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区招商引资网
就读研究生的意义(4)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回望研究生这三年

今天,看着大群的参加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师兄师弟们前来参加研究生复试,真的有一种时光荏苒的感觉,仿佛自己刚刚参加完研究生复试,可是,三年却已经悄然而逝。

回望我的研究生三年,有喜悦,亦有失落。

我庆幸,自己的研究生学习中,遇到了一位好导师、我也一直认为,导师对我的帮助是决定性的。在200411月份,我们选择硕士研究生导师,最终,我和唐老师结缘,成为了唐老师所带的第一个男生。唐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期望也很高,而我也总是尽力使自己做得更好。老师经常对我进行心理素质上的教育,希望我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心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三年来,我生活的很好,老师对我心里的辅导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而这是一般的研究生导师所没有做到的。在学术研究方面,老师虽然对我严格要求,但是,却给予了我最大的宽容和最大的宽松,我一直按照我喜欢的研究方向进行,尽管有时候这样的方向和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差异。老师总是对我所写出的文章提出不少的修改意见,甚至为了理解我所写的文章,开始学习一些新的知识。老师的这种精神深深的影响了我,我想,我会终身铭记唐老师的再造之恩。

专业研究取得了一点成绩。在研究生三年中,我从和唐老师结缘的那天起,就开始不断的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唐老师给我带到了学术的殿堂,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做短暂的停留。我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广泛阅读专业文献,不断缩小自己的研究范围,使得自己对其中几个方向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后来开始写一些理论文章,请唐老师为我把关和提出修改意见,我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生一年级,我连续发表了不少理论文章,在班级总体中,处于比较合理的位置,得到了不少的夸奖和赞誉。可以说,这些理论写作为日后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增加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砝码。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唐老师对我文章帮助很多,但是,除了开始的时候,老师把自己的名字作为第二作者外,就坚决拒绝署上自己的名字,老师说,这是你自己的成果,作为单独作者对你自己将来会有帮助的。就这一点,导师和别的很多老师就区别开来,老师的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太多的导师们学习。在这里,说一声:唐老师,谢谢。

在最终的就业中,找到了自己认为合理的、满意的位置。从过完2006年的国庆节开始,我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找工作之中,为此,我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网上投递简历,刚开始的时候,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很少有什么回复,一切都石沉大海。不知道自己投递了多少简历,开始不断的有单位电话通知我面试或笔试,可是,所有的结果还是令人失望的,一般都是在笔试之后就被鄙视,那一段心情还真的有点郁闷。在宿舍,我有一个说法,就是我成了我们宿舍面试成功率最低的人,整天的忙忙碌碌和西装革履,换来的还只是一声叹息。转机出现在12月份,随着中国农业银行的招聘,我逐步一轮轮的通过了测试,最终在12月份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offer,我的就业战争和一般同学相比提前结束,这真的是比较幸运的,我自己到现在也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什么地方超越了别人。不过,这个结果的获得,是我可以抬起头来,生活的更好。

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本身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人,从小都在农村的土地上长大,视野狭窄,见识较少,不过,随着我上大学尤其是研究生,我极大的改变了我的性格,成了一个介于外向和内向之间的人,这对我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了。在研究生阶段,我参加了不少的社会实习活动,比如参加了不少大型国有企业的年度审计、税务审计工作,大大提高了自己认识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对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物,可以坦然接受和面对;还独立的跑不少省份进行评估,自己找宾馆,自己买机票、自己乘飞机、自己找政府部门解决问题、自己和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在以前真的是无法想像的。同时,我也成了我们家第一个坐飞机的人,甚至有一天乘坐几次飞机的时候,谢谢上天给予了我这么多,我会永远对生活心怀感激。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在我和中国农业银行签约的那一天晚上,我便开始了一段值得我珍视一生的感情,我见到了慧慧,一个善良、聪明、可爱、体贴、漂亮的女孩子,我开始不知道,她经历了很多不应该由她承受的,她心里有苦,我却希望,自己可以使她快乐起来。我们的交往很顺利,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快乐,我们经常周末一起去玩,一起体味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虽然,我们之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我却可以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很晚去她们家去解释一些事情。现在,我们关系很好,我十分喜欢她,也希望自己可以带给她快乐和幸福,她常说:快乐常相依,幸福长相伴。我想是的,慧慧,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明天,我有信心。

