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招商引资网
锦水花间的绝响
来源:四川招商网    浏览:

  20世纪40年代,位于金牛区三洞桥附近的前蜀皇帝王建的寝墓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当人们进入幽暗而辉煌的墓室中,眼前出现了24个雍容华贵的宫廷乐伎,这些石刻的乐伎正在合力演奏当时流行的蜀宫燕乐,仿佛整个墓室都充满了优美缠绵的乐音。直到现在,世界上很多高等音乐学府在讲授古代东方音乐时,仍把永陵24乐伎作为最经典的例子,它是考古发现中最完整的唐代宫廷燕乐坐部伎石刻。

发现之旅

  王建寝陵的发现纯属偶然。1940年,侵华日军的飞机飞临成都上空,投下一枚枚罪恶的炸弹。为了躲避突如其来的空袭,许多成都市民都携家带口,越过老城墙的缺口往城外跑。当时大家认为西方是个吉利的方位,因此有不少人都往城西三洞桥一带跑。为了有效地躲避空袭,当时的天成铁路局受命在城西一带开挖防空洞。

  恰好当时西安路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土台,高约15米,直径约80米,长期以来被成都人误认为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年鼓琴的“琴台”。通过实地勘察,工程队认为把防空洞挖在这个土台下面最合适不过。开工后,仅仅挖到四米多深,就被一堵迎面伫立的砖墙挡住了。这堵砖墙看起来是如此古朴坚实,以致让挖洞的人一时间感到纳闷和手足无措。但即使在这个时候,大家仍然认为它是古琴台遗址,丝毫没有把它跟一座帝王的寝陵联系起来。

  消息传开以后,毕业于哈佛大学人类考古系、时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冯汉骥先生欣喜地前往察看。当他用手轻轻地摩挲着那些巨大而古朴的砖墙时,断定这是一座规格很高的古代墓葬。由于发掘大形墓葬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仍请天成铁路局将挖开的洞穴覆土回填。

  1942年秋天,成都的天气十分晴朗,正式的发掘工作在冯汉骥先生的主持下开始了。考古学家首先从原天成铁路局所挖防空洞偏西的位置开挖。此处正当北面墓壁的正中,因此很容易就打通墓壁进入了墓室。空气中弥漫着腐土的霉味和墓室特有的阴森气息。在清理墓壁边沿的文物时,考古学家意外地发现了前蜀皇帝王建的谥册,因此,可以断定长期被误认为司马相如抚琴台的巨大土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陵”。考古学家们发现,这座古墓虽已被盗墓贼洗劫过,然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意外地保留下来。现在看来,前蜀皇帝王建所葬之永陵,称得上是一座永恒的艺术宝库,它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唐五代音乐舞蹈的动人场面,而且表现出了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艺,其成就代表了前后蜀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在石质棺床的东、西、南三面,考古学家发现了两组异常精美的石刻,第一组是抬扶棺座的十二力士雕像,第二组便是闻名中外的永陵24乐伎浮雕。浮雕的边框被花团锦簇的云彩、飞龙、鸾凤、莲花所围绕,中间就是这组浮雕的精华部分:24个唐末五代时期的歌舞伎正在弹奏乐器,翩翩起舞。舞伎共有2尊,乐伎共有22尊。她们穿着艳丽的华服,云鬓蓬松,有的人鼓起双腮吹笛子,有的人轻击小鼓,还有的人合着音乐的节拍载歌载舞。她们一个个身材丰腴,面目圆润,美丽动人,具有唐代宫廷美女的一贯风范。24个美女中有22人的发髻不同,乐器共有20种、23件,既有笙、箫、笛、筝等中国传统乐器,也有羯鼓、腰鼓等少数民族乐器,甚至还有西域乐器。

  美妙动人的音乐在这座地下皇陵中似乎一直在鸣响,它穿过一千余年的时空隧道,带着当初的清越和绕梁的余音浮现在今人面前。

蜀宫夜宴

   永陵24乐伎的发现,其最迷人之处,是为我们复原了前蜀宫廷“燕乐班子”在皇宫中演奏时的逼真场面。前蜀皇帝王建虽然长眠于九泉之下,但依然想聆听到他在世时的蜀宫乐声,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中,做着万劫不复的美梦。

