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信息网,招商引资网,招商投资网,招商网,招商投资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招商投资全球集群总站,
学院路街道招商引资网
北京大学教职员工名录2468—19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1913年设立物理学门,我国物理学本科教育从此开始。1919年更名为物理系。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物理系合并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系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为我国高校实力最强的物理重镇,并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建全国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专业、半导体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微电子专业等。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与气象专业、天文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在近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群星璀璨、薪火相传。这里曾聚集了饶毓泰、吴大猷、丁燮林、朱物华、周培源、叶企孙、王竹溪、胡宁、黄昆等一大批中国物理界的领军人物,先后联合培养了郭永怀、彭桓武、杨振宁、邓稼先、朱光亚、于敏、李政道、周光召等众多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1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2位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校友。这里也是我国高校中校友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最多的物理院系

 

今天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吸引和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顶尖学者。学院现有包括1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含7位双聘院士),4位国家“千人计划”讲席 教授,14位“

长江计划”特聘 教授和讲座 教授,16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个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位国家级名师奖获得者,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内的170余人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下设2个教学实体单位(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8个研究系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现代光学研究所、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研究所、技术物理系、天文学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同时依托学院建立了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物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李政道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

研究方向涵盖了物理科学及相关的主要领域,并建有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专业

学院现有物理学、核物理、大气科学3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 博士点及 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大气科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等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每年招收约200名本科生,200名研究生和20 博士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学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物理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突出,广泛活跃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实业等领域

 

学院科研工作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既鼓励原创性基础研究,也积极推进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应用研究,同时提倡不同优势学科之间的交叉拓展,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近5年来承担和完成了30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学院每年以北京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约400篇,获得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学院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奖、国家精品课程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奖励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学科布局、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对外合作、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迈开新的步伐:着力引进和培养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后备人才,新增多位“千人计划”、“

长江学者”和“百人计划”研究员;继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建设“未名物理学子班”;进一步活跃学术研讨氛围,创办“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格致青年学术论坛”等高端学术讲座;广泛建立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更大范围提升物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院教学科研环境,物理学院园区改造计划预计于2013年北大物理百年时完成

 

今天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秉承百年北大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正在向着“完善制度,凝聚人才;前瞻布局,卓越教学;夯实基础,再创辉煌”的总体目标坚实奋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物理学界起到骨干引领和带头示范作用,在国际物理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

院长信箱:qingxiao**[ta]**edu.cn

地址:北京大学物理楼

电话:010-***

传真:010-***

 

院领导/院党委

 

书记 陈晓林

电话:62751730 chenxl**[ta]**edu.cn

副书记 郑涛

电话:62762662 tzheng**[ta]**edu.cn

副书记 董晓华

电话:62757218 dongxh**[ta]**edu.cn

 

委员 李成才 吕轶舟 马伯强

冉广照 杨金波 张华伟

院行政院长 谢心澄

电话:62759097 xcxie**[ta]**edu.cn

副院长 欧阳颀

电话:62756943 qi**[ta]**edu.cn

副院长 朱守华

副院长 王宇钢

副院长 胡永云

电话:62754291 yyhu**[ta]**edu.cn

副院长 李焱

电话:62754867 li**[ta]**edu.cn

院长 助理王新强

电话:62767150 wangshi**[ta]**edu.cn

刘富坤

电话:62751266 fkliu**[ta]**edu.cn

 

物理学院行政、党委系统及系、所、中心办公室

地点

电话号码及职责分工

院长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8438(学院全面工作)

党委书记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1730(党建;日常行政管理、公共财务、安全与后勤等)副院长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6943(科研项目、博士后)副院长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4291(外事、交流)副院长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4867(园区建设、实验室及设备)副院长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61156(本科生招生、教学与培养)副院长办公室 加速器楼210-1

电话:62755406(研究生招生、教学与培养)

党委副书记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7218(学生、校友)

党委副书记办公室 加速器楼214-1

电话:62762662(教工、安全)

院长助理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67150(学科建设、人事)

