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三点钟报》2014年9月3日报道,经过连续三年排名下跌后,智利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由上年度的第34位提升到第33位。
该排行榜基于3大项指标和12个指数对世界144个经济体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包括基本要求(政府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初级教育和卫生),效率(高等教育、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发展、技术、市场规模)和成熟度与创新(商业成熟度和创新)。
在12个指数中,智利有5个指数排名提前,2个指数保持未变,5个排名后移,其中表现较好的方面是金融发展(第19位)、宏观经济环境(第22位)和政府机构服务质量(第28位);最薄弱的方面的是劳动力市场(第50位)、商业成熟度(第55位)和初级教育和卫生(第70位)。智利在全球排名最好的指数是通货膨胀(第1位)和警察服务可信度(第4位);排名最差的指数是解聘成本(第120位)和市场集中程度(第133位)。
在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方面,智利从上年度第31位升至第15位,在劳动激励方面从上年度的第16位降至第28位。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认为,教育质量和创新水平是智利的传统弱项,特别是数学和科学科目的教育质量较差,使企业难以招聘到高质量人才,影响了企业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尽管本年度排名智利仍位居拉美地区榜首,但与2004-2005年度排名相比,仍落后了11位,当年智利曾位居全球第22位。
排行榜中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瑞士、新加坡、美国、芬兰、德国、日本、中国香港、荷兰、英国和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