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啤酒王国,也是葡萄酒之乡。酒类管理在德国有其特殊性,联邦、各州以及社区依法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旨在扩大国家财税收入、保护消费者切身利益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本文就德国酒类管理所涉立法、管理、生产和税收等问题作一扼要介绍。
一、 德国酒类立法、标准情况
德国是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和联邦州都是立法主体,德国又是欧盟成员国,有义务转换实施欧盟法律法规。其涉及到酒类管理的法律法规名目繁多,来自欧盟、联邦和各州层面的都有。
(一)德国本土法律法规主要有:
★ 《酒精饮料条例》(Alkoholgehaltige Getraenke-
Verordnung,缩写AgeV)
★ 《烈酒专卖法》(Branntweinmonopolgesetz,缩写:
Branntw-MonG)(详细说明见后)。
★ 《烈酒税条例》(Brantweinsteuerverordnung,缩写:BrStV)
★《葡萄酒法》(Weingesetz)
★ 《葡萄酒监控条例》(Wein-Uberwachungsverordnung)
★ 《啤酒纯净法》(Reinheitsgebot)
1516年由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颁布,沿用至今。该法明
确规定只能用麦芽、水、啤酒花及酵母生产啤酒,其它成分(如大米、玉米、淀粉等)一律禁止使用。此法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食品法律文献,也是德国自16世纪以来直到现在还在遵守的啤酒酿制法律,是德国啤酒巅峰品质的保证。
★ 《啤酒税法》(Biersteuergesetz,缩写:BierStG)
★ 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Lebensmittel-und Bedarfsgegen-
Staendegesetz)。
是德国食品安全的核心法律,为食品安全其它法律法规提供了原则和框架。德国酒类产品的安全管理遵照此法执行。
(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均在德国联邦司法部网站www.bmj.de,点击“网上法律库Gesetz imInternet”查阅)。
着重说明一下《烈酒专卖法》。该法历史较长,最早可追溯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后伴随德国历史进程历经多次修改。早在
德国烈酒专卖历史也和德国历史一样几经变迁。专卖法实施头几年正值一战之后德国经济困难时期,通货膨胀加剧。紧接着又陷入二战深渊,一部分产酒地域国土丧失,经济凋敝,解决温饱问题优先于酒类生产,导致酒类生产原材料紧张。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在柏林设立了酒类产品专卖机构,通过实施专卖控制来保障市场烈酒供应和扩大国家财政收入。1945年以后烈酒专卖管理局限于西德部分联邦州,直至
1990年德国统一,专卖法再次修改,BfB 接管当时的东德相关机构,但总部仍留驻奥芬巴赫至今。
(1) 烈酒专卖更多地集中在农业烧酒作坊、水果酒酿酒厂和原材料商。商业酒厂一旦满足了相关法律条件,至
(2) 商业酒厂最迟至2005/2006年经营年度结束后脱离专卖管制。
德国联邦议会于
根据1999年烈酒专卖改革方案,至
2011公历年 54000 hl(百升)
2012公历年 36000 hl
2013 公历年 18000 hl
除执行欧盟第1234/2010号条例外,德国还向欧盟委员会承诺:
·禁止在自由市场为BfB采购酒精;
·通过BfB向在设在欧盟其他成员国或第三国企业出售酒精;
·按照烈酒专卖法第99b条规定,取消对非农业原材料酒精用来生产化妆品的使用限制。
这些措施自
鉴于德国酒精市场绝大部分已经实现自由化,根据欧盟计划,德国至
(二) 欧盟相关法律和条例:
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除本国自制法律法规外,还直接实施或转换实施欧盟相关法律和条例。与酒类管理相关的法律主要有:
★ 第1756/89号《条例》,
通过,对烈性酒的定义、描述和表达作了详细规定。
★ 第178/2002号《条例》(欧盟基本条例,EU-Basis-
verordnung)
★ 670/2003号《酒精市场条例》(Verordnung (EG)
Alkoholmarkt-Grund-VO),该条例2003年4月制定,
至于工业标准,德国没有针对啤酒、葡萄酒或烈性酒出台具体的工业标准,多以欧盟相关规定作为生产和销售标准。
