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招商引资网
澄迈县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澄迈县是海南省北部的一个古县。澄迈县全县2002年末总人口为49.08万,境内有10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5%。全县辖10个镇,分别是金江镇、瑞溪镇、永发镇、老城镇、中兴镇、加乐镇、福山镇、桥头镇、文儒镇、仁兴镇。县城设在金江镇。全县共有162个村(居)委会,790个自然村。境内有6个农垦国营农场和3个省办农林场,分别是红光农场、昆仑农场、和岭农场、西达农场、红岗农场、金安农场和华侨农场、仁兴热作农场、太平林场。

  “澄迈”县名已沿用1390多年,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迁县城于今老城镇的老城墟,因西有“澄江”东有“迈山”而取澄江,迈山之首字,名澄迈县。据史载,澄迈县名自此始。
  澄迈县建制历史悠久,是海南西汉时期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30年)为苟中县,属珠崖郡,县治设在今美亭乡的美中墟。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迁县城于今老城镇的老城墟,属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珠崖郡为崖州,澄迈隶属崖州。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又拆琼山地置曾口、颜卢、琼山三县,属琼州。曾口县治设在博罗村(今永发镇内)。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 755年)把曾口县并人澄迈县。两县合并后,其县城仍设在老城。后因老城地区发生地震,瘟疫流行,遂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将县城迁至今治南渡江边的金江镇。金江镇旧名“打铁市”,相传几户打铁匠居于此而得名。后来,在清江发现江中沙土含金,故改名“金江”。
  1950年4月,澄迈解放,1958年11月澄迈和临高合并,县名暂称金江县。1959年1月13日,又称澄迈县,1961年,与临高县分开,恢复澄迈县建制至今。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北部,北部濒临琼州海峡,隔海与雷州半岛相望,毗邻省会海口市,东接琼山市、定安县,西靠临高县、儋州市,南与屯昌县、琼中县接壤,总面积2067.6平方公里。东西宽56.25公里,南北长70公里。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全年无霜。年均日照2017.6小时,年均降雨量1790.7毫米。较之全省东部市县,处于静风环境区,台风影响较弱。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地,中部为河积平原,北部为台地和海积平原。全县辖12个镇、6个乡,141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927个自然村。境内有6个国营农场和3个省办农(林)场。1998年末人口达45.57万人,民族基本是汉族。澄迈县于公元前110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设置苟中县,经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更名澄迈,至今有二千多年历史,是琼岛文明古县之一。
  澄迈县土地总面积306.07万亩,多属平原台地,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土地肥沃。全县耕地面积41.3万亩,其中水旱田23.1万亩,旱坡地18.2万亩。宜林热作地120万亩,已开发117万亩,其中造林97.3万亩,种植橡胶13.6万亩。宜牧地15万亩,沿海滩涂3.42万亩。全县光、热、水充足,适宜多种热作生长,热作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民营橡胶13.6万亩,年产干胶4000多吨;民营胶加工厂8家,年加工规模6000吨;椰子种植2.3万亩,咖啡种植1.2万亩,年产量2400吨;胡椒种植1.6万亩,年产量1050吨;槟榔种植1.8万亩,年产2400吨;益智种植1050亩,年产21吨。县内已探明的陆地矿产资源有石灰石1070万吨,石英石5000万吨,还有石油、高岭土、铅锌、金银、花岗石、玄武岩、砖瓦粘土矿等10多种,发现矿产地55处,其中金属矿产地11处,非金属矿产地32处,能源矿产4处,水气矿地8处。有大小河流20多条,总长250公里,常年流量35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10个乡镇,流程116.3公里,年均流量13.4亿立方米。建有中型水库4宗,小(一)型水库13宗,总库容量1亿方,蓄水工程472宗,引水工程90宗,提水工程33宗,年年加大投入大搞冬修水利建设,用水实灌面积17.2万亩。
  全县海岸线长有89.8公里(含内湾线),内外港湾15处, 海洋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属琼州海峡和北部湾的一部分,水温温和,海水深度大,盐度适中,发展港口贸易,海洋捕捞业、养殖业等条件优越。海洋矿产有:海砂、石英石、石灰石、石油、石墨、云母、水晶、金、锰等,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特点。

  生物资源有:海藻(江蓠)、海参、虾、蟹、马蛟鱼、昌鱼、尤鱼等。海岸景观分布在北部沿海一带,主要景点有2处:盈滨半岛和太阳湾旅游区;水库风光景色别致,主要有红湖欢乐园、亚珠庄园等;人文景观主要有美郎姊妹塔、金江金寺;山石景观有济公山、九乐山温泉、奇石岗、仙人洞等。
  土地资源
  澄迈地势平坦,土地宽广肥沃,土地面积20.67万公顷,可利用土地面积占95.99%,尚有2万公顷土地有待开发。土质主要为红土壤和沙土壤,大部分土地可以引水灌溉,光、热、水等条件优越,十分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冬季瓜菜和发展牧业。
  水资源:
  全县大小河流20多条,年流量35亿立方米。海南最大的河流南渡江流经县内8个乡镇,长达120公里,年流量为17.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4亿立方米。蓄水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0宗,水域面积2.48万亩,库容蓄水1亿立方米。海南最大的水库松涛水库主干渠道穿越县境内9个乡镇和农场,灌溉面积近34万亩。地下水总储量3.2亿立方米,其中优质地下矿泉水7处。
  矿产资源:
  经探明储量最大的有:石油、石英石、石灰石、水晶、黄金、白银、泥煤、锌铝、赤铁、高岭土、花岗岩、锰等十多种。其中石油1.9亿吨;石英石5000多万吨,平均品位含硅99.5%;石灰石1075万吨,平均含石灰钙53.92%;水晶矿床长5.5公里,宽3公里;高岭土约有8000万吨。
  海洋资源:
  澄迈县北靠琼州海峡,海岸线全长89.8公里(含内湾线)。内港湾有浅海涂滩2.3万亩,海水有机物质丰富,是海水养殖的理想基地。近港湾海域盛产马鲛鱼、红鱼、黄花鱼、石斑鱼、鲳鱼、金枪鱼、鱿鱼、墨鱼、龙虾、虾米等名贵海鲜。内外港湾15处,均可建2万吨级泊位码头。沿海海边风光猗丽,沙白水清,环境保护完好,是开辟海边旅游度假景点的黄金地带。

