矿种29种127处,其中:铁矿、菱镁矿、白云岩、石英岩等优势矿产资源在新疆占有重要地位,蕴藏丰富,品位较高,开发前景广阔。目前正在勘探的查岗诺尔铁矿储量在1.2亿吨以上,另有备战铁矿、莫托沙拉铁矿、卡克扎黄铁矿等多个铁矿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已成为新疆最有前景的铁矿;已探明菱镁矿储量达5500万吨以上,是西北已发现的最大的菱镁矿,潜在经济价值达2200亿元以上;此外,和静县是天山最重要的金、铜、铅等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是新疆建材原料基地,已探明地质储量95046万吨,潜在资源量在12亿吨以上。目前已有来自全国的十几支地质队伍在和静县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已取得明显成果。
二是和静林草资源丰富。全县天山林区、平原人工林区、荒漠河谷林三大林区总面积达1029平方公里,天然草场毛面积3534.86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3040.57万亩,其中驰名中外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我国第一大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境内野生动植物繁多,有天鹅、马鹿、雪豹等3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盛产甘草、雪莲、紫草、贝母、麻黄草等各类野生名贵中草药材300余种。
三是和静水电能资源优越。境内多山、多河、水源丰沛,是境内开都河、博斯腾湖和境外巩乃斯河、奎克乌苏河、玛纳斯河、呼图壁河、阿拉沟河等九大水系的开源地,分别流入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等处。水量极为丰富,水资源总量100余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总流量5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40亿立方米。境内有现代冰川840条,冰川面积达490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素有“通天河”之称的开都河,全长456 公里,开都河源头--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冰川经焉耆盆地,注入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后流经孔雀河成为全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主干流。流域总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3.4亿立方,是巴州水源干道,哺育了巴州80多万人民(占全州总人口的70%),滋润着焉耆盆地、库尔勒、尉犁、轮台平原的百万公顷良田,流域内经济规模占全州经济总量的80%以上,被誉为巴州的母亲河。且是新疆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水能蕴藏196万kw,可开发150万kw,可建九级水电站。目前已建成大山口水电站8万kw,正在建设的察汗乌苏水电站30万kw,其他尚在待开发状态。
四是和静农牧业资源雄厚。全县现有耕地58万亩(其中兵团21万亩),是巴州最大的畜牧业、甜菜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另有宜耕宜林的可开垦土地85万亩,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境内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促使建成了巴音布鲁克伴野血牦牛、黑头羊、绒山羊、焉耆马、白牦牛牛五大良种繁育基地,2005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160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达120万头(只),肉食总产量达2.82万吨,每年可提供大量的牛羊肉、毛、皮等畜产品,而且是真正绿色的、无污染的优质畜产品资源。和静山外平原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81天,日照时数达3049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56.8千卡/平方厘米。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十分适宜粮食、工业番茄、甜菜、油料、葡萄、棉花及各类瓜果和农作物的生长,孕育出一批独具特色优势农产品,种类多,优势突出,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色素椒、甜菜、棉花、工业番茄、蔬菜和葡萄等农经作物工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空间巨大。
五是和静旅游资源方兴未艾。和静是新疆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县且潜力十分巨大,县域内有25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占全国68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数的36.8%,拥有96个旅游资源实体。境内自然景观奇特多样,并蕴藏着大量东归文化有待开发。境内有我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巩乃斯森林公园均属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巴仑台黄庙为新疆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清朝乾隆皇帝赐名永安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九曲十八弯都是新疆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位于天山深处、雪线附近的神奇的阿尔先沟温泉、野花烂漫而富有宗教色彩的班禅沟、素有冒险家乐园之称的天山石林都是新疆绝无仅有的自然奇观,均为国内外游客所向往的旅游胜地。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一区、一村、一园、一庄”:即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风景旅游区、阿尔先沟温泉旅游度假村、巩乃斯森林公园、巴仑台黄庙避暑山庄,堪称国内精品、世界极品,开发价值巨大。随着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旅游业将成为和静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总之,和静县是新疆的地质矿产资源大县、水利水能资源大县、畜产品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