有收获,亦有挫折。

最大的失败就是学业上取得成绩不足,尤其是花费比较大力气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没有结果,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继续学习了。另外,还有一个不确定性就是毕业答辩,虽然自己认为准备的不错,但是,还必须经受这样的考验。希望自己研究生最后一件事情可以圆满。

回望研究生这三年,站在终点看起点,心中感慨量多。

 

我的研一:失与得

按时完成第一项任务,可喜可贺!

我的研一:失与得

奉命梳理这一年来的得失,其实像我这样按部就班的学生又怎么会有那么巨大的得失差别呢?不过趁机梳理一下,也是大有好处的。

一、这一年我失去的

说实话像我这样所求不多,且所有的除了书就是几件别人穿不下的衣服之外还真的没有什么物事,更遑论失去了的东西了。再细想想,还真的有几样东西离我远去了,其中有一些东西是再也回不来了。

1.几百个日夜(再也回不来了)

2.一些头发(本人狂掉头发)

3.几斤肥肉(希望不要再长回来了)

4.一些浮躁

5.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也许还有一些其它东西,但是也许我不认为这样的失去有任何意义,或者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在此无法赘述。

二、这一年我没有失去的

没有失去的其实也可以说是我得到的一部分,不过在此分列出来:

1.简单的生活

2.原初的梦想

3.深厚的友谊

4.充沛的情感

5.美好的回忆

归结起来一句话,那就是我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并没有因为重复的日常生活而失去。

三、这一年我得到的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应该得到了很多东西,下面肯定列不全,只选择现在想得出来的说:

1.两寸头发

2.一份助研兼职(学志编辑)

3.一个网络日记本4.一只网络宠物

5.结识新的朋友(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的)

6.更多专业知识

7.更多的责任感

此处所提到的责任感主要是从家中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感而发的,觉得自己应当承担更多责任的,真的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感激所有帮助过使我得到了我现在拥有的东西的人们!

四、这一年我没有得到的

呵呵,写到这里,禁不住想再对照一下读研之前曾经的设想,这一年我曾经以为我可能会得到(或者纯粹只是想想而已),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付诸行动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获得的东西,这可以成为我继续的憧憬:

1.依旧单身(这何尝不是我的骄傲与幸福?)

2.想去一个地方旅游(等我赚了钱)

3.自食其力(还是家人资助,唉……)

4.更有勇气、更像个大人

希望到了下一年的这个时候,回首过去,我依然骄傲我仍然保有我珍视的、获得我企盼的。

 

Chapter2

ResearchofPG

读研究生应该重视的一些问题1

、研究生是培养独立进行科研能力的过程:

A既然是个过程,这过程就会有千万种可能,有的人幸运,很快做出了结果,有些人心气很高,但却做不出东西,有些人做的不顺还逃避,有的人死心踏地认真的去听导师的一步一步指导,有的人遇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我觉得做实验时做的不顺的时候,不能逃避,要停下来分析问题,查文献,再进行设计,最后解决问题,我相信经理过挫折然后成功的研究生将会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而一直很顺的未必能是优秀的科研人员、

B既然是过程,就要享受这个过程,无乱酸甜苦辣,自然我们选择了读化学这条路,就是要艰苦的、就是和各种危险相伴的,但只要仔细,认真,做大大胆心细,还是相当安全的、

C既然是过程,你又不是这个过程中唯一的人,你就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舒心的研究氛围,做到大度,大气,你这次帮助了别人,别人下次会帮助你的、况且在一个舒心的氛围中工作,你会觉得轻松很多、要认真处理好你和导师的关系,你和同小组成员的关系,你和同学,其他老师的关系、只要你勤奋工作,大度,乐于助人,你就能搞好一切关系、勤奋的人总能赢得大家的尊重,而聪明的人未必如此、