院长助理办公室 理科2号楼***

电话:62751166(学院网站、简介、年报)

综合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1732(日常行政)

62752933(日常行政)

62751374(安全、后勤等)

财务办公室 物理大楼西114***

电话:62751737(会计)

62764917(出纳)

学院图书馆 物理大楼西***

电话:62751736(综合)

62754232(学科服务)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1731(辅射防护)

62751137(仪器设备管理)

党政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1733(党务、宣传、人事档案等)

62757542(离退休)

科研与交流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4973(科研)

62766282(外事、交流)

学生工作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7171(团委)

62768162 (就业、奖学金)

62751872(学生资助、校友)

教务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7393(本科生)

62751142(本科生)

62751734(硕士生)

62752491 博士生)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6***

现代光学研究所 物理大楼***

电话:6276***

大气科学系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6***

理论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

普通物理教学中心 ***

电话:6275***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大楼***

电话:6275***

技术物理系办公室 加速器***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加速器***

等离子体所办公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

电子显微镜专业实验室 综合科研***

电话:62751427***

天文学系办公室 理科2#

电话:6275***

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物理大楼西B10***

电话:6275***

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 老化学楼东一层

电话:6275***

技物楼楼管办公室 技物楼2***

电话:6275***

物理大楼楼卫门室 物理大楼南门

电话:6275***

物理大楼消防中控室 物理大楼***

电话:6275***

加速器楼门卫室 加速器楼大门口

电话:6275***

技物楼门卫室 技物楼大门口

电话:6275***

技物楼电工室 技物楼2***

电话:6275***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电子邮件:icmp**[ta]**edu.cn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20015月,学校调整物理学方面的单位,成立物理学院,原物理系7个专业中的5个(半导体,磁学,低温物理,固体结构,固体能谱)成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简称凝聚态所),是物理学院中最大的一个单位。现任所长是欧阳颀 教授,副所长田光善 教授和胡晓东 教授

凝聚态所现有 教授20人,副教授17人,高级工程师6人;其中有

中科院院士3人,特聘 教授2; 博士生导师

电话:15人。具有 博士学位的29人。凝聚态所的教师来源多样化,有从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大学获得 博士学位来凝聚态所工作的,也有在国内著名大学获得 博士学 位来此工作的。目前29位有 博士学位的教师,分别从6个国家和国内8所大学获得学位

凝聚态所尽力为所有研究人员创造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使大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们知道,北大的物理系是以基础研究和教学见长,我们将仍然沿着基础研究和做好教学的路走

在研究方面,我们充分尊重学术自由的原则,研究所不干涉 教授的研究工作,教授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完全负责,研究所负责协调 教授之间的合作。研究所的重要事情,由全体 教授和部分副教授组成的 教授会民主决定,研究所负责人负责实施。例如,学科发展方向,国家下拨的经费***

985

等),申请来研究所工作,等比较重要的事情,都由 教授会研究决定。其它事情,也及时通报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总之,我们尽力做好科学研究的自由和管理的民主

教学方面,我们尽力赶上时代的进步,改革教学内容和做法。为了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使教师能够将自己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我们实行 教授接待日制度,每个 教授,副教授都有一定的时间接待学生,回答学生的问题,争取使教师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目前,不仅有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曾经 教授接待日活动,还有外校的学生曾经。我们热情欢迎学生和教师交流,互相学习

 

目前我们在以下

研究方向工作:1.凝聚态理论

2.超导及其相关材料和物理

3.纳米与有机半导体物理及宽禁带半导体

4.纳米材料和物理

5.非线性和生物技术,软凝聚态物理

6.磁学

7.表面物理

 

具体的研究工作,大家可以从教员的个人介绍或

个人主页、研究方向介绍等栏目获得

师资队伍 院士姓名

研究方向 职称 E-Mail

甘子钊 凝聚态理论 教授、院士 zizhaogan**[ta]**edu.cn

秦国刚 半导体物理 教授、院士 qingg**[ta]**edu.cn

杨应昌 磁性材料 教授、院士 fuyang**[ta]**edu.cn

欧阳颀 非线性物理

长江 教授、院士 qi**[ta]**edu.cn

俞大鹏 纳米科技和电子显微学

长江 教授、院士 yudp**[ta]**edu.cn

 

