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区招商引资网
台江区概况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台江,是福建省福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闽江下游北港北岸,东北与晋安一河之隔,南与仓山区相望,北及西北与鼓楼毗邻。2005年,全区陆域面积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岸线全长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境内属亚 热带气候,终年无冰雪,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达38℃—39℃,年平均降水量1564毫米。辖鳌峰、瀛洲、新港、茶亭、洋中、后洲、苍霞、义洲、上海、宁化10个街道、90个社区居委会,115289户、31889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7716人。汉族占总人口99.63%,其余为畲、蒙、回等26个少数民族,通用福州方言。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及旅港、澳、台同胞等18473人。

  远在公元前770年的西周晚期,台江吉祥山一带就有人类活动。两晋间,中原汉人大批入闽,其中少部分滞留台江地区。唐代,王审知入闽,在福州筑“夹城”,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得名。其时,分属闽县、侯官县治,直至民国2年(1913年),闽县与侯官县合并,称闽侯县,台江地区仍属闽侯县管辖。民国6年,实行由闽侯县与福建省会督察厅共治福州城。以福建省会督察厅第三署与闽侯县共辖原小桥区域;福建省会警察厅第四署与闽侯县共辖原台江区域。民国34年5月,成立台江、小桥区公所;台江地区分属台江区、小桥区管辖,归属福州市,1956年4月,台江区、小桥区合并为台江区,仍属福州市管辖,直至2005年不变。


  福建省第一大河的闽江下游紧临台江之南,为福州水上交通要道。宋之后,形成港区。直至1972年前,停泊能力仅5000吨级船舶。此后经过30年,尤其是1991—2005年开辟为深水港,拥有18个深水泊位,生产泊位达128个,货物吞吐量年逾2000万吨,最大泊位能力为3万吨,促使港区的繁荣。

  台江历来是福建农副产品集散地,是商业贸易“黄金地段”。北宋始,福州商船从闽江出海对外贸易。明代,成为“华夷杂处,商贾云集”的集市,商号林立,交易活跃。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后,外国商人在台江开洋行,辟航运,台江成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境内工艺品、民间乐器、日用品出口东南亚各地。20世纪90年代始,台江树立“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观念,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形成“三大商贸圈”以及现代化、国际化商品流通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从传统商业逐步向现代商贸发展。2005年,全区有27个集贸市场,营业额56.109亿元;区直网点215家,销售额210亿元。台江中部、东部、西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一派欣欣向荣。

  台江工业源于北宋造船业之始。明代,手工业品、工艺品逐渐发展。至清初,前店后场的手工业作坊兴起,茶亭逐步形成手工业一条街。清末,民族工业从电力业起步。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区兴起“全民大办工业”热潮,在西部形成工业一条街。20世纪90年代初,台江工业企业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深化重点企业改革,扶持优势企业发展,加速企业结构调整,采取租赁、拍卖、退二进三转向发展等措施,紧紧围绕福州市委、市政府“举实业、垒支柱、扩规模、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的创业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把宏观调控与优化资本结构、发展支柱产业和扶持困难企业紧密结合,实施“一厂一策”措施,坚持移位发展。放开搞活区街(村)小企业,发展“满天星”项目,形成以重点行业为支柱,重点企业为骨干,区街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初步形成文体印刷、日用工艺、机械金属制品、服装鞋帽、石材制品、五金工具六大主要行业。21世纪伊始,全区着力发展科技工业,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扶持重点技改项目、投入资金、拓展高新技术发展空间,把科技园区建成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项目孵化园区。在台西科技孵化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建设金山工业台江园、台江区软件园,形成一区多元化的新格局。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19家,其中卓异、海欣、康利特等9家亿元企业产值达11.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为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991—2005年,中共台江区委、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按照省、市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确立构筑福州“金外滩”,建设全省商贸中心区的目标,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一个繁荣兴旺、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开放的台江区雄屹八闽大地,谱写改革开放动人的新篇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中国社会走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1年后,台江区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重点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通过承包、租赁、改组、改造、出售、托管、兼并、破产、嫁接、合资、国有民营、股份合作等形式,采取“一厂一策、一企一策”措施进行改造改制,使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深化改革中,继续发展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展市场的公平竞争,积极发展各种专业市场,促进商品交易的繁荣,促进债券、技术、劳动力、房地产等市场的共同发展,有效实施宏观经济调控。金融、外资、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稳步推进。党政机构、财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同步进行,成效显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2005年,全区出口总值0.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54亿美元,为地方财政增添新的活力;全区财政总收入6.1亿元,比1990年3022.22万元增加28.18倍。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05亿元。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