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补硒与健康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然而硒元素在地球的表面分布极不均匀,全世界约有 72%的土壤缺硒,造成大多数人群体内缺硒,免疫力低下,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我国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理事长于若木提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我们应该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特别是注意老年人的补硒工作,当务之急做好的两件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高硒产品,大规模推广富硒产品” 。中国医学营养研究所所长葛可佑指出;目前我国人均硒摄入量应为每日 50-200微克,如人体每日摄入量长期低于50微克,将诱发癌症、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因此科学补硒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
防癌、抗癌: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科学界也认识到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
增强免疫力 :
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防止糖尿病 :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防止白内障:
硒可保护视网膜,增强玻璃体的光洁度,提高视力,有防止白内障的作用。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硒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造成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压升高、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速度变慢,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然而科学补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关节炎:
缺硒是克山病、大骨节病、两种地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补硒能防止骨髓端病变,促进修复,而在蛋白质合成中促进二硫键对抗金属元素解毒。对这两种地方性疾病和关节炎患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抗重金属元素解毒、排毒:
硒与金属的结合力很强,能抵抗鎘对肾、生殖腺和中枢神经的毒害。硒与体内的汞、锡、鉈、铅等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而解毒、排毒。
防治肝病、保护肝脏:
国际营养组织确认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主要依据是来自我国采用硒预防克山病的卓越成就。中国医学科学院 于树玉 教授自1979年开始,历经16年研究表明,肝癌高发区的主粮居民血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在13万居民中进行预防实验证实,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族史者发病率下降50%,亦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癌,还能阻抗人群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体外实验亦证明,补硒可阻断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其机理是硒能降解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T—2毒素)的毒性,使其从有害毒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
硒在防治克山病、大骨节方面的成就已被国际公认,硒在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关注;硒在防辐射、抗衰老,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促进健康生殖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早已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