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招商投资网
瑞士国旗
浅析2004年瑞士主要经济行业发展前景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瑞士经济脱离不了世界经济的影响。由于瑞士主要经济伙伴萎靡不振,瑞士在最近两年连续遭到两次经济萧条。现在这些主要伙伴不断传来积极的信息,瑞士的经济在2003年第四季度也出现回升的迹象。虽然世界各国对2004年经济发展的预测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是大家一致的看法。对瑞士各主要经济行业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瑞士经济在2004年的走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概况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支撑瑞士经济的三大支柱,也是影响瑞士经济的关键因素。


出口:瑞士主要的出口市场近几年困难重重,特别是德国连续遭受两次经济萧条的冲击,使瑞士的出口遇到很大困难。但是,随着欧洲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好,特别是得到瑞郎疲软的支持,瑞士出口将步入上升阶段。至少在今后几个季度,瑞士出口经济在欧盟区内将保持这种竞争的优势。但这种局面难以长期维持,据瑞士经济界人士估计,一旦瑞士经济步入正常增长,瑞士国家银行就会考虑提高利息,以增加瑞郎的吸引力。长久看来,瑞士的出口关键主要取决其主要出口市场经济的恢复。


投资:瑞士投资作为经济的另一个支柱在最近几年连续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使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16%降到2003年的12%。目前投资也出现了转折的迹象。建筑业至少保持现状,大城市极低的空房率和低利息都将促进住房的投资。


消费:由于实际工资没有大幅增加,但同时各种强制性保险费率的提高,以及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实际可支配工资只有略微的增加。经济各界估计,2004年的平均消费指数只能增长1.3%,低于平均增长水平,消费还处于徘徊阶段。2004年的失业率预计为3.8%,与2003年持平。就业市场能否好转,主要取决消费。消费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所以消费是2004年瑞士经济发展的关键。


低谷已经越过2003年的第一季度是瑞士经济增长的最低点。到2003年的第三季度已经出现转折。预计在今后几个月经济将会出现顺利的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年出现0.3%的负增长后,瑞士经济总局和各经济研究机构纷纷预计2004年可实现1.8-1.9%的增长,特别是2004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将会出现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在2004年初为零,到年底可能会抬头,预计2004年的通货膨胀率为0.6%,与2003年基本一致(0.7%),预计到2005年才会越过1%的界限。


表一、各种经济指标预测一览



投资商品产业


瑞士经济十年来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投资产业。投资商品产业包括冶金、电子和机械制造业。同其他行业比较,投资商品产业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冲击。在长期的、不间断的萧条中,投资商品产业被迫进行了结构调整,削减了大批人员。经过三年的负增长,2003年的投资商品产业同其高潮时代的2000年相比,已经下降了18%。销售额大幅下降,出现了大量的富余人员和设备闲置,销售价格大跌。


最先走出低谷的可能是电子企业。大部分公司在2003年已经有所好转。至2003年10月,电子行业的出口比上年增加了3%(而2002年同期是9%的负增长);冶金行业出口也增加了1.5%;但机械行业的出口还是负增长。


整个投资商品产业出口恢复增长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进口国的需求增加,再就是受到瑞郎对欧元贬值的支持。瑞郎对欧元从1个欧元兑1.47瑞郎贬值到1.52大大加强了瑞士产品的竞争地位。瑞郎贬值虽然提高了进口价格,但由于进口货物主要用于国内市场,对出口影响不大。


世界经济从去年秋季明显回升,投资商品产业首先受益。瑞士工业也出现复苏预兆。面对世界经济的复苏,2004年瑞士的冶金、电子、机械行业已是一路绿灯。唯一不稳定因素就是德国,瑞士投资商品产业27%的出口产品销往德国,而德国的复苏步伐目前还十分的缓慢。尽管如此,瑞士企业对2004年的销售和利润充满信心。


冶金行业


冶金工业属于瑞士的传统经济,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在近十年中,企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人员逐年减少。该行业主要依附于国内外的机械和汽车工业。作为供货商,该行业在经济萧条中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冲击,经营状况很差。


面对2004年的销售和利润, 冶金生产企业(钢铁厂等)和冶金品制造业(工具、钳子、线材产品、螺栓等)预计有1-3%的增长,冶金加工业(锻、冲、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和轻冶金加工业(锅炉、罐体等)将维持2003年的水平;整个冶金行业在2004年将继续减少人员,投资活动也将减少。