2、很不幸研究生还是追求结果的、

很多时候,勤奋工作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不进行任何分析,不学习文献,不学习综述文章,不学习别人做科研的思路,是很难得到很好的结果的,目前很多学生,还有很多导师,没有看文献的习惯,看文献也只是看文献,没有任何的分析和思考,无论别人做的课题和你相近与否,你在看的时候最后能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根据你的知识,看看别人的结论正确不,机理合理不?你怎么去验证该机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次基础上,该课题还可以做什么,因为养成了这习惯,你很容易把课题做大、

3、科研中的跟风问题、

中国人跟风是很厉害的,自己独立开创研究课题的能力差很多,我并不反对跟风,但我更想说的是,在跟的同时最好能利用化学的最基本知识去深入一些的想,那样你在做的时候抱着这观点,你肯定可以做的更好,很可能过几年这课题成为了你的重要的方向,切忌别人做1,你还跟着做1,仔细想一下去做3,那你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专家,最后成了别人跟你做、

4、不要有任何依赖心理,读研究生是自己的选择,所以,你要自己有主动性,才能学得更好、才能觉得研究充满乐趣、

最后千万别造假!科学就是科学!

愿大家都能做的很好,把我国的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搞研究须知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PS、研究生:除了研究,还有生活

 

马上研三了,谈点做科研的心得

马上就要研三了,实验就要结束了,就要毕业了,两年的时光也有几点心得,不敢独享,写出来共勉。

1,勤奋,老板说过,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时间地投入,就我们这大众化的头脑,不要幻想奇迹会在没有努力的时候出现,都是在很多次努力后才可能出现,don'tsleepaslongasyouwantto!

2,笔记,不要小看你的实验笔记,最好按日期记,不要太节省,有了时间的顺序才好查询,我就很吃亏了,呵呵,为戒!!!!!!!

3,药品和测试,不要浪费老板的钱,『谁也不会故意去浪费,我说的是不故意也不行』,每个人都不傻,你的老板也不例外,老板发现你不出东西只出钱的时候,事情就不好办了。好自为之

4,实验,不要只开一个实验,要同时开两到三个实验,但也不能太多,多了你忙不过来,最多三个,因为,即使很顺利的实验也有不好预料的时候,只有一个实验的话,你结果郁闷了,实验就不好进行了,。但要是有两个实验的话,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要不相信你的能力,你能行的。

5,老板,不要怕你的老板,他也是人,多交流,老板就是再差,也会有很多你需要学习的地方,你的任务不是抱怨你的老板,是像海绵一样,去吸取更多的能力,经验

6,关系,师弟师妹们以后再科研的道路上都会对你有很多帮助,不要用他们像支使店小二一样,人都有自尊心,还是那句话,人都不傻,智商都差不多。和师姐师兄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呵呵

7,最重要的,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女朋友(男朋友),她会帮你很多,这些不是用言语表达的。

 

我的科研心得

我是学化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同时做一些纳米材料的摩擦学以及催化性质的研究!

进实验室已经快半年了,个人感觉研究生要做好科研应该注意一下一些方面:

1、在做试验之前,文献调研是最重要的,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前要先看很多相关的文献,对于文献最好看外文的文献,对于国内的文献可以看一些CNKI数据库里面科学院主办的一些杂志,其他杂志的参考意义不大,说不定还会产生负面效果!

2、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讨论交流部分,在看了很多文献之后,要多与自己相关研究方法的人交流,因为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理解和想法,同时还要注重和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人讨论,因为现在的研究在交叉学科点上更容易出成果和论文,要注重学科和方向的交流,这样有利于newideal的产生!

3、在做好以上步骤之后,接下来就是试验部分了,试验之前你可以有无数的想法和思路,但是实验之中必须做到只有一个思路和想法,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出现的任何现象,不要放过任何细节部分!