烈性方面,很多技术性规范、生产分类(如朗姆酒、威士忌、伏特加、杜松子酒等)都按照《欧盟第110/2008号条例》(Verordnung(EG)Nr. 110/2008)规定执行。该条例于
葡萄酒方面,同样以欧盟相关规定为主。如《欧盟委员会第772/2010号条例》(Verordnung(EU) Nr.722/2010)。该条例于
啤酒方面,主要遵循德国国内法律(《啤酒纯净法》、《啤酒法》、《啤酒条例》等)。
二、 涉及酒类的国际公约或地区性条约在德执行情况
涉及到酒类的国际公约或地区性公约,只要德国是其签字国或成员国,这些公约就会在德国得到执行,如《联合国禁毒公约》,德国视酒、烟和毒品一样有对人类健康构成伤害危险,对从事高危职业者严禁喝酒、严禁“酒驾”、对青少年实行酒类产品限购(烈酒18周岁以上,啤酒、香槟酒和葡萄酒16周岁以上)等,都属于该公约范畴。德国还立了“毒品事务专员”(Drogenbeauftragte)职位,隶属德国卫生部,负责为喝酒成瘾而需要戒酒提供帮助等事务。
世贸组织相关条约、联合国粮农组织下辖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制定的食品标准等,均被转换成欧盟或德国国内法律法规在德国推行。德国也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www.oiv.int,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Vine and Wine)成员国,该组织确定的分析方法(Methods of Annalysis)、产品界定(Products Definition)、酿酒准则(Oenological Practices)、酿酒规范(Oenological Codex)、竞争标准(Competition Stadnard)和标签标准(Labelling Standard)等在德国被吸收和应用。
三、 酒类管理情况
(一)企业“自我”管理和政府管理相结合
德国把酒类产品归于食品,对其生产、进口、销售等依法实行严格的管理。所谓“管理”,首先是企业或进口商、销售商依照相关法律实行自我管理,进行自查和报告;其次是政府管理。联邦一级宏观主管部门是联邦农业、食品和消费者保护部、财政部和卫生部,主要负责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起草,以国家的名义同外国政府、欧盟或其它国际组织交涉、谈判、签订协议等,具体的管理职能放在州以及下一级政府部门。州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方案,州及州以下一级政府(市、区、县、社区等)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机构履行国家职能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等。酒类生产企业要过几大关,包括税务(到海关总局Hauptzollamt登记);厂房建设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建有防爆设施并采取其它防爆措施;建有污水处理系统等,建成后须经相关部门验收后才能投产。投产后,企业依法履行自我管理职责,保证产品生产设施安全、达到环保条件、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照章纳税。所涉政府部门包括海关总局(负责税务)、环保局(负责环境安全)、地方食品监督机构(质量控制,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由其派出执法人员处理相关事宜,必要的时候可请求警方支持和配合执法。
(二)溯源管理体系
依据欧盟第178/2002号条例建立的食品质量溯源管理体系同样适用于酒类产品。德酒类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有义务自行记录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进货渠道、生产过程和销售对象等信息都必须有记录为证,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成品整个过程都会记录在案,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逐一回溯追查。对于违反法律的生产、销售或进口,根据情节轻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欧盟规定,酒类生产必须附随完整的管理文件。从葡萄或大麦的种植开始一直到酒类饮品最终被消费,其间经过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种植者、葡萄或大麦品种、酿酒商、酿酒年份、储藏地点、储藏时间、流通过程、销售过程等详细资料,均一一记录在附随管理文件中。每一份附随管理文件就该酒类产品的身份证明,管理机构以及消费者可以通过该文件清楚地了解该瓶酒的相关信息。尤其重要的是,附随文件中任何记录异常或程序上的不连续都会被管理机构视为异常情况,从而进行相关调查。目前这种文件大部分都是纸质的,欧盟拟在三到五年内将其电子化,以便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效地管理和查询。
