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招商引资网
巴东县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巴东县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居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邻建始、重庆市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边界线全长529公里,其中省界80公里,县界449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2千公顷,水域6.96千公顷。农耕地占13.01%,林业用地52.53%,草地占15.35%,荒山荒地占5.54%,园地占0.85%,水域占2.03%,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0.55%,交通用地占0.96%,难利用地占9%。
 
    巴东县辖东瀼口镇、溪丘湾乡、沿渡河镇、官渡口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水布垭镇、金果坪乡、信陵镇12个乡镇。全县共有479个村、12个居委会。 巴东县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居恩施土家苗族自州的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临建始、重庆市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边界线全长529公里,其中省界80公里,县界449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2千公顷,水域6.96千公顷。农耕地占13.01%,林业用地52.53%,草地占15.35%,荒山荒地占5.54%,园地占0.85%,水域占2.03%,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0.55%,交通用地占0.96%,难利用地占9%。

    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48.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7万人,非农业人口5.07万人。县城(信陵镇)常住人口4.8万人,城市流动人口2万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6.94万人,乡村劳动力21.66万人,其中:男劳力116500人,女劳力100100人。全县共有土家族、汉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藏族、畲族、布依族、瑶族、满族、壮族、纳西族、蒙古族、朝鲜族等15个民族,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人口21.06万人,占总人口的43%,其中以土家族居多,有21.01万人。土家族在我县的分布大致以绿葱坡镇的三尖观为界,南部为土家族聚居区,北部为散居区。其他13个少数民族基本上集中在信陵镇地区,主要是外来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巴东县处于新华夏系一级隆起带的第三隆起带,长江中下游东西向构造带和淮阳山字型西翼反射弧3个构造体系的交汇处,构造格局复杂。县境地域崎岖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低悬殊。长江、清江分割县境,北有大巴山余脉盘踞,中有巫山山脉延伸,南有武陵山余脉峙立。

  巴东县位于亚 热带季风区,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光、热、水分布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山地型小气候。海拔升高100米,气候平均下降0.62℃,无霜期减少5~7天。太阳辐射总量处于全国低值区,年平均88~99千米卡/平方厘米,日照总时数在1200~1650小时之间。气温立体分布,无霜期最长为311天,最短17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900毫米,多集中4~9月。年风速偏低,平均风速1.5~3.4米/秒,多为偏东风和偏西南风,北风、西风频率低。

  巴东县土壤类型多样,全县共有10个土类、20个亚类、52个土属、235个土种,土地利用率为51%左右。全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0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03.2毫米,地下水10.8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4.12万千瓦,可利用量15.4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45.04千瓦。全县已探明矿产种类23个,矿产地93处,其中大型铁矿床1处,中型煤矿床2处,中型铁矿床4处。煤炭、铁矿、石灰石、硅石为四大骨干矿产,其中煤炭总储量8727万吨,占全州的36%左右,占全省14.9%。

    巴东地处中国植物区系分布关键地区的东缘,承东接西,南北交汇,植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丰富。北部属神农架著名植物“基因库”的一部分。已知的蕨类和种子植物约有166科734属1870多种,全县高等植物不少于2000种,其中第三世纪前后孑遗、残遗及特有稀有植物50余种。全县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品种多,其中有18种脊椎动物受国家保护。已知的鱼类有9目16科63种。

    巴东的民族文化丰富有堂戏。又称踩堂戏、花鼓戏。起源于还愿敬神和吉庆贺喜的“跳花鼓子”。经过2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恩施州民族地区文化艺术中的“五朵金花”(堂戏、南剧、傩戏、灯戏、柳子戏),是全国380多个各具特色的地方戏中独放异彩的剧种。常年上演的剧目有300多个,其代表剧目有《王麻子打妆》、《送寒衣》、《花好月圆》等。流行于巴东江北一带,以沿渡河、溪丘湾、坪阳坝为盛。

  皮影。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官渡口、溪丘湾、沿渡河一带。其代表剧目有《仁贵征西》、《三下南唐》等。

  撒尔嗬。又叫丧鼓舞,史称“巴人尚武,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众必跳”,被专家誉为“东方迪士科”。盛行于巴东长江以南的野三关、水布垭、清太坪一带。
 
  山民歌。摘茶时兴唱摘茶歌;薅草、栽秧时兴打薅草锣鼓或栽秧锣鼓;剥苞谷季节,兴赶“五句子”;每逢男婚女嫁,兴唱十姊妹(十兄弟)歌。

  土家情歌。是土家人在生产生活中自由恋爱的独特形式,常以歌联姻订终身,内容深沉含蓄,文学艺术价值高。 

  纤夫号子。《峡江纤夫号子》是巴东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以高亢嘹亮、旋律优美、节奏紧凑、急促有力为特点。

  其中《巴东堂戏》、《土家撒尔嗬》、《峡江纤夫号子》三个项目已纳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