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其其格,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2年生于呼和浩特;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资助,在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科技人才问题、科技政策及日本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软科学项目“国外政府吸引人才政策研究”、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项目“全球科技人才工作状况跟踪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项目“世界科技动态与国际科技调研选编”等。曾发表学术专著“和算的发生--东方学术的艺道化发展模式”(独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和译著“现代科学与人类”(独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代表作如,“日本的博士就业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获得美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的回流状况分析”、“新加坡的卓越研究中心计划”等。学术专长:日本科技政策、科技人才问题
邮箱:wuyun**[ta]**ic.ac.cn
吴广印,男,196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北京万方软 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理学学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科技云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的多项计划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先后获得部委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多次,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是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科技文献动态数字出版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代表性文章有“政府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情报的互动与融合”(2003)、“应对国外竞争需要高度倚重产业竞争情报”(2009)等。研究领域包括情报检索、知识组织与管理、云计算及大数据管理等。学术专长:情报检索、大数据管理。
邮箱:gywu**[ta]**fangdata.com.cn
吴运高,男,1967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曾任中信所研究生部副主任,国际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中信所业务计划处副处长。指导培养毕业硕士9名。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密尔沃基)进修访问。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信息分析与情报研究。近几年参加完成的课题有“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药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中国药用濒危野生物种保护战略研究”、“面向产业创新的科技信息门户示范工程”、“国外科技信息机构专题调研”、“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调研”、“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优化研究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代表性论文有“中国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中药系列标准的完善及国际化推进战略”,“关于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发展战略的思考”,“数字时代美国联邦科技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及其启示”等论文;代表性著作(含译著)有 “从知识到情报--在下一波经济中建立竞争优势”、“转折--在情景中集成信息查寻与检索”、“科学计量学的挑战”、“增长的推动力:信息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学术专长:科技政策与管理,创新政策,信息分析与情报研究
邮箱:wuyungao**[ta]**ic.ac.cn
徐峰,男,1976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2010年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8月-2103年8月赴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校访学1年。目前承担的课题主要有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世界主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与趋势、“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发展规划等。2004年以来发表文章40多篇。代表性著作有:《基于事实的科技政策研究理论与实践》(2015)、《国际科技发展报告》(2010-2015)等。代表性文章有《Patent text mining and informetric based patent technology morphological analysis:an empirical study》(SSCI,2012)、《面向决策的情报研究与服务探析》(2012)、《科技政策研究的发展与展望探析》(2014)等。研究领域包括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面向决策的情报研究与服务等。学术专长: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情报研究。
邮箱:xufeng**[ta]**ic.ac.cn
杨朝峰,男,197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等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创新型省市建设模式与监测评价机制研究”,“国外NGO运行模式与经验研究”等。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有:《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收敛实证研究》、《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研究--以昆明为例》、《能源技术领域分析报告2008》。学术专长:科技政策与管理。
邮箱:yangcf**[ta]**ic.ac.cn
姚长青,男,1974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2006年在北京大学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承担的课题主要有“面向科技情报分析的信息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09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编著9部。代表性文章有《Research on theme-oriented hot topic track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High-Qua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in China》,《降维技术在专利文本聚类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论文著作权转让及许可协议的调查与分析》,《撤销论文及其学术影响研究》等。研究领域包括情报理论与方法、情报分析、科技评价等。学术专长:情报分析技术研究、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及其评价研究。
邮箱:yaocq**[ta]**ic.ac.cn
贠强,男,1977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报告服务与产业情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全国专利信息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情报与科技政策研究。现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的多篇研究报告得到部级以上领导重要批示。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全球产业与创新资源调查”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度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近年来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电动汽车技术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主要国家重点研发领域及主要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监测平台建设”等。学术专长:产业竞争情报 、专利信息利用。
邮箱:yunq**[ta]**ic.ac.cn
曾建勋,196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知识组织与知识链接、知识评价与知识构建等方面研究。目前兼任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建设工作组组长,当选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七届理事会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九届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数字图书馆论坛》主编、《情报学报》副主编、《图书情报工作》编委。目前承担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海量数字资源的科研关系网络构建研究”。现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分析》、《网络环境下新型<汉语主题词表>的构建》。主要著作有:《知识链接及其服务研究》、《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2011年版》、《科技报告体系构建研究》。学术专长: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知识链接。
邮箱:zeng**[ta]**ic.ac.cn
曾文,女,1973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09年至今完成和参与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它项目10余项。其中作为项目第一申请人和负责人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正在主持的课题是“基于事实型科技大数据的情报分析方法及集成分析平台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SSCI论文1篇,EI论文7篇,ISTP论文1篇,获奖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汉外术语及语义层次关系自动抽取技术研究”,“Exploration and study of multilingual thesauri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科技文献术语的自动抽取技术研究与分析”等。参与编写学术专著《汉语科技词系统》共计4卷,发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研究领域包括知识识别、分析与运用,知识组织,多语言词表的自动构建方法研究等。学术专长:知识识别与分析,知识组织 ,词表构建。
