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美誉的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唐久视元年置县,县城竹阳镇。全县幅员面积2076平方公里,耕地93.14万亩,辖50个乡镇、384个行政村,总人口105万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50亿元,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达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 国道318线、210线纵横交错,达渝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县城西至襄渝线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县火车站60公里、达县机场70公里,南至重庆江北机场130公里,东至梁平机场90公里、万州港176公里,形成半小时达州、1小时重庆、3小时成都通达格局,成为川、渝、鄂、陕的物资集散地和川东北地区的商贸中心。 资源丰富。 农业资源特色突出。苎麻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4.5万吨,居全国之首。竹面积40万亩,其中成片白夹竹达20万亩,居全省首位,活立竹蓄量达84万吨。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原煤总储量为1.63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600亿立方米,碳酸锶矿储量达148万吨,石灰石储量丰富。旅游资源瑰丽多彩。境内有水天一色的百岛湖五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世界少有、中国稀有”的中欧结合式建筑群清河古镇,有曲径通幽、险象环生的“三国故道”,有品位富集的川东第一流地热温泉等景观。
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全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先进性教育”为抓手,坚持“依托成达、融入重庆、错位发展,强工兴农、重城活商、富民强县”的新跨越思路,以建成“中国苎麻产业集群地”、建成“川东煤气化工基地”、构建“中等城市基本框架”、打造“特色产业化乡镇”、建成“四川经济文化强县”为目标,创新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促进投入增加、经济增长、就业增多、群众增收,加快和谐社会动力促进体系、产业竞争体系、城乡互动体系、智力支持体系、人文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大竹县跨越式发展步伐,积极构建竹乡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