4、实验结束后就是试验结果的分析,对于试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一些奇怪的现象)要在多方查证后给出解释,不能想当然的给出你自己的结论,草率的决定会让你错过发现新的东西的机会。在我们实验室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情况,等之后看到别人根据同样的试验现象分析的文章发表后,感觉是不好受的!

 

我的一点科研体会

经历了做论文,主要得出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选题,选题选得好,以后就容易出成果,选题就是我们努力的大方向,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选题呢?首先要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重要的是还存在哪些问题或缺陷,其实做科研就是见缝插针,如果非常完善的东西是很难做出新成果的。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分析判断,就会有了课题的方向。

二是实验设计和实施。课题选好后,要分析如何完成它。这就要在战术上重视它,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数学方法来辅助你的设计,力求设计完善。当然,随着实验的进展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出现问题之后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不断改进。

三是结果分析。有了实验结果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但对于分析也很重要,对分析也要下工夫,分析才显示出你学术水平的高低。这个过程也要看书、看文献,再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然后才能总结出好的结果。

四是总结。也就是出成果的时刻了。一般需要写文章或小结什么的,这时也要看相关问题的文献和书,看看人家是怎么总结和分析的,主要是找到自己下笔的完整的思路。一般来说要先构思整体思路,那样容易一气哈成。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夜,以为这就是科研了。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只能用“沮丧”来形容。我开始置疑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感觉有种习惯的力量在束缚着我。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奉命行事,习惯于忙忙碌碌。我根本不是什么研究生,只不过是一个廉价而又勤奋的技术员罢了。后来看到周围的研究生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我又惊讶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于是我决定把科研中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借此逼近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希望这些经验在经历千锤百炼之后成为研究生群体的积累,使后来人可以借鉴,少走弯路,直达问题的实质。

要感谢丁香园,在这里我才能思考得深入。

是为序。

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

效率为先。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

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

liangice

你讲的好对。我觉得虽然我的课题作的并不尽善尽美,但我还是学到了许多。你讲的我很同意,我还想补充两点,为了凑齐科研的条件,到处求助,我不得不改善内向的性格。另外,我觉得自己变的很坚强。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csust

查、看文献70%,做实验30

dqyxie

我的课题是自己找得,从临床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再翻阅文献。虽然到目前,这方面的论文国外已逐步发表,但当时没有(1年前)。确认题目之前,我并没有翻阅很多文献,我翻阅文献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是否有人已做过。我的体会是科研应紧密结合临床,我是临床医生,故有此感觉

huitu_2000

与做科研一样,做临床也需要有计划和不能心浮气躁,但凡是做学问总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我现在在针灸临床实习,更是要从起针的基本做起,天下学问大概如此

taotao

讲的太好了,我想加上我的一点体会:

当你的老板对你的实验的细节不太清楚或者你的老板在你的实验领域方面并不真正在行时,你特别要注意:当实验不顺时,没有预先期望的结果时,先不要过多去重复实验,特别是老板对你说:“要反复重复,多作!“,这时第一是先抠实验细节,特别是文献中一些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或关键步骤,第二是对实验结果用不同的方法去证明,因为有时是已经有了预期的结果,只是被大量的背景所掩盖,而别的方法恰好可能从别的途径表达出来,第三要敢于否定老板判断,当然这一点在行动上很难,不过你可以在老板不在时去证明自己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二)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先看导师既往发表的文章,再看师兄师姐答辩的论文

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实际上应当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过),看后者知道那些可以借鉴

3、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4、如果接师兄师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实验记录

前人的结果不一定可信!

5、两手准备

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阳性结果说明什么,阴性结果说明什么。

假如课题要求得出阳性结果,你可能要事先设计几部分,万一第一部分得不出预期结果,可以用其它部分弥补损失。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三)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懈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四)

1、实验课学不会实验

实验课之前老师把前面的步骤做完了,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见到完美无缺的最后一步的表演。这是真正的实验吗?那时候我们还天真地问老师:我们可以走了吗?什么时候交实验报告?

