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招商引资网
神秘莫测的“石钟文化”
来源:江西招商网    浏览:

石钟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早在1996年底,石钟山就和庐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专家桑塞尔在考察石钟山时,曾无比兴奋地说:“自然和文化在这座小山上结合得非常完美。”翻开石钟山历史文化长卷,从内容上分,有美妙绝伦的钟文化,有恢弘壮丽的战争文化,还有独具匠心的建筑文化等。从形式上分,有流传千古的华章,有众口传诵的诗篇,还有文化奇葩、艺术瑰宝碑刻、石刻和楹联等。石钟山文化博大精深,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石钟山为什么以钟定名呢?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饶有兴味地争论的焦点。石钟山之名最早见于东汉桑钦所著《水经》。《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道元、李渤、苏轼等都主张以声定名,但由于考察的方式方法不同,前人总不免被后人讥笑。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代江州刺史李渤来石钟山,“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认定石钟山之石,声音有“铜铁之异”,因而得名。苏东坡月夜泛舟石钟山绝壁之下,一篇《石钟山记》,敢“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清代曾国藩、彭玉麟等主张石钟山以形定名。曾、彭“亲历其境,身经目睹”,得出的结论是,石钟山“全山皆空,如钟覆地”。他们又笑苏东坡“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今人博采前人之议,认为石钟山既有钟之形,且有钟之声,又成一家之言。但这千古悬疑还是留与后人细细评说。 

跨入新世纪以来,石钟山高唱钟文化,齐奏和谐曲。石钟山大门是浓墨重彩的钟文化新作。古朴庄重,气势雄伟。步入山门,眼前赫然显现一片石林。石林前新塑了一尊苏轼石像。苏轼《石钟山记》是石钟山钟文化的奠基石,石钟山钟文化大厦就是在这块坚实的基石上拔地而起。石林之上,有亭翼然,乃石钟亭。置有钟之声的奇石于亭中央,让游人亲手敲一敲,聆听不同凡响的“函胡”、“清越”之音。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石钟山就有人类穴居。至秦汉时期,山上出现了砖瓦建筑。唐代以后,山上建筑的名称始载入地方文献。从唐初至清咸丰七年,石钟山曾有著名古建筑50余处。因历史上战事频繁,屡建屡废,几无幸存。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建筑群,主要是清咸丰八年以后,由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等主持重新修建。像昭忠祠还是曾国藩奏请咸丰帝,钦命兴建的。石钟山的建筑古朴典雅,布局严谨而又极富于变化,明显地体现了清代中晚期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楼台亭塔,榭轩阁舫,祠庙禅林,别墅曲廊,“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一步一景,处处通幽。更有“云根”云常起,天河水长流。古人刻碑称石钟山为“小蓬莱”,一点也不夸张。 

昭忠祠是石钟山的主体建筑,面对江湖,视野开阔。祠右侧建报慈禅林,是彭玉麟为太夫人祭祀、祈福的地方。彭玉麟访得翁方纲书苏东坡《石钟山记》墨拓,特请人刻石留存。祠左侧建浣香别墅,是彭玉麟等当时的住处。别墅分前后两栋,前为听涛眺雨轩,后为芸芍斋。其间是一个小庭院,院四壁镶嵌着魏征、苏轼、黄庭坚、贺寿慈、郑板桥、彭玉麟等历代名人的珍贵碑刻,还有从民间收集的百寿图碑刻。 

船厅建于临湖百尺危崖之上,形状如同战船。彭玉麟是湘军水师将领,历经数年生死苦战,才从太平军手中夺取石钟山。 

梅花厅建于石钟山最高处,也称“六十本梅花寄舫”,又称“卧雪吟香之馆”。周围遍栽梅花树,腊雪飘飘之时,白雪红梅映衬高楼,景色十分壮观。 

天河起自太平楼前,至桃花洞口止,长约50余米,半绕梅花厅。从太平楼往梅花厅,有天河桥勾连。桥上观鱼,颇有情趣。水中奇石突兀,景致独特。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