所有人员 (按拼音排序)

宽禁带半导体

长江 教授 bshen**[ta]**edu.cn

半导体物理 教授、杰青 lundai**[ta]**edu.cn

胡晓东 宽禁带半导体 教授 huxd**[ta]**edu.cn

冉广照 半导体物理 教授 rangz**[ta]**edu.cn

史俊杰 凝聚态理论 教授 jjshi**[ta]**edu.cn

田光善 凝聚态理论 教授 tiangs**[ta]**edu.cn

王福仁 超导物理 教授 frwang**[ta]**edu.cn

王宏利 非线性动力学 教授、新世纪人才 hlwang**[ta]**edu.cn

凝聚态理论 教授 yinlan**[ta]**edu.cn

杨金波 磁学和新型磁性材料 教授、新世纪人才 jbyang**[ta]**edu.cn

材料物理和计算物理 教授 hanzhang**[ta]**edu.cn

张国义 宽禁带半导体 教授 gyzhang**[ta]**edu.cn

近场光学 教授 zhuxing**[ta]**edu.cn

连贵君 氧化物薄膜 正高工 gjlian**[ta]**edu.cn

于彤军 宽禁带半导体 教授 tongjun**[ta]**edu.cn

陈志忠 宽禁带半导体 教授 zzchen**[ta]**edu.cn

王新强 半导体光电子学

长江 教授、杰青、百人计划研究员 wangshi**[ta]**edu.cn

吴孝松 量子输运 百人计划研究员、优青 xswu**[ta]**edu.cn

李新征 凝聚态理论 百人计划研究员、优青 xzli**[ta]**edu.cn

方哲宇 表面物理与微纳光电材料及应用 百人计划、全国优博、优青 zhyfang**[ta]**edu.cn

全海涛 统计物理和量子物理理论 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 htquan**[ta]**edu.cn

刘开辉 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物理 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优青 khliu**[ta]**edu.cn

马仁敏 纳米激光物理与应用、量子光学、非厄米光学 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 renminma**[ta]**l.com

毛有东 软凝聚态物理和生物物理 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 ymao**[ta]**edu.cn

二维材料物性研究及器件物理 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 ye_yu**[ta]**edu.cn

陈晋平 低温凝聚态 副教 cpchen**[ta]**edu.cn

杜红林 磁性材料 副教 duhonglin**[ta]**edu.cn

凝聚态理论 副教 guow**[ta]**edu.cn

侯玉敏 凝聚态物理 副教 ymhou**[ta]**edu.cn

计算物理 副教、新世纪人才 jinglu**[ta]**edu.cn

凝聚态理论 副教 luoqiang**[ta]**edu.cn

低温物理 副教 maping**[ta]**edu.cn

聂瑞娟 低温物理 高工 rjnie**[ta]**edu.cn

韩景智 磁性材料 高工 hanjingzhi**[ta]**edu.cn

钱志新 凝聚态理论 副教 ZhixinQ**[ta]**edu.cn

秦志新 宽禁带半导体 副教 zxqin**[ta]**edu.cn

童玉珍 宽禁带半导体 副教 yztong16**[ta]**edu.cn

王常生 磁性材料 副教 wangcs**[ta]**edu.cn

李方廷 生物物理学、系统生物学 副教 li_fangting**[ta]**edu.cn

王永忠 X-射线衍射 工程师 yzwang**[ta]**pku.edu.cn

低温物理 高工 maping**[ta]**pku.edu.cn

杨志坚 宽禁带半导体 高工 zjyang263**[ta]**net

表面物理与微纳光电子材料及器件 副教 linfeng080506**[ta]**com

徐万劲 半导体物理 高工 wanjing.xu**[ta]**edu.cn

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副教、新世纪人才 zhaoqing**[ta]**edu.cn