邮箱:zengw**[ta]**ic.ac.cn
张超中,男,196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哲学、创新文化、未来学和整体性科学研究,现为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主要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主要参与)、“健康养殖的科技需求和试点方案”(主持)等,《科技与人性的平衡发展》、《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等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全文转载。代表性论著有:《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合著),《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主编)。学术专长:科技与人文的会通性研究、跨学科研究。
邮箱:zhangcz**[ta]**ic.ac.cn
张均胜,男,1980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籍贯山东,汉族,中国党员。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曾任语言与知识技术研究组长,现任情报理论研究组长。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文献的科研事件语义链接及其应用研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面向科技文献的日汉双向实用型机器翻译合作研究”子课题/任务(建设语料库、集成日汉科技机器翻译在线系统并示范应用)。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973,863,自科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曾主持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学科建设及重点工作。2010年以来,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JASIST和IJIM等SCI/SSCI国际期刊论文10篇,EI国际期刊论文6篇。申请/参与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管理与情报分析。学术专长:语义链接网络。
邮箱:zhangjs**[ta]**ic.ac.cn
张晓丹,女,197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研究员,博士。承担的课题主要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语言文本自动分类关键问题研究”等,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多个建设项目。自2010年以来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3项已获的授权。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著一部。代表性作品有:发明专利《一种决策级文本分类方法》(2010年授权);代表性文章有“A New Algorithm for Uncertain Problem of WEB Page Classification ”(2012)“A Kind of Differentiator Design Algorithm Based on Iterate Quadratic Program ”(2012)等。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挖掘、数字图书馆、信息融合等。学术专长:信息挖掘,数字图书馆
邮箱:zhangxd**[ta]**ic.ac.cn
张新民,男,1970年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管理,情报学,政府信息公开。近年来承担或参与了20多项重要课题及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有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定位服务系统总体框架研究”,参与的国家级课题有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政府公开信息服务机制与模式研究”等。2008-2009年期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国务院办公厅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并受到书面表扬。近5年来,公开发表约40篇学术论文,较重要的有“相关性与情报学”、“多元表示与情报学”、“认知信息检索研究的发展与展望”、“从认知观和情境观视角集成信息查寻与检索”“认知信息检索研究的发展与展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等。参加了近20部编著、译著等著作的编写,较重要的有《转折--在情境中集成信息查寻与检索》、《从知识到情报》等。学术专长:情报学、知识管理与信息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科技管理
邮箱:zhangxm**[ta]**ic.ac.cn
张秀梅,女,1973年生,副编审。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医药事业部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数字图书馆论坛》副主编,《医学信息学》编委,中国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理事兼产业发展部部长。近年来承担或参与了自科基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等资助的十余个项目,包括 “医疗健康网站信息可信度与质量控制研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473260)、“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及管理研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71133006)。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代表性著作:《科研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及其在文献检索服务中的应用》、《10-step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on Wanfang Med Online》、《国际信息科学前沿研究布局分析解读-----NII战略使命、组织架构及科研框架》、《STM信息资源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代表图书:《新世纪科技期刊管理》。学术专长:数字出版、信息服务设计、医学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及市场营销。
邮箱:xiumei**[ta]**fangdata.com.cn
张义芳,女,1964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技人才和科普领域的软科学研究。近10年主持完成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管理体制研究”、“中外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等重点课题,以及“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资助与管理”、“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国外高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难点和问题”等重大调研工作,为国家制定重大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决策研究支持。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公立科研机构人员绩效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著作有:《科普评估理论初探与案例指南》(主编,2004)、《世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概览》(主编,2003)、《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主笔,1999)、《国外科普工作要览》(主编,1999)。近1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代表作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监督评估实践的探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跨部门协调:美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政府科研机构的组织特性、功能作用与体制变革”、“科学家工作室:一种以人为核心的资助与管理模式”、“创新型国家目标下政府科技研发组织体系的变革与发展”、“产学研研发联盟:国际经验及我国对策”等。学术专长:科技政策与管理。
邮箱:zhangyf**[ta]**ic.ac.cn
张翼燕,女,1975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2003年在中科院自动化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任驻意大利使馆科技处一等秘书。目前承担的课题主要有“国外科技信息跟踪与分析”。2005年以来发表文章20多篇。研究领域包括科技外交、科技政策与管理等。学术专长:科技外交。
邮箱:yyzhang**[ta]**ic.ac.cn
张寅生,男,1962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2000年以来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承担的课题主要有“《证明方法与理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项目)”。曾获得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报告优秀(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优秀指导论文。2000年以来发表文章30多篇。代表性著作有:《扩展的三段论及自动推理》(2009);代表性文章有“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Methods of A Knowledge Support System of Ubiquitous Time Computation”(2013)、“The Mathematic Model of Consciousness,”(2009)等。研究领域包括认知科学、数理逻辑、自动推理、科学哲学等。学术专长:知识工程。
邮箱:zhangyinsheng**[ta]**ic.ac.cn
张运良,男,1979年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知识组织、文本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服务等。2008年以来任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高级会员,科技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业委员会秘书。目前主持的课题主要有“面向特定情报分析应用的知识组织系统快速构建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208)”、“面向科技情报分析的信息服务资源开发与支撑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H25F01)等。曾获得2011年中国信息化百篇优秀论文、2012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以来发表文章50多篇。代表性文章有“基于句类向量空间模型的自动文本分类研究”(2007)、“基于术语定义的科技知识组织系统自动丰富关键技术研究”(2010)、“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中对既有资源的利用方式分析”(2013)等。学术专长:知识组织系统构建及知识服务。
邮箱:zhangyl**[ta]**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