机械行业


虽然瑞士的装备投资业出现了好转,但机械行业仍然受到国际投资危机和美元弱势的影响。机械行业共有从业人员12.5万,产品的75%销往国外,其中60%出口到欧盟国家。2003年头十个月,得益于欧元的强势,该行业对欧盟出口只下降了2%。但对美出口下降了9%,对日出口下降10%。全行业2003年头十个月的出口下降了3.5%。


与此同时,瑞士对亚洲和东欧的机械出口出现了快速增加的势头,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18%,使得销往中国的产品占到瑞士机械行业出口的6%,中国已成为瑞士机械行业的重要用户。


在机械行业中,纺织机械得益于亚洲的大量需求,汽车制造业和泵、压缩机等在2003年的销售和利润都有2%以上的增长,而机床业受到投资低潮的影响销售额减少了3%,利润减少了1%。


对于2004年,瑞士机械行业普遍认为经营状况会明显改善,特别是大企业对今年的销售和利润明显乐观。他们不但会接到来自亚洲的源源不断的大批订单,也会接到来自欧洲和美洲的订单。但长期受到压抑的销售价格不会得到改善。2004年机械行业的销售预计增长1.8%,利润增长1.5%。


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瑞士的机械行业一方面将一些部件的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产品,保持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质量上保持竞争力,以高新技术产品同世界同行抗争。到目前为止,瑞士的企业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电子行业


欧洲是瑞士电子行业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大约有35%的电子产品销售到邻近地区。尽管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经济2003年出于停滞状态,电子产品的出口还是增加了3%,这主要是由于瑞郎对欧元疲软的原因。2003年,电子行业在销售、利润和国外订单方面均有增长,该行业的低谷已经渡过,但价格压力依然未减,人员过剩的压力已经减轻。


多年来,医疗器械始终是该行业的佼佼者,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是行业出口的支柱产品。在过去十年中,医疗器械在电子行业的出口比例从14%上升到29%,在2003年头十个月中,医疗器械的出口增加了18%。预计2004年医疗器械销售和利润将增长2-3%。测量仪器在2003年得益于国外的大量订单,销售和利润也有2%的增长,2004年也将保持2-3%的增长速度。通讯行业由于市场饱和,2003年头十个月的出口下降了18%,预计2004年还将是负增长。


从整个电子行业的前景看,技术过时的大企业将渐渐失去影响力,而一些拥有技术特色的小企业却十分活跃,它们的产品极富有创造力,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技术也是世界领先水平。



金融业


瑞士金融业是瑞士最强大和生产率最高的行业。2003年瑞士的银行业和保险业产值为552亿瑞郎,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从业人口20万,占就业总人口的5%,每个从业人口的产值为27.55万瑞郎。


在经过2001年和2002年的困难时期后,银行业和保险业又回到了增长的阶段,2003年银行的业务量比前一年增加3%,利润增加3.7%;保险业保费收入增加5.4%,利润5%。但目前还不能说银行和保险业已出现繁荣迹象。它们要面对经济界不同的金融服务和风险担保的要求,提供新的咨询服务,并拿出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预计2004年银行的业务量和利润将保持2003年的水平,保险业的增长幅度将有所下降。


瑞士的两大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2003年初,瑞士共有356家独立的银行和2790家分支机构,共有10.4万的工作人员。


由于瑞士国内市场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在2003年都加大了国外业务的力度。要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站住脚,就需要拥有足够的业务量,这样才能分散风险。瑞士的大银行、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对此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这些大银行相比,一大批地方的较小的金融机构也十分活跃,它们以特色服务为业务宗旨,覆盖大银行业务的空白点。相反,部分中等金融机构既没有大银行的实力,又没有小银行的特色,处境比较困难,受到了合并的压力。以2002年的业务统计为例,各金融机构国内业务和国外业务的比例为:地区银行99:1,州银行92:8,人寿保险59:41,大银行33:67,非人寿保险24:76,再保险业务5:95。