宽禁带半导体 副教、优青 ntang**[ta]**edu.cn

廖志敏 介观量子输运;纳米结构光伏和光电子学 副教、新世纪人才 liaozm**[ta]**edu.cn

康香宁 宽禁带半导体 高工 xnkang**[ta]**edu.cn

吴洁君 宽禁带半导体 高工 wujiejun**[ta]**edu.cn

罗春雄 微流控与纳米技术 副教 pkuluocx**[ta]**edu.cn

许福军 宽禁带半导体 副教 fjxu**[ta]**edu.cn

超导材料、物理与器件应用 副教 yue.wang**[ta]**edu.cn

刘顺荃 磁学和新型磁性材料 高工 liushunquan**[ta]**edu.cn

陈伟华 宽禁带半导体 工程师 chenwh**[ta]**edu.cn

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高工 linfang**[ta]**edu.cn

杨学林 宽禁带半导体 高工 xlyang**[ta]**edu.cn

李艳平 纳米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物理 工程师 liyanping**[ta]**edu.cn

磁性材料 工程师 zhang_yan**[ta]**edu.cn

磁性材料 助工 xuq**[ta]**edu.cn

退休人员 (按拼音排序)

高政祥 超导物理和计算物理 教授 zxgao**[ta]**edu.cn

郭建栋 材料物理 教授 guojd**[ta]**edu.cn

表面物理 教授 fangsheng**[ta]**edu.cn

邢启江 半导体物理 教授 qjxing**[ta]**edu.cn

熊光成 氧化物薄膜 教授 ssxgc**[ta]**edu.cn

低温物理 正高工 wuke**[ta]**edu.cn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成立至今已走过三十多个年头了。回顾三十年来的不平凡的历程,不禁感到由衷的欣喜!

 

1978年在“科学的春天”中,国家明确了高等学校既是教学的中心,也是科研的中心。19835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重离子物理等八个研究所,并下达研究所的专职科研人员编制和科研经费

 

当时正值技术物理系刚从汉中搬回北京不久,听到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成立的决定,大家心里憋着的要打“翻身仗”的一股劲儿一下子爆发出来,掀起了第一波建设科研基地的高潮。4.5 MV高压静电加速器、加速器超灵敏质谱计、重离子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以及射频超导实验室等都相继在十年之中逐一建立起来。这些设备的规模都不大,但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并在裂变与中子物理、离子束应用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设施的研制与应用,一大批科技成果和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涌现了出来,他们中的一部分留在所内成为骨干,更多的在国内外核物理与核技术的岗位上做出了新的贡献。1990年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的有关实验室共同建立了“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1994 年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推荐,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又成为全国基础性研究所改革试点单位

 

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重离子物理研究所与技术物理系的核物理学科一起并入物理学院。得益于学院深厚的物理基础、多学科交叉优势以及国家对核科学技术的重大需求,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重离子物理研究所与物理学院相关系所获准联合筹建“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并于2009年底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核科研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依托于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北大核技术专业成为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得到重点支持。在我国核能与核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2010年成立了“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对几个相关学科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强了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开展的一些重点工作都得到了学校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例如2009 年在技术物理楼大院建成了总面积超过 1000 平米的射频超导加速器实验室,建成强流CW电子加速器装置,高重复频率THz成功出光。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支持下,建成总面积约为1500 平米的激光加速实验室,世界上第一台激光离子加速器应用装置成功出束。在学校支持下,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磁共振成像中心。经过30年的发展,到了“而立”之年的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已成为我国核技术及应用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家“创新驱动”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将满怀信心地踏上新的征途,在科学前沿做出有自己特色的高水平创新成果,为培养新世纪的核科技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联系方式

姓名 座机 电子信箱

曹文田 cao**[ta]**edu.cn

陈佳洱

电话:6275***

chenje**[ta]**edu.cn

 

丁杏芳

电话:6275***

dxf**[ta]**edu.cn

 

樊铁栓

电话:6276***

tsfan**[ta]**edu.cn

 

冯立文

电话:6275***

lwfeng**[ta]**edu.cn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