对多数人来说,实验技能只能是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3、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毙掉。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

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4、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5SCI是个陷阱。

运气!有人没费力气发了一篇SCI文章。你不要羡慕他。因为据我所知课题是别人设计的,实验是别人手把手带他做的,文章是导师帮他找了国外的人改写的,而他并不擅长做科研。但是他因为一篇SCI文章已经自认为可以在科研的天地里一展身手了。于是要出国,要做实验,要继续发SCI,要挣美元。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属于他的道路。(也许有酸葡萄心理的成分)。但是看看周围的人,看看自己,真的适合搞科研吗?

真的不适合搞科研吗?

实验技能只能是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

一个“泡”字道出了精华,很多人急于速成,但实验技能确实是“泡”出来的,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复旦大学的盛祖嘉教授花了15年的时间培养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的属性摸得透熟,为以后的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份功力、这份耐心可能很少有人能做到。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今天盛行保密,很多人干什么都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始终想不同,你有一个想法,大家帮你一起完善不好吗?如果你没有能力实施,别人把你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不是很好吗,难道烂在肚子里才好吗?而且最关键的是,你也能学到如果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表达能力确实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实验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工作,表面文章只能做一时,不能做一世。千万不能眼红做表面文章的人,否则等你后悔了就来不及了。实实在在的做事,最终会得到你应得的一切的。

1、实验课学不会实验

实验课之前老师把前面的步骤做完了,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见到完美无缺的最后一步的表演。这是真正的实验吗?那时候我们还天真地问老师:我们可以走了吗?什么时候交实验报告?

对多数人来说,实验技能只能是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

我觉得实验课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自己参加了而且亲手实践。实践中肯定是有问题的,既然自己没问题不见得别人没问题,而别人的问题也许就是你将来的问题。我想起码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上课的时候要多“装聋卖傻”让老师在你想停的地方多说多做几次。讲完了别走,看看别人特别是没做完的和做坏的,帮她们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五)

我不知道科研对造假能够容忍到什么程度,科研和造假是不是一对双胞胎。

但台上的人都在说-决不造假。

1、适当造假:无关痛痒,偏差不大。

论文中做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DNA对照,实际用脐血DNA做对照;论文中正常对照做了200例,实际做了150例;论文中有显著性差异,实际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均值的差别没有论文中那么大;论文中随机分组,实际上随意分组;论文中给动物行无菌手术操作,实际是只把部分器械在消毒剂里泡了泡。

2、被动造假:忍辱负重,有苦难言。

师兄的论文发表了,导师让伊接着做,伊没有重复出来,但伊不能说师兄的论文有问题,伊在隐瞒事实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导师想要什么结果,伊就能做出什么结果;毕业前的几个月很多人的实验变得异常顺利,该出来的都出来了。

3、客观造假:无意而为,缺乏常识。

论文中报道一个新的缺失突变,据说伊只挑了一个克隆测序;一个本该重复数次的实验没有重复就拿去发文章了。

4、主动造假:急功近利,风雨无阻。

论文中的一张电泳照片来不及重做,借别人的一张差不多的照片顶替;酶切的时候,有一条带应当完全切掉,但总切不干净,伊用PHOTOSHOP把它涂掉了;论文中的PCR工作量很大,但PCR仪使用登记本上只有一次记录;论文中p0041,实际p0055,把对照组中的一例阳性观察去掉就得到0041了。

5、积极造假:追逐名利,几近疯狂

伊在一年中发表第一署名的论文50篇;先有论文后有实验记录。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六)

英文文章写作

1、阅读10篇文献,总结100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

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

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

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

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

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http://www.oleng.comau,该公司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correctionandimprovementnottranslation),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我的同事从给杂志投稿到出版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中间花$200在这个公司改了一下英文,非常快。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七)

文献管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

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以及换行符删掉。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八)

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知而不引

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就是同行。

2、断章取义

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引而不确

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

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

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九)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审稿人知识陈旧

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选错审稿人

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关系文章

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不承认阴性结果

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造假

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十)

