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县招商网讯:2011年岁末盘点,“十一五”期间布拖工业经济在逆势中攀升,成效喜人。
金融风暴的侵袭遍及全球,对于工业起步不久的布拖更是重大考验,作为布拖矿业支柱之一的铅锌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直线式的下跌方式,让矿主叫苦不迭,让布拖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质朴的布拖人并没有畏惧不前,相反布拖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思路清晰,信心坚定,以穷县更要抓工业的睿智和魄力,迎难而上,仍然紧紧抓住工业强县这一主导战略,打出资源、项目、投资的“组合拳”,大力推进产业多元化,抱团取暖、共克时艰,打赢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攻坚战。
工业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全县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13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8.42亿元,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大幅攀升,“十一五”期间,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82亿元攀升到2010年的7.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30亿元,是“十五”时期完成总额的3.6倍,年均占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2.9%以上;企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规模企业由2005年1户上升到2010年的5户,工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48.4%,企业总资产累计达27.3亿元,利润累计达3.6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4.5个百分点;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联补、洛古、地洛、冯家坪电站建成投产,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4万千瓦;引进奔诚、龙峰、新源、五洲等矿业公司,原矿洗选能力达到日处理3700吨;完成中药饮片GMP认证审查,攀西药业实施附子加工扩能技改,建成苦荞加工项目;建材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也发展迅速,新建了鸿福、闽乐、吉祥4家砖厂,建成安鸿、万春、同济等5户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初步形成了水电、矿冶、药材、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体系;社会贡献日益突出,“十一五”期间,工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超过55%,工业税收增长超过200%,工业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县新增从业人员的比重超过40%,在工业的带动下,全县的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
而最为明显的一组数据,让工业起步较晚的布拖人扬眉吐气,底气十足。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年均增长52.6%,三次产业由2005年40.8:21.3:31.9调整为26.7:51.1:22.2。
来之不易的数据显示了布拖工业产业结构已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型升级,工业比重占了三次产业的一半以上,工业唱起了重头戏。
“十二五”
打造工业旗舰宏伟蓝图
2012年的到来,让布拖信心百倍,县委、县政府重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打造工业旗舰的蓝图。
锁定工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深入实施“立足资源、依托"一江"、开发"两河"、发展"三带"经济、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聚集产业、要素向园区集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做大做强水电、矿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农特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建材工业,积极发展氟化工,着力构建布拖工业发展新格局。
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亿元,年均增长约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年均增长约20%;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5户;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区及拖觉工业集中区初步规划完成。使该县工业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消耗降低,效益提高,工业对全县经济的支撑和带动显著增强。
按照“三区两线”的空间布局,围绕水电、矿业、药业、建材及农特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保障,推进园区建设,承接引进、培育发展,整合重组、多措并举,抓大育小、扶优扶强,实现工业大发展、大突破。
突出规划园区建设。按照“一次规划,总体控制,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认真规划建设三个工业园区(集中区),积极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
城周农业绿色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在县城周边依托攀西药业、大业牧草公司、布拖电力公司,规划建设农特产品加工工业集中区,吸纳肉牛、肉羊等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入园。规划面积1000亩。
城东建材及高载能工业集中区。在县城东南面规划建设建材及高载能工业集中区,吸纳白杨加工、建材加工、水泥生产、石灰石加工、电冶矿冶等高耗能工业企业入园。
拖觉氟化工及铅锌产业集中区。在拖觉镇以五洲矿产公司为基础沿公路向西,规划建设氟化工及铅锌产业集中区,吸纳莹石、四氟乙烯深加工、铅锌铜洗选、冶炼等企业入园。规划面积3000亩。