   根据史料记载,前蜀宫廷中的音乐班子分成两种,一种是雅乐,一种是燕乐。雅乐主要是在祭祀天地等大型活动中演出,格调比较古朴肃穆。而燕乐则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歌舞形式,通常在宴会和节庆时进行演出。永陵24乐伎的表演形式,其实就是燕乐的一种。

   当时的前蜀宫廷中除了设立有宫廷画院,还设立专门管理音乐舞蹈的教坊使,负责蜀宫乐舞的排练和演出。根据后蜀花蕊夫人所写《宫词》,我们可以复原当时的音乐和舞蹈盛景。闭月羞花的蜀中舞女穿着唐代风味的艳丽服装,宽大的圆领上方袒露出嫩白的酥胸,飘逸的裙裾下面则露出柔软的手臂和脚腕。当轻巧的舞鞋跟光洁的地面接触时,她们就像一朵朵水上的莲花一样,婀娜多姿地舞蹈起来。

  在场地的另一边,乐伎们粉妆玉琢席地而坐,她们手里拿着齐鼓、笛、拍板、羯鼓、排箫、筝、笙、吹叶等乐器,由打击、吹奏乐甚至西域乐器合奏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有一种特别辽远和清新的气息。

  演出的歌伎、舞伎和乐伎多达二百余人。这是一个柔曼的大型歌舞,表现的是妙龄女子在荷塘中采摘莲花和莲籽时的情景,整个乐舞华美、优雅,将宫廷乐舞的技艺及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北梦琐言》记载,前蜀宫廷中的乐舞也并非是曲高和寡的皇家乐舞,它还善于吸取民间的歌舞形式,从而使宫廷乐舞多了一份人间烟火气。比如,有一次前蜀宫廷在宴请武官和军人时,就特意请一位姓王的民间艺人来表演助兴。这位王师傅身怀绝技,力大无穷,他把一只数米长的木船背在背上,船中还坐着十二个舞伎,他们共同表演一个叫《河传》的舞曲,模仿划船和龙舟比赛,整个场面激越豪迈,仿佛十几个人真是在急流争舸,水声和人声汇成了一片。

  王建父子晚年的生活固然十分奢侈****,但蜀中的音乐、绘画、歌舞却因为君王的喜好和提倡而获得空前的发展。宫廷中不但有完整的雅乐和燕乐制度,还有人才济济的画院,民间的各类艺术活动也很频繁。

  后蜀建立不久,有一个叫赵崇祚的人有感于前蜀流行的艳词丽曲,怕它们失落,便将它们汇编成册,取名《花间集》。《花间集》共收18位词人的作品,其中有15位是蜀人或在蜀作客的人,后人把这种艳丽的宫廷词曲称作“花间派”。今天,当我们在永陵地宫中观赏24乐伎石刻雕像时,耳边仍然回响着前蜀宫廷中缠绵而优雅的乐音,一个崇尚音乐和歌舞的时代为后人留下伤感而难忘的记忆。
锦水花间

  流年暗换,历史的烟云已荡尽尘埃,但繁花似锦风流旖旎的时代风尚绵延至今,让人不能割舍。在永陵片区,也就是现在我们称为西安路辖区的地方,一个名为“锦水花间”的文化旅游项目正在酝酿之中。在这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好构想中,我们会看到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为原则重现出来的唐五代风情。

   整个景观园区分为园内区和园外区两大部分。园内区由前后蜀文化展示区、宣华苑等部分组成,再现皇家园林盛景。前后蜀文化展示区着重展示前后蜀时期成都文化、经济、生活面貌,重现成都繁盛之景。永陵内原蜀永楼左侧临水一边,沿河设置景观小品,展现前后蜀文化艺术成就。蜀永楼右侧通道,设置艺术墙体,以浮雕形式展示前后蜀经济生活画卷,呈现一幅前后蜀的“清明上河图”。宣华苑以唐五代园林风格进行主体造景,设置亭、桥、廊、榭等园林建筑形式,设置“二十四乐伎”景观雕塑、花间集注等景观。小园林相互连缀,组合成一个大园林,呈现出一个完整美丽的蜀风园林。园外区则以三洞桥周边原有景色为依托,整理规划羊西线两旁的商家店铺,复原那曾有过的繁华绮丽。
在这个美丽的景观区中,你可以在名为“水龙吟”的中餐厅里品尝音乐宫廷菜,在“西地锦”中体味西式宫廷美食,在“苏幕遮”“青玉案”茶室中玩味品茶,在“醉花阴”酒楼里不醉不归。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