商业和物流


商业和物流从其作用和数量上都是瑞士经济的主要行业,容纳了17%的瑞士就业人员,是瑞士最大的服务行业。


批发业


2003年,瑞士批发业的销售额比上一年下降了1%,利润下降了0.5%,人员减少近1%,价格水平也在下降。


对于2004年,批发业认为前景不错,销售额和利润都会增加1%左右,但价格压力仍然很大,人员也不可能增加。


长远来看,瑞士的批发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比如:众多市场的自由化(比如农产品)减少了批发商的利润空间;进口限制越来越少;特别是因特网的挑战,由于人们可以直接网上采购,省去了批发商的环节,使传统的批发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批发业必须向零售商提供更多的服务,在物流,商品的贮存和保管,质量的监督和保证等方面增加工作内容,提高服务水平。


零售业


20年前,瑞士私人消费的45%是通过零售业实现的,现在仅为三分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和健康的消费,而远离传统的消费。所以长期以来零售业的利润一直很低。


零售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8.2%,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其他行业比较,劳动效率低,利润空间小,所以工资水平很低。此外,瑞士的零售业还受到国外对手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2003年零售业除了食品销售略有增长外,其他商品的销售全部是下降,特别高档消费品,如钟表和首饰,还有纺织品,服装和鞋的销售均比上一年减少了2-3%。


由于2004年的整个经济框架的明显改善,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将趋上升,增加在非食品类商品的购买力。零售业的各个商品均看好2004年,销售额和利润均可提高1-2%。电器商品,纺织品和服装、鞋的销售点会有所增加,但食品、药店以及钟表、首饰的销售网点将继续萎缩。


目前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是做大(销售面积大),做活(灵活的营业时间)和做舒适(在一店解决所有需求),这无疑有利于大型超市和国外连锁集团,所以零售业的合并进程还将继续。


物流


物流业就像信息社会的因特网和通讯设备,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但最近两年,物流业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青云直上。物流业发展受到了许多经济因素,如购买力,投资和石油价格等的制约,在道路运输方面,还受到瑞士政府一些决定的制约。


2003年对瑞士的物流业十分困难。伊拉克战争引起的石油价格上涨,邻国的经济萧条使得物流业的业务量和利润均低于2002年。公路运输量比2002年减少1%,利润减少1.6%。快件运送量减少了4%,利润减少1%。因为小企业有特色服务,其经营状况一般要好于大的物流企业。铁路运价基本保持稳定,而公路运价却一路下滑。


物流业对2004年的前景预测十分谨慎。大多数企业虽然认为运量可以略有增加,但价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利润将继续下降。


另外,瑞士公路堵车现象将影响瑞士的运输服务质量。许多企业认为,堵车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运量增加问题,还有环保和安全等政治考虑。 比如南北通道的定时定量放行方式,不仅对过境运输,同时也影响了国内运输和进、出口运输。德国和奥地利等邻国提高行驶费的做法将进一步压缩物流业已经十分有限的利润空间。由于瑞士不是欧盟成员国,但却是周边欧盟国家交通运输的必经之路,边境检查、运费收取、海关手续等等都可以成为瑞士与欧盟其他矛盾的牺牲品,这无疑更加剧了瑞士物流前景的不确定性。



消费品产业


同整个瑞士经济一样,2003年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停滞或倒退。只有30%的消费品生产企业提高了销售量,28%的企业提高了盈利水平,44%的企业是亏损。保持稳定的有食品和饮料行业,而耐用消费品如家具、服装和家用器具的销售额在下降。由于伊拉克战争、非典以及美元疲软等因素,钟表出口受挫。


由于国际生产商和大的贸易品牌的竞争,大众消费品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为了应对国内外的低价竞争和不断发展瑞士的消费品产业,瑞士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在饱和的欧洲市场,必须生产含金量高的特色产品,以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注重质量标准、青睐新颖款式,看重保证条款和售后服务质量的需求。另一方面,瑞士企业应努力开发正在不断涌现新的具有多种潜力的国际市场。比如,在中国、俄罗斯和东欧,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已作为一种身份的代表受到热烈欢迎。


食品业


近十年来,瑞士家庭支出中,食品和饮料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从原来的18%降到了目前的15%。瑞士的食品企业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明确的名牌战略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变得愈发重要。瑞士的企业试图在国外扩大市场份额,但由于瑞士的食品和饮料比欧盟的平均水平高出36%,出口大众商品丝毫没有竞争力。所以瑞士主要的出口食品是顶级质量和世界公认的特产。