(三)烈酒专卖
德国对烈性酒实行专卖,由联邦烈性酒专卖管理局(BfB)实施管理。BfB是直属于联邦财政部的高级别政府机构,由联邦专卖办公室和农业酒精销售办公室组成。联邦专卖办公室负责执行管理职能和依据联邦烈性酒专卖法制定相关政策。销售办公室负责营销事务,分析盈亏,制作收支平衡报表,提交管理报告。BfB还负责管理分布在慕尼黑、纽伦堡等地的7家加工企业。截至
除了烈酒专卖,BfB还拥有多项管理职能,包括:检定用来测量酒精浓度以确定征税率的仪器,技术检验,调查和查看酿酒厂,以及根据烈性酒税条例,分析评估变性剂和变性剂酒精等。
德国《烈酒专卖法》规定,BfB按酿酒厂生产价格接收由德国目前648家中小型农业“税管酒厂”(意译,德语原文:Verschlussbrennereien)、2.8万家“非税管酒厂”(意译,德语原文:Abfindungsbrennerein)、8家水果联合酿酒厂和大约42.5万户果农(Stoffbesitzer,指果树拥有者)提供的利用土豆、粮食和水果生产出来的酒精,并进行加工和出售。BfB透露,德国目前的酒精总产量约10亿升/年,在专卖体系内生产的约6000万升。
所谓“税管酒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税务部门全程监管的酿酒厂。其蒸馏出的酒精须严格核对产量,酒精储存容器和蒸馏设备均有税务编号铅封。德国酒类专卖系统中的酒精蒸馏过程基本上都在税收监管酒厂完成。
税管酒厂如果拥有蒸馏权(Brennrecht),则可以享受将酒精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给BfB的权利。如果酒厂没有蒸馏权,不影响其经营资格,只是无法享受优惠收购价格。
酒精在税收监管酒厂储存期间免税,在离开酒厂时征税,税率是每升13.03欧元。年产酒精低于
生物酒精(通常用作燃料)也在税收监管酒厂生产,但不属于酒类专卖范围。
所谓“非税管酒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受税务部门监管的酒厂。酒税不是按照实际生产的酒精数量征收,而是按照酒厂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原料种类和数量征收。例如作为酿酒原料的苹果浆,其税务核定出酒率(产出的酒精比例)是3.6%。酒厂申报
由于BfB收购的酒精产品要在市场上与来自欧盟其它国家或欧盟外的同类产品竞争,必须以市场价格销售,而其市场价格往往低于收购价格,为此BfB每年要自联邦预算申请财政补贴来维持运行。2009年,BfB从联邦财政获得的财政补贴为8000万欧元。
每个财年划分为当年
在2008/2009财年,BfB销售酒精总量为5.96亿升。2008年全欧盟酒类产品销量为53.
BfB要与来自欧盟内、外的众多供应商竞争,其中还包括德国本国不受烈性酒专卖管理的酒厂,他们可以完全根据自己意愿决定产量。2009年,BfB获得8000万欧元联邦预算。2008/2009财年营业额为4230万欧元(不包括烈性酒税),而销售、运营和管理成本达到了1.258亿欧元。
鉴于德国酒精市场绝大部分已经实现自由化,根据欧盟计划,德国至
(四)酒类行业协会
涉及酒类生产、进口和销售的行业协会不少,主要有:
1. 德国联邦酒业与进口商协会(BSI,Bundesverband der
Deutschen Spirituosen-industrie und –Importeure e.V.,www.bsi-bonn.de )。
BSI成立于
-酒类管理和健康政策制定和执行;
-职业培训;
-运营技术;
-欧盟法律法规;
-食品法;
-物流和运输法;
-市场分析问题;
-公共关系;
-统计和分析;
-税法;
-环境保护;
-含酒精饮料广告;
-广告法等。
BSI旗下有40家会员企业,以加工和/或灌装、和/或进口、经销酒类产品为主业,年均销量至少在
BSI还和众多的国内和欧盟的机构和协会合作,比如“酒业保护协会”(主要是广告法议题方面)、“德国食品工业联合会”(BVE,主要在环保、外贸、展会、物流、广告法等领域)、“食品法和食品受众联合会”(BLL,有关食品法和食品技术问题)、“德国广告业联合总会”(ZAW,有关广告法和广告政策问题)、“德国商标协会”(商标保护和市场分析)等。
2. 德国联邦葡萄酒烈酒国际协会(BSWI,Bundesverband Wein und Spirituosen International,www.wein-spirituosen-verband.