  澄迈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区位优势明显。澄迈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之一,至今置县已有2115年历史。全县土地总面积2067.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总资源72.8万亩,其中常年耕地36.8万亩。有海岸线37.5公里(不含内海湾岸线),有港湾15处。辖10镇,7个国营农场,人口50万人。本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8℃,年平均日照时数2059小时,年均降雨量1786.1毫米,且热雨同季,终年基本无霜。有海榆中、西公路干线,寰岛西县高速公路和西环路线穿越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是镶嵌在琼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2006年,该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取得新的成绩。瓜菜、水果、橡胶、畜牧、渔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6.1万亩,总产37.03万吨,产值8.15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发展果菜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8个。建立了造孽、荔枝、杨桃、瓜菜等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香蕉标准生产基地5个共1.5万亩,无公害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6个、省级优质农产品35个。全县拥有各种农机5873台,机耕和机收水平分别为69%和29%。全县农业总产值23.08亿元,农业增加值14.68亿元,均比上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比上年增长9.2%。
  建省以来,澄迈确立了建设新兴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海南省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大力加强外引内联,引进高新技术,改善和优化已有的工业产业结构,有效的增强了全县的工业实力。

  2006年,该县强力推进“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工业生产总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全年共引进工业项目76个,计划投资128.84亿元,实际投资13亿元。福耀玻璃、福山500千伏变电站、华能“大代小”技改工程、永庆生态文化旅游区、老城开发区10万吨供水工程等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9.33亿元,工业增加值20.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4%和37.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04.44%,比上年提高55.5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98.7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84亿元,增长45.3%。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该区位于文儒镇南面济公岭,又名蛟蛟岭,有一天然巨石,由表面石纹天然缀画出济公脸部全貌,形象逼真,活象济公。石像高2.5 米,宽1.米。周围有孙悟空石、蛤石、龟石、蛇石、牛石、石床、石椅等20多个天然石像,千姿百态。登山眺望,周转百里,林海绿洲,景色壮观,令人留连忘返。
  加笼坪热带季雨林旅游区
  加笼坪热带季雨林旅游区位于澄迈西南端,总面积32800亩,该保护区东与屯昌县交界,西靠临高县、澹州市、南与琼中县为邻,距县城金江镇50公里。该区为原始热带雨林区,拥有胭脂、坡垒、青梅、厚皮搞、榴果等珍稀树种及水鹿、猴子、藤狸、穿山甲、蟒蛇、原鸡、山鹅鸽、金钱龟等珍稀野生动物。该区林海莽莽,还有山间瀑布,林间小溪,奇峰怪石,山顶天塘,加之鸟鸣兽跃,落英缤纷,构成一幅完美的生态图。这里还是当年琼崖纵队革命根据地―美合的原址。加笼坪热带季雨林旅游区不仅有优越的生态旅游价值和革命史教育意义,还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金 山 寺
  金山寺位于澄迈县城金江镇尖岭的东南面,背山面水,风景别致,是海南大型的佛教寺院之一。该寺院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解放前夕毁于兵乱,1993 年重建该寺院为仿古建筑物,建筑在岭腰层层殿宇,规模宏伟,建有钟楼、灵龟池、鼓楼、功德牌、天王殿、大雄宝殿、书画廊、各类佛像等整个寺院有金像42 尊,雕刻工艺精美,各具特色,令游人香客饱尝眼福、留连忘返。
  南 轩 石 照 壁
  南轩石照壁在永发镇东兴村委会南轩村,系崇祯九年(1636 )江南卢州府通判王炳儒(南轩村人)故居中庭照壁。
  照壁由56 块石砌成,高270 厘米、宽440 厘米、厚30 厘米;壁里外四周塑花纹图案,雕双鹿衔灵芝草;里外各阴刻“紫气东来”、“福星高照”在其上端正中;中央篆刻“寿”字。房屋俱剩断壁残墙,唯照壁及中庭地板尚存完好。
  老 城 老 街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 年),澄迈县治建于老城墟,古街位于古县城的东南边,现称老街,也叫下街。
  老街有百余米长,均由各种石条铺设而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已被摧毁,建成水泥路面。老街的两旁居住着老城居委会的居民,有的房屋依旧,但见散落墙角的石墩石刻,残碑断简。可以想象当时各路商贾纷至沓来,一派繁荣景象。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