2003年,食品工业的发展很不平衡。炎热的夏季和外国游客的剧减首先冲击了巧克力行业,使得该行业的销售额大幅度减少。同样困难的还有奶制品行业,2003年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额均有所下降。另外国外生产厂家也对这些传统企业造成了强烈的竞争。国外的奶制品生产商正在扩充市场,瑞士奶酪占奶制品出口的90%,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奶酪渐渐失去了国际地位,原来50%的奶酪用于出口,到2003年只有三分之一卖到国外。


瑞士的饮料行业没有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涌进瑞士,瑞士的饮料销售却在不断的提高,瑞士的饮料市场还具有极大的潜力。中期预测,尽管有国际大集团的激烈竞争,瑞士矿泉水和果汁的销售前景十分看好。


瑞士国内市场目前的特点是,一方面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不断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对低热量食品和保健食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瑞士食品和饮料生产厂家对2004年的经营充满信心。特别是在绿色生态和功能食品方面市场的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身体健康,喜欢 既有营养又有利于健康的复合食品。通过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单身家庭的增多,方便食品也极具开发价值,面对需求的增长,供应商也将扩大方便食品的产量。


非食品业


过去一年非食品行业很不景气。经济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压力增加,大大降低了人们购买耐用品的欲望。需求的饱和和外国产品的竞争,迫使瑞士企业不断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


由于竞争的压力,许多瑞士服装企业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在瑞士只保留设计、营销和关键生产。还有许多企业被迫关闭。仅在头半年,服装企业就减少了4%,人员削减了15%。但瑞士许多生产高档服装、著名品牌和需要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在世界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唯一没有受到经济疲软影响的是卫生用品和化妆品。越是经济萧条,人们越需要靓丽打扮,以获得好的工作机会。不仅妇女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男用化妆品销路也很好。名牌化妆品在门槛国家的销量也在不断上升。


2004年非食品行业前景将会明显好转。瑞士的家具、服装、鞋、卫生用品、化妆品以及家用电器等行业的生产厂家不仅对2004年的销售充满信心,投资活动也十分活跃。企业也没有进一步裁员的计划。


钟表


瑞士的钟表以其精确和可靠闻名世界。分布在日内瓦和沙夫豪森一带的768家钟表企业每年生产2800万块表,销售额达100亿瑞郎。其中95%用于出口。50%以上的手表价位在2000瑞郎/块以上。瑞士手表出口金额约占世界手表市场的50%。


主要依靠出口的瑞士钟表业对萧条的世界经济感受最深。除了购买力下降,低靡的旅游业也影响了手表的销售。占瑞士钟表出口14%的香港由于非典也一时受压。2003年头十个月,钟表出口下降了4.5%:其中对欧盟和香港出口下降8%,对日本出口下降7%。长远看,瑞士的高档钟表在门槛国家被当作身份的象征,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2003年头十个月,瑞士钟表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137%,对俄国和东欧的出口分别增加了23%。


预测2004年,钟表业认为销售和利润可能还会略有下降。欧洲经济虽有转机,但对瑞士高档手表的购买还需要时间;美国和日本经济好转,使得钟表市场开始回升。瑞士钟表企业在2004年还将继续减少开支,缩减人员。


面对行业的不景气,钟表企业更加重视费用的管理和机构的精简。为稳定世界市场份额,瑞士钟表企业越来越重视建立目标明确的营销战略和扩大销售网络。但这对于小的独立品牌企业是可望不可及的。在过去几年,一方面,企业合并是这个行业的趋势,另一方面,许多知名的高档消费品品牌进入了钟表行业,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将钟表作为该品牌系列产品之一进行销售。





行业统计


2003瑞士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


瑞士 欧盟 美国 亚洲 其他


医药 5 55 11 9 20


纺织 5 66 5 7 17


钟表 5 30 16 33 16


化工 10 57 7 9 17


机械 25 43 8 9 15


服装 25 45 13 10 7


电子 38 40 7 7 8


塑料 80 16 0.5 1.5 2


食品 85 11 0.5 1.5 2



2003年瑞士各行业产值统计


行业产值 就业人数 人均产值


(亿瑞郎) (万人) (万瑞郎)




银行 440 13 33


批发商 225 22.5 10


建筑 210 30 7.5


健康和社保 210 45 4.5


零售商 190 37 5.2


旅游 130 25.5 5


机械 125 12.5 10


保险 120 7 17


电子 105 10 10


医药 95 3 30


通讯 70 2.7 26


房地产 60 7.5 8


钟表 30 3.1 9.5


文化体育教育 20 10 2


纺织 13 2 6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