de)。
BSWI成立于1948年4月,当时称为“葡萄酒烈酒进口贸易联合会”。该协会目前有47家会员企业,以从事葡萄酒和烈酒进口业务为主。协会的目的是在国内和国际层面维护会员企业的商业利益,为其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3. 烈酒工业保护协会(Schutzverband der Spirituosen- Industrie e.V., www.schutzverband.biz)
该协会由知名烈酒生产商和进口商以及烈酒行业协会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在国内和欧盟层面代表企业利益和立法机构进行协商和交涉、为烈酒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提供法律帮助、协调各方利益、进行市场观察、提供消费者保护等。
四、 酒类产销情况
德国信用合作银行体系(Volksbanken Raiffeisenbanken)发布的行业报告特刊指出,受人口变化(总量减少)和消费习惯(对酒品消费需求下降)以及经济大环境(经济危机)影响,加上行业竞争加剧,德国酒类生产呈下滑趋势。
啤酒方面,许多酒厂早在经济危机爆发前就已陷入窘境: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由于竞争激烈,尽管原材料、能源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仍不能提高售价。2008年的统计显示,啤酒生产业效益还与其厂家规模有关。大型啤酒厂(250名员工或以上)在原材料采购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效益明显好于小型厂家,小型啤酒厂生产每百升啤酒需要的人工是大型厂的10倍。总体而言,如果说2008年企业2.2%的经营业绩水平(2007年为3.1%尚可称得上“满意”的话,2009年、2010年就只能用“及格”来形容了,2011年赢利情况预计因原材料、能源成本走高和其它诸因素影响而更糟糕。
烈酒方面,近几年发展形势较好,08年赢利6.4%(07年为7%)。由于过去几年营业额大幅下降遗留后患,2010年行业业绩表现差强人意。预计今年销售额停滞,但赢利下滑。
香槟酒方面,长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制约。生产厂家提价维持行业较好局面,今年仍能保持同等水平。
根据德国伊福经济经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德国部分酒类产品
生产行业企业数和营业额情况如下:
生产 行业 |
企业数 2009 |
从业 人数 2009 |
国内营业额 (百万€) 09 同比% |
国外营业额 (百万€) 09 同比% |
营业总计 (百万€) 09 同比% |
营业额 10 同比% |
啤酒 |
282 |
28,412 |
7,232 -4.1 |
622 1.0 |
7,855 -3.7 |
-0.6 |
烈酒 |
50 |
3,055 |
2,316 -8.4 |
311 -1.3 |
2627 -7.6 |
-1.9 |
香槟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不详 |
不详 不详 |
767 12.0 |
7.2 |
说明:2009年企业系指20人或以上企业;2010年企业系指50人或以上企业;2010年产值为1至11月数据,香槟酒10年营业额增幅7.2%系1至9月数据。
德国市场酒品供应基本以自产为主,进出口辅以平衡,进出口市场以欧盟为核心。
德国各种酒产品生产和进出口情况(2009年,单位:百万瓶)
酒品类别 |
生产量 |
出口量 |
进口量 |
市场供应总量 |
啤酒( |
19616 |
2783 |
1138 |
17971 |
烈酒 |
519 |
212 |
405 |
712 |
葡萄酒( |
1243 |
429 |
1689 |
2503 |
香槟酒( |
370 |
25 |
78 |
423 |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系初步统计数据。
2009年,德国从欧盟国家进口酒类产品占其进口总量的65.1%,其中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占其从欧洲国家进口的24.2%(08年为24.3%,下同)、23.2%(24.5%)和20.5%(19.7%)。当年德国对欧洲国家进口酒类产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57.7%,对欧洲国家出口份额有所分散,英国为20.3%(08年为14.8%,下同),其次是荷兰16.5%(16.9%)、比利时11%(10.9%)、法国10.7%(11.6%)、奥地利8.4%(9.6%)、丹麦7%(9.4%)。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1-6月德国进口葡萄酒情况如下:
国别 |
量(升) |
同比 |
价值(1000€) |
同比 | ||
|
2010.1-6 |
2009.1-6 |
|
2010.1-6 |
2009.1-6 |