壮大水电产业。立足水电资源,科学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引资力度,整体有序推进,积极开发“一江”、“两河”流域,加快推进爱治日窝河梯级电站总装机9.4万千瓦、交际河龙潭电站装机2.7万千瓦、大田坝电站装机1.1万千瓦等开发建设进程。积极实施三岔河、中河坝、沙洛河等电源点建设。依托现有网架,完善电网结构,加快实施拖觉110KV变电站、乌依35KV变电站、四棵35KV变电站,以及布拖-拖觉110KV输电线路、西溪河-四棵35KV输电线路等电网建设。协调解决县级电网与西昌电力股份公司、华电西溪河水电开发公司联网运行,建立输电通道和送出平台,切实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争取到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55万KW,水电产业产值达10亿元。
巩固提升矿冶工业。引进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大对县内铅、锌铜及莹石矿产资源的找矿、详查力度。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加大资源深加工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可精深加工项目,提高企业采选深加工技术水平,逐步实现资源本地精深加工和资源的保护性开采,延伸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托奔诚公司和成宗矿业公司萤石资源,积极发展氟化工业,建设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项目;加快建设奔诚公司1000吨/日莹石洗选及1000吨/日铅锌洗选技改项目,英祥公司1000吨/日铅锌洗选项目、1000吨/日磷洗选项目。积极培育壮大五洲公司、奔诚公司、龙峰公司、英祥公司等有色采选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矿产业产值达16亿元。
做优做强医药工业。进一步稳定扩大附子种植面积,向优质高产发展,进一步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以攀西药业为龙头,采用“公司联科研联基地加农户”的形式,依靠科技创新,促使中药生产规范化、品牌化,加快新药开发、国家认证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积极实施对现有品种的二次开发。重点突破提取、分离、纯化等高新技术,提高附子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扶持培育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以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大力开展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提高农产品原料生产的优质化程度。初步形成以马铃薯、畜产品、苦荞麦、青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产业加工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向精深转变,带动发展贮藏、保鲜、农村养殖、包装以及运输等相关产业,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紧紧抓住全州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机遇,大力培植和引进马铃薯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搞好马铃薯的深加工生产和综合利用,不断延伸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中端产品和优势品牌。同时,培植和引进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引导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纵深发展,使单纯的畜产品优势真正转化为加工优势。
加快发展建材工业。根据市场导向,引导建材工业科学布局和发展,并初步形成建材工业体系。结合白杨基地建设,坚持严格控制、适度发展的原则,采取以林养林的模式,大力加强工业原材料基地建设。注重生态和经济“共赢”,适时适度开发白杨中密度板材加工工业,争取引进白杨密度板加工企业,促进林产品加工业发展。充分利用白鹤滩电站开发、西昌-昭通高速公路建设等机遇,加快干法水泥项目引资建设步伐,利用丰富的页岩资源,抓好空心复合砖等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石材产品,开发花岗岩、石灰岩等矿种。
奠定基础设施 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为保障2012年工业旗舰的远航,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了支撑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前提。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融入全州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格局,按照“对接两高、完善路网,对内通达、对外通畅”的原则,全面推进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超前谋划县城至“两高”(西昭、宜攀高速)快速通道、普格至三湾河高等级公路、白鹤滩电站运输通道和白石滩码头,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逐步形成以快速通道和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网络、航运水道为补充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为工业发展提供最便利的交通条件。
加快水利基本建设。以建立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为目的,兴利除害并重、防汛抗旱结合,兴建一批蓄水、引水、提灌等水利工程,推进交际河、特木里河河道治理,实施耗子沟堰、翻身堰维护工程,保障水电开发。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四川电网“西电东送”网架规划,以110KV、35KV输电骨干网架和输变电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水电送出平台、负荷供应平台和骨干电网,全面解决3个无电乡、45个无电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确保工业点的用电问题。华能布拖火烈风电场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三篇文章”引领招商引资突围
去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布拖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在去年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会上,布拖县委书记、县长沙文要求,重点做好招商引资的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取长补短等“三篇文章”,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责任落实。
