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奋宇,男,1963年11月生,研究员,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兼职教授。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部,其中包括《当前我国城市职业流动的障碍分析》、《国际公共风险管理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等。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科技进步及其社会风险研究”、“中国西部省份经济与社会发展监测研究”和“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治理方式研究”。学术专长:社会发展政策、公共科技政策
邮箱:wangfy**[ta]**std.org.cn
王书华,男,1971年8月,河北景县人。现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任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博士、水文水资源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科技发展和规划、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等领域的科技政策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开展了我国与东盟科技合作、大湄公河流域发展战略、泛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发展规划、新疆与中亚科技合作、县市科技进步促进城乡统筹等国家重大区域和县市基层科技发展的研究与规划编写工作,参加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重点专题规划与政策研究。代表著作有《区域生态经济理论、方法与实践》、《区域科技合作》等,参编《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中国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多部著作。发表“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分析”、“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经济技术合作的进展与建议”、“农村专业科技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与思考”、“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支撑现状与战略思考”等学术论文,多个研究成果获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批示。学术专长: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生态经济
邮箱:bjdlwsh**[ta]**.com
王艳,女,工学博士,1967年生,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知识产权处处长,研究员。曾任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一秘。主要从事面向决策的科技政策研究。目前研究方向包括: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理论与实践、科研诚信建设与管理制度等。曾多年讲授研究生课程《信息分析方法概论》,开设学位论文写作讲座。为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个人会员,中国科技法学会副秘书长。2011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20多篇,如:科技信息与科技决策、典型国家电子政府发展概况及启示、从合著论文看国际科技合作、美国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模式、美国的科研诚信制度、《我国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发展动态》、《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等。学术专长:科技与创新政策、信息分析方法
邮箱:wangyan**[ta]**t.cn
武夷山,男,1958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情报学、科技政策等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建设同经济实力、科技发展的关系暨期刊语言选择的历时性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发表译著(校译)一部。代表性文章有:《世界学术期刊出版语言选择现状与趋势》,Scopus vs WOS as scientific evaluation tools, 《乌利希期刊指南的科学计量学应用初探》,《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与期刊影响力关系探索》,《写一篇高质量论文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利用旁证性数据?》,《引用认同-- 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评价交叉科学研究人员的新思路》,等等。学术专长:科技期刊研究、科技评价、科技政策分析
邮箱:wuyishan**[ta]**ic.ac.cn
博 士 导 师
关家麟
主要简历:先后就读于北京清华附中、北京汇文中学,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事业务、学术工作,也兼做研究生的教学与培训工作。曾先后担任过本所文献馆馆长、所长助理、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馆长特别助理、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5年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聘为兼职教授,199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参与主持并参加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及其索引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国科技期刊联合目录系统》分别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井冈山区经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情报学)》获全国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关于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的探讨》、《现代科学发展与文献分类展望》、《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在起步中迎来新世纪》、《建设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若干思考》、《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效果跟踪研究》、《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发展中的我国信息市场》、《知识资源与服务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研究》等;出版专著10余种,其中包括:《科技情报工作概论》、《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部门的市场经营》《科学情报工作经济学》、《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长: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与技术的市场研究
邮箱:guanjl**[ta]**ic.ac.cn
梁战平
主要简历:1961年9月至1966年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低温超导计算机方面的研究。1970年5月调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0-1989年被派往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担任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回国后长期从事信息分析研究工作,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会理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兼职教授,情报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文献信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档案评审组成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际文献信息联合会副主席;FID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信息委员会顾问;东方术语论坛主任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情报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成果:参加的项目曾获科技部优秀科技信息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发表了多篇关于情报学的论文,其中包括:《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性贡献》、《国家创新体系若干理念辨析》、《科技信息机构转制改革与科技信息业的发展》、《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等;出版著作多部,其中包括:《数字图书馆标准研究成果使用指南》、《我国科技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情报研究十年记实录》、《环太地区经济科技合作景观》、《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长:情报分析、竞争情报、发展战略