动态的科研

1、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记录要复习。

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4、材料要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剂会降解,有些设备会老化,这导致你在完全按照以前的方法操作后得不到以前的结果。PCR是个魔鬼!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种试剂只是有效量的减少,你需要加大用量。如果变质以后产生了有害的物质,恐怕该换试剂了。如果设备读数有漂移,就得校正。总之,出了问题要找原因,每一步都要“确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

5、老板要看清。

老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想法随时在变。觉得事情不好,他会转向。你要擦亮眼睛,看清苗头,否则会被转晕。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互动嘛。

与时俱进!做好科研!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科研是流行歌曲

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

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的材料,B的方法,C的指标,D的意义。

3、科研是傻瓜相机

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科研是照葫芦画瓢

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科研是垃圾

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

晕!倒!挣扎!再倒!

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我做科研的秘密武器

本科时基本没怎么用过Email,好像只有做毕设的时候用了几次,那也是给老师传东西,主要因为她不用QQ。上研究生后,才发现Email是个好东西,可以用来做学术交流,尤其与老外们。

Email作为学术交流工具,最直接的用途就是向收信人索取论文与资料,而我也是从这里开始的。那是在我做文献检索的时候,发现了一篇与我们实验室的兴趣非常吻合的论文,但却只有摘要,全文并未被我们学校的数据库收录。我想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不过那样还需要money,也很麻烦。所以师兄建议我直接向作者本人索取,因为那将是免费的。然后我就直接给那位意大利籍的作者写信了,他几乎是在当天就给了我回信,并将论文一并发给了我。打那以后,Email几乎成为了我做课题的Secretweapon,每天早上第一件是就是打开邮箱,我甚至都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一遇到问题,就会首先联想到那些散布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国际友人们。算一算,我联系的学者有十几位,从欧洲到北美,几乎涵盖了该领域的主流科研团队。他们都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该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表达了对我们研究课题的关注与兴趣,与他们的交流使我获益匪浅。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呵呵!我觉得我在用Email进行学术交流方面还算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功,所以有些经验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你要始终抱着一种谦虚、学习的态度去与对方进行学术交流。你一定要表现出你对人家研究课题的强烈兴趣,这样你们之间才可能有共同言语。注意使用appreciate一词时,一定是对对方研究成果的赏识,对物而不能对人。而且不能泛泛而谈,要谈detail,让人家觉得你确实认真研究过他的作品。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你要会来事儿,会怕马屁,而且要拍到点子上。比如我向法国Cedip红外公司Bremond先生进行技术咨询时,就会不时地告诉他:航空部又有人来我们实验室参观了,我向他们展示贵公司高端的红外设备,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另一个法国人Chrysochoos教授交流时,正好碰上法国总统萨克齐访华,我告诉他:PresidentSarkozyvisitsChinathesedaysIbelieveFrance-Chinafriendshipwillbekepton,anddevelopedbetterandbetter,sodowe。这些都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但我也有马屁拍过头的时候,在给该领域的一位老前辈Risitano教授写信时,我使用了诸如oneofthetoppest,jewelinthecrown这样具有煽动色彩的词汇,估计太火了,后来他没再理我。所以关于评论性的言语,一定要斟酌!还有,遇到圣诞节这样的日子,可以给他们邮寄一张电子贺卡,送上你对他们的祝福!

我还想谈一次犯晕的时候,也就是我第一次写信那次。意大利的Crupi博士问我的positionandaffiliation(职位与所在单位),我居然回答:amasterofastatekeylab、这里master有两个解释:硕士或者主任。我原想表达的是前者,而他却理解为了后者(不是他的错,我的表达有问题),即把我当作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回信中直接邀请我去他们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后来我说我是graduatestudent,他就很生气,觉得我不诚实。幸亏我又马上给他写了一封措辞诚恳的致歉信,这才抵消了他对我的误解。此后又因为一些事情,我们之间的关系居然有了峰回路转,现在我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我看来,他绝对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学者,这样的人在中国并不多见。

交流归交流,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自己,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出一点东西来!千万别像我学习,成了一个学术混混,哈哈!

感谢网络!网络改变生活,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