打破“唯条件论”,无中生有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当前,布拖县正处于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县委、县政府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两化互动促进三化联动”为主题,在全县上下开展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审视县情,认清资源,既分析有形资源,又研究无形资源;既把握现实资源,又挖掘潜在资源,切实解决在靠什么招商引资、怎么样招商引资、“两化”互动促进“三化”联动等方面认识不深刻、研究不透彻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切实走出“唯条件论”的误区,树立开放发展的观念,既借力起跳促跨越,更无中生有谋发展,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抓大项目与抓小项目并重。
重点是在继续推进水电、铅锌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接全州“两化”互动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制定食品药品、氟化工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带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
通过全方位的跟踪对接,项目签约取得新突破,大田坝9600千瓦水电站建设、耒阳永达钢铁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匹页岩砖生产、重庆科锐建设有限公司20000平方米商贸流通中心、安洪10000吨洋芋精粉加工,国家电网高压线路、变电站改造等5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拟在第十二届西博会上进行签约,引资总额6.18亿元。其中,由重庆科锐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的布拖县商贸配送中心大楼正式开建,该项目填补了该县商贸流通企业招商引资的空白,拓展了招商引资范围,为积极引进商贸流通企业到布拖投资建厂开创了先例。
立足于“小”,着眼于“大”,小题大做做大产业规模。布拖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路子,围绕水电、矿冶、农特产品加工等优势资源,放大利用有限资源,既要招大引强,更要小题大做,立足于“小”,着眼于“大”,在比较中发现特色,在创新中打造特色,在发展中培育特色。重点是推进农牧产品种养与加工项目招商,不断做大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效益农业规模,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做好招商引资规划、筛选、包装、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着力抓好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利用“百日招商”、火把节投资洽谈说明会、西博会、“成-凉”合作等大型招商引资平台,广泛联系客商,全方位宣传推介全县招商引资项目,注重项目信息的跟踪对接和签约项目的跟进落地,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布拖县将加快推进爱治日窝河梯级电站总装机9.4万千瓦、交际河龙潭电站装机2.3万千瓦、大田坝电站装机1.1万千瓦等开发建设进程,积极实施三岔河、中河坝、耗子沟、沙洛河等水电站建设,协调解决县级电网与西昌电力股份公司、华电西溪河水电开发公司联网运行,建立输电通道和送出平台,切实解决电力供需矛盾,力争到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55万千瓦,水电产业产值达10亿元;引进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大对县内铅、锌铜及萤石矿产资源的找矿、详查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可精深加工项目,提高企业采选深加工技术水平,逐步实现资源本地精深加工和资源的保护性开采,延伸产业链,积极培育壮大五洲公司、奔诚公司等有色采选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矿产业产值达6亿元。
对产业链缺失、薄弱、提升环节实施定向定位招商,取长补短发展经济。布拖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充分发挥部门、乡镇、企业的协同作用,抢抓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中央和省扶持民族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用好用活国家有关的政策机遇,既加强区域合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又抓紧解决三产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等短板问题。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1054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9707万元。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2012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稳定增势,跑步追赶,跨越发展”工作基调,着力抓项目促投资、抓产业强支撑、抓基础添后劲、抓开放增活力,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累计增速为25.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目标任务为15%、4.15亿元);装机0.96万千瓦的大田坝电站、装机2.5万千瓦的龙潭电站已相继开工;砺峰建材公司乌科石灰石粗加工项目于4月份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已开始生产;坤宇矿业公司木尔石灰石粗加工项目已完成装备安装调试工作并进行生产,同时该公司石灰石深加工项目已于5月份开工建设。
今年,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节理念,抓好布拖火把节期间招商引资各项工作,签订1个战略合作项目及2个投资项目,引进资金6500万元;与此同时,认真筹备州庆和十三届西博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洽谈协商,争取签约3个以上的重大项目,引进资金15亿元以上。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4.56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7%,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51%,为州下达“双过半”目标任务(5.6亿元)的100.2%。其中西溪河流域水电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2011年廉租住房建设、2011年彝家新寨建设4个州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占全年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