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7月1日消息,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敦促中国加速改革其国家主导的金融部门,并警告称若不能成功解决该问题可能终结经济“三十年来出色的表现”。
世行在该报告中做出罕见直率的评价,指出减少“国家对银行和金融部门的主导和扭曲”至关重要,必须成功解决投资无效、负债过度和对影子银行监管不力等问题。
世行认为,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政府仍保持着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高度控制权,拥有商业银行65%的资产,实际有效控制着将近95%的银行资产。政府同时扮演着银行所有者、监管者和客户三种角色。
报告认为,中国金融体系仍旧“不平衡、受压制、运行成本高且潜在不稳定”。产能过剩、许多经济领域负债增加、陷入债务困境迹象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进行彻底改革的紧迫性。若不解决这些问题,三十年来表现出色的经济轨迹可能发生偏转。
世行资深经济学家、该报告首席作者司克礼指出,如果中国不能转型为更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这种扭曲状况或将恶化。此外,他还就中国股市过山车大幅调整的潜在危险提出警告,指出资产价格调整是经济增长前景的风险之一,大幅波动或调整可能会伤及消费。
世行表示,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1%,2016年为7.0%,2017年为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