邮箱:liangzp**[ta]**ic.ac.cn
王惠临主要简历:1983年毕业于法国南锡第二大学(Université de Nancy II)应用语言学系计算语言学专业,博士,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分析和理解、机器翻译、跨语言信息检索、术语自动化等语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参加过“八六三智能型机器翻译研究”和“亚洲五国ODA多语机器翻译合作研究”等国内外重要项目的技术研究工作以及一些应用项目的设计工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主要研究成果:参与的项目有:《多国语机器翻译理论研究和模型设计》、《Netran英汉网络机器翻译系统》、《国家八六三智能型机器翻译系统》、《日本通产省多国语言机器翻译技术国际合作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汉语信息处理基础词语数据库》等。发表的文章有:《智能型机器翻译中英语动词再分类研究》,《Chin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MT and NLP》,《机器翻译进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组件化与应用平台》,《机器翻译谓元语法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Linguistics for Metadata》等。学术专长:自然语言处理、信息管理与处理
邮箱:wanghl**[ta]**ic.ac.cn
贺德方
主要简历:贺德方,男,1963年8月16日出生,管理学博士,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信息中心主任、国家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财务处副处长等职,目前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多年来,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主持承担了“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国家学位论文服务体系研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等国家和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8项。其中,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曾作为专家参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战略研究工作,并参与了3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的论证工作。代表著作有《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世界高影响力学术论文科学计量学分析》、《西方国家科技管理要揽》等。学术专长:信息分析研究与咨询、信息经济与信息市场的研究
邮箱:hedf**[ta]**ic.ac.cn
赵志耘,女,1966年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科技管理与政策,现已出版学术专著17部、译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所在教研室: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教研室。学术专长: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经济定量与科技计量分析
邮箱:zhiyunzhao**[ta]**ic.ac.cn
武夷山,男,1958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情报学、科技政策等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建设同经济实力、科技发展的关系暨期刊语言选择的历时性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发表译著(校译)一部。代表性文章有:《世界学术期刊出版语言选择现状与趋势》,Scopus vs WOS as scientific evaluation tools, 《乌利希期刊指南的科学计量学应用初探》,《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与期刊影响力关系探索》,《写一篇高质量论文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利用旁证性数据?》,《引用认同-- 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评价交叉科学研究人员的新思路》,等等。学术专长:科技期刊研究、科技评价、科技政策分析
邮箱:wuyishan**[ta]**ic.ac.cn
曾建勋, 男,196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主任,博士,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引文分析、知识服务、网络出版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的映射研究”和“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超级科技词表和本体建设”(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编制与应用示范研究”和“美国政府四大套科技报告数据库建设”(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编或参与著作6部,发表论文80余篇,部分项目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代表性论文有:《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研究》、《中文知识链接门户构筑》、《网络环境下新型汉语主题词表的功能定位与发展》;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字化期刊手册》。学术专长:知识链接、引文分析、数字出版
邮箱:zeng**[ta]**ic.ac.cn
张旭
主要简历:张旭, 男,1968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局级调研员,研究员。主要从事重点科技领域研究、专利分析、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开放获取出版研究、技术竞争情报研究等。目前承担的课题有“主要国家科技发展宏观战略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体制研究”、“电动汽车国际创新资源调查”、“主要国家重点研发领域及主要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监测平台建设”等。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代表性作品有:“开放获取运动对科技期刊业影响的探讨”、“DOI在学术出版产业链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双边市场模型的开放获取期刊与传统期刊竞争分析”、“中德风电技术专利比较研究”、《情报学进展》2006-2007年度评论(负责开放获取进展一章)、《知识管理技术》(负责情报技术和竞争情报系统一章)。2005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学术专长:专利分析、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技术情报分析、开放获取出版
邮箱:zhangx**[ta]**ic.ac.cn
郑彦宁, 男,196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馆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竞争情报、情报学理论方法等的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代表性文章有:《产业竞争情报的解析》和《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Development and Perspective》(SSCI论文)等。学术专长:竞争情报、情报学理论方法
邮箱:zhengyanning**[ta]**e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