|
法国 |
109,452,422 |
101,811,540 |
7.5 |
183,161 |
183,369 |
-0.1 |
意大利 |
259,457,623 |
255,047,106 |
1.7 |
271,182 |
269,485 |
0.6 |
西班牙 |
103,973,150 |
99,599,317 |
6.4 |
101,099 |
97,966 |
3.2 |
阿根廷 |
2,028,512 |
3,164,936 |
-35.9 |
3,603 |
5,636 |
-36.1 |
澳大利亚 |
20,997,819 |
19,403,427 |
8.2 |
25,999 |
25,205 |
3.2 |
保加利亚 |
517,351 |
748,837 |
-30.9 |
526 |
742 |
-29.1 |
智利 |
28,007,256 |
27,110,380 |
3.3 |
29,079 |
32,178 |
-9.6 |
丹麦 |
1,970,274 |
5,118,605 |
0.0 |
2,542 |
4,898 |
0.0 |
希腊 |
4,957,003 |
5,107,072 |
-2.9 |
8,424 |
8,260 |
2.0 |
英国 |
2,127 |
1,385,605 |
0.0 |
24 |
1,191 |
0.0 |
科索沃 |
688,180 |
520,550 |
32.2 |
370 |
278 |
33.1 |
克罗地亚 |
222,045 |
314,129 |
-29.3 |
710 |
987 |
-28.1 |
马其顿 |
26,222,116 |
37,697,957 |
-30.4 |
11,125 |
17,866 |
-37.7 |
摩尔多瓦 |
507,635 |
286,148 |
77.4 |
837 |
490 |
70.8 |
新西兰 |
743,237 |
314,997 |
136.0 |
2,464 |
1,528 |
61.3 |
奥地利 |
20,639,684 |
19,561,078 |
5.8 |
26,945 |
23,685 |
13.8 |
葡萄牙 |
8,205,361 |
6,.413,700 |
27.9 |
10,305 |
9,294 |
10.9 |
罗马尼亚 |
1,699,682 |
2,523,308 |
-32.6 |
1,231 |
1,711 |
-28.1 |
瑞士 |
134,850 |
372,027 |
-63.8 |
956 |
1,684 |
-43.2 |
波黑 |
121,067 |
225,323 |
-46.3 |
173 |
231 |
-25.1 |
南非 |
36,266,112 |
34,130,140 |
6.3 |
40,640 |
32,754 |
24.1 |
土耳其 |
265,438 |
423,033 |
-37.3 |
371 |
666 |
-44.3 |
突尼斯 |
57 |
726,025 |
0.0 |
0 |
353 |
-100 |
匈牙利 |
9,432,703 |
9,092,700 |
3.7 |
6,699 |
6,466 |
3.6 |
美国 |
22,749,805 |
22,272,163 |
2.1 |
32,094 |
26,014 |
23.4 |
塞浦路斯 |
207,646 |
303,860 |
2.1 |
100 |
150 |
23.4 |
其它国家 |
897,418 |
3,049,781 |
-70.6 |
2,087 |
4,013 |
-48.0 |
总计 |
622,420,573 |
656,723,744 |
0.9 |
762,746 |
757,101 |
0.7 |
其他酒类产品如下:
酒名 |
量(hl) |
上年同期 |
同比(%) |
价值(1000€) |
上年同期 |
同比(%) |
威士忌(whsky)合计 |
101,712 |
93,085 |
9.3 |
107,636 |
104,062 |
3.4 |
苏格兰威士忌 |
49,545 |
54,094 |
-8.4 |
44,982 |
63,601 |
-29.3 |
Scotsch Whisky singel |
8,251 |
|
|
22,164 |
|
|
波旁酒(Bourbon) |
28,593 |
21,614 |
32.3 |
14,978 |
13989 |
7.1 |
其他从美国进口 |
9,258 |
9,079 |
2.0 |
17,094 |
16,923 |
1.0 |
爱尔兰威士忌(Irsh) |
4,004 |
4,438 |
-9.8 |
7,119 |
7,227 |
-1.5 |
其它 |
2,061 |
3,860 |
-46.6 |
1,299 |
2,322 |
-44.1 |
白兰地 总计 |
82,369 |
75,539 |
9.0 |
73,323 |
54,085 |
35.6 |
干邑(Cognac) |
10,006 |
7,041 |
42.1 |
37,456 |
23,171 |
61.7 |
雅文邑(Armagnac) |
350 |
339 |
3.2 |
841 |
655 |
28.4 |
赫雷斯(Brandy de Jerez) |
4,556 |
3,306 |
37.8 |
5,417 |
3,461 |
56.5 |
格拉帕酒(Grappa) |
10,357 |
