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欧盟观察家报在其门户网站发表题为《不要将塞尔维亚推向中国和俄罗斯怀抱》的文章。
文章表示,巴尔干地区是欧洲上演最后一场战争的地方,也是欧洲目前最贫穷和欧盟圈定的扩大范围的地方,目前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乌克兰战争上,以致于忽视了西巴尔干地区,这种忽视将很有可能再次导致西巴尔干地区发生变数。而中国和俄罗斯正急于介入欧盟留下的这一真空地带并期望有所作为,而且中、俄的作为将与欧盟的利益有所出入,并非完全一致。文章指出,塞尔维亚自认为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和桥梁,欢迎中国和俄罗斯开展对塞友好及合作。对此,文章强调欧盟领导人们应引起重视,认真考虑若欧盟再不重视塞尔维亚,那么五年后,这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数。
文章援引奥地利前总理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的话称,当前,塞尔维亚已经从一个不情愿的入盟者,变成了“班里的好学生”。这一改变应归功于塞现任总理阿莱克桑达尔·武契奇所领导的右倾政府,是武契奇和塞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把塞政府从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手中解救了出来。
文章指出,武契奇所领导的保守亲欧政府正致力于打击腐败和实行全面的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是政府开始推动与科索沃的关系正常化。当前塞议会内政党全部为亲欧政党,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文章声称,面对塞尔维亚的努力,新任欧委会主席容克不但未作出积极回应,反而宣布在2020年前暂停新增欧盟国家,这是其上任后犯下的第一个重大错误。虽然塞尔维亚在2020年前加入欧盟将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但容克的这一决定将导致欧盟失去在塞的影响力,如欧盟不能及时醒悟并对塞入盟做出有力承诺,塞尔维亚将极有可能寻找其他的替代途径。
文章指出,最有可能的两条替代途径,一条通向中国,另一条通向俄罗斯。
从加速发展东西方贸易和进入欧洲市场的长期战略来说,中国政府把巴尔干地区看做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节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银行正致力于投资塞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跨多瑙河中塞友谊大桥便是这一努力的结晶。此外,中塞合作并不只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已延伸到了政治领域。2009年,中塞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2014年,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塞尔维亚,双方签署了13项涉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电信和交通的协议和备忘录。
对于俄罗斯来说,塞尔维亚与俄罗斯有着文化和历史渊源。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塞尔维亚对于科索沃问题的立场,两国之间还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在能源方面。塞国内占垄断地位的塞尔维亚石油公司和天然气公司均由俄罗斯公司控股。2009年,俄塞签署自贸协定,塞尔维亚成为非独联体国家中唯一一个同俄罗斯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2013年,俄塞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塞尔维亚还是欧盟候选国中唯一一个不支持对俄实施制裁、不谴责俄吞并克里米亚的国家。
文章最后评述,欧盟目前仍是塞尔维亚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尽管塞正寻求来自东方的合作伙伴,但并没有表现出脱离入盟道路的迹象。但对塞尔维亚入盟来说,欧盟的任何忽视与延迟都将有可能使自己丧失对巴尔干地区的主导权。
自2014年1月塞尔维亚入盟谈判启动以来,双方还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对此欧盟亟需给塞尔维亚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期望转化为失望,后果很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