8,931 |
16.0 |
10,133 |
8,390 |
20.8 |
葡萄制成烈酒 |
57,100 |
55,922 |
2.1 |
19,476 |
18,408 |
5.8 |
水果酒 总计 |
24,329 |
21,011 |
15.8 |
23,335 |
19,648 |
18.5 |
李子、梨子、樱桃酒 |
19,467 |
17,520 |
11.1 |
16,178 |
13,993 |
15.6 |
苹果白兰地(Calvados |
436 |
390 |
11.8 |
938 |
753 |
24.6 |
其它水果酒 |
4,426 |
3,101 |
42.7 |
6,219 |
4,398 |
25.9 |
朗姆酒(Rum),亚力酒(Arrak).Taffia |
113,497 |
119,083 |
-4.3 |
82,101 |
90,824 |
-9.6 |
45度以下伏特加 |
51,506 |
48,871 |
5.4 |
36,302 |
38,344 |
-5.3 |
45度以上伏特加 |
2,641 |
1,840 |
43.5 |
1,007 |
595 |
69.2 |
希腊茴香酒(Ouzo) |
26,912 |
27,480 |
-2.1 |
12,128 |
10,377 |
16.9 |
杜松子酒(Gin) |
13,841 |
9,047 |
53.0 |
9,370 |
6,975 |
34.3 |
琴酒(Genever) |
415 |
559 |
-25.8 |
271 |
284 |
-4.6 |
特奇拉酒(Tequila) |
11,884 |
9,740 |
22.0 |
4,570 |
4,331 |
5.5 |
其它烈性酒 |
5,916 |
8,865 |
-33.3 |
7,029 |
10,238 |
-33.1 |
利口酒(Lik?re) |
67,446 |
61,353 |
9.9 |
100,475 |
85,649 |
17.3 |
其它酒类 |
11,601 |
12,056 |
-3.8 |
17,885 |
15,299 |
16.9 |
总计 |
514,519 |
488,529 |
5.3 |
475,432 |
440,747 |
7.9 |
原白兰地 |
2,403 |
2,377 |
1.1 |
361 |
306 |
18.0 |
乙醇(变性) |
521,490 |
441,093 |
18.2 |
30,747 |
25,836 |
19.0 |
80%起乙醇(未变性) |
5,298,911 |
4,645,827 |
14.1 |
260,407 |
227,386 |
14.5 |
至80%烧酒(未变性) |
1,561 |
1,132 |
37.9 |
115 |
98 |
17.3 |
五、 酒类税收情况
酒的税别在德国主要包括酒(精)税、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其中酒税按+
2008年,德国人均酒产品消耗与创税情况如下:
酒类 |
人均消耗(升) |
创税收入(百万欧元) |
葡萄酒 |
20.7 |
0 |
香槟酒 |
3.9 |
429.6 |
啤酒 |
111.1 |
739.5 |
烈酒 |
5.5 |
2125.9 |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伊福经济研究所
酒税的征收由各地海关总局负责。海关根据酒厂产品流量表显示的数据征税。
德国酒税收入情况(单位:百万欧元)
年份 |
烈酒税 |
啤酒税 |
香槟酒税 |
半成品 |
消费税 |
2005 |
2141.9 |
777.2 |
424.3 |
27.2 |
9.6 |
2006 |
2160.3 |
779.5 |
420.8 |
26.4 |
6 |
2007 |
1958.7 |
756.8 |
371.4 |
25.5 |
2.8 |
2008 |
2125.9 |
739.5 |
429.6 |
27.1 |
2.7 |
2009 |
2100.9 |
729.6 |
445.9 |
25.7 |
2.2 |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财政部,消费税(Alkoposteuer)指针对青少年饮酒保护所设税种,由制造商缴纳。
德国(欧盟)税务方面的法律规定,酒精类饮品的批发流通
只能在经过批准的保税仓库之间进行,保税仓库必须符合一系列准入条件,进到相应的附随义务。酿酒商、分销商、进口商均可以向海关总局申请保税仓库许可证,保税仓库不一定是一个实质意义的仓库,酿酒的酒窖也可以成为保税仓库,只要该酒窖履行了保税仓库的职能。作为保税仓库的经营者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酒运出仓库用于消费时,除非其能够保证消费税已经缴纳或明确说明由谁缴纳,否则经营者必须缴纳消费税;(2)检查并及时向海关总局报告异常情况;(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仓库内保税物品的安全,当仓储。运输过程中遇到损失时保证不影响缴纳消费税,除非能说出合理的原因并经海关总局批准;(4)及时准确地完成一切有关附随文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