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招商引资网
中关村科学城指南(2)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四、发展路径

按照“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的战略思想,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依托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关村创新平台),构建人才集聚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特色产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型大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等七大类平台,形成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的综合促进平台体系,把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把相对封闭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起来,把密集的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发展等创新环节有机衔接互动,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一)围绕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汇聚人才智力资源

全面落实《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对接中央“千人计划”、北京市“海聚工程”和中关村“高聚工程”,把中关村科学城作为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的核心平台,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采取项目合作、机构聘任、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等人才,参与中关村科学城的科学技术研究、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创新等任务。

 

1以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为载体,集聚世界一流创新人才

依托中关村科学城承接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缓解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人才制约。围绕纳米研究、干细胞研究、清洁能源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等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引进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攻克一批有利于产业跨越发展的前沿技术;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重大专项,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技术研发,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围绕新型服务业态,以导航与位置服务、云计算服务、生物医药研发外包(CRO)、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引进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

依托中关村科学城的新型独立科研机构、大学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平台,大力吸引世界一流的领军人才,整体引入创新团队,推动重点学科建设,提升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总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经验,吸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建设一批独立的科学家工作室等新型科研活动组织平台;支持在京中央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组织加大产业领军人才公开招聘力度,重点引进一批熟悉国内外市场、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试点实行新的科研机制,扩大科研机构用人自主权和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

 

2以孵化平台为支撑,加快汇聚创业人才

依托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大厦、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平台,聚集一批具有广泛国际联系的创业团队,以及一批由高端人才领衔的创业投资、科技中介等创业服务团队。发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产业技术转移平台的支撑作用,鼓励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带项目整体转化,探索多种形式的科研成果孵化模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活跃人才特区的创新创业氛围,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以政府直接投资、出资入股、人才奖励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协调推动中央有关部委审批中关村科学城内单位股权激励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二)围绕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优化配置金融资本

依托中关村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部署,发挥各类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市场、机构的平台作用,为中关村科学城导入金融资本要素,进一步通过金融手段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

 

1利用信用服务平台,完善中关村科学城信用体系

充分发挥中关村企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及其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

建设中关村科学城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托中关村科技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关村科学城科研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应用。依法披露企业信息,推动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健全企业信用评级服务。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建立覆盖中关村科学城科技企业全业务领域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提升企业诚信水平,改善区域信用环境。

 

2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中关村科学城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保持创业投资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支持在中关村科学城设立和发展由社保基金、银行资金、信托资金、大型企业及其他投资机构出资的股权投资基金。为股权投资基金提供从注册登记、办公场所、人才激励到项目对接的一条龙服务,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完善非上市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交易市场。依托北京产权交易所等各类产权交易机构和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丰富非上市科技公司股份转让途径。研究完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集中托管制度、股权交易机制、市场监管等配套制度。

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建立由政府金融工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和中介服务机构联合参与的科技企业上市联动机制,引导企业与创投资金、股权投资基金、券商加强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3利用科技信贷服务平台,提升融资服务水平

鼓励银行、担保机构、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在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发挥其信贷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对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拓宽科技企业的债券融资渠道。依托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等担保机构,推进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集合的方式发行信托计划、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联合人民银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设立绿色通道,适当简化审批手续,为中小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大力推进信用贷款。创新政金企合作机制,依托中关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银行、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机构加强合作,创新和丰富信用贷款产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等技术经营中介机构,提升知识产权登记、交易、变现流动的效率,塑造知识产权的市场化价值发现机制,支持中关村科学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具进行融资。

完善中关村科学城融资担保体系。依托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及各类民营担保机构的平台作用,深化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推动各类科技信贷机构与科技型企业高效对接。

推动融资租赁发展。鼓励中关村科学城有条件的大型科技企业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和联合租赁平台,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使用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服务的仪器、设备和器材。

 

(三)建设高端特色产业园,拓展创新功能空间

按照统筹规划、功能融合、专业集聚、空间联动的布局原则,统一规划中关村科学城各产业园建设,通过特色产业园的品牌引导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支撑,引导同类产业资源集聚,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专业集聚的功能分布格局。

 

1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搭建产业集聚平台

以全产业链发展为指导,以平台服务为支撑,以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为抓手,促进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特色产业园,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在中关村科学城内布局,引导中试转化和生产基地主要在首都经济圈及全国其他区域合理布局,形成梯度分布、协同协作的发展格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充分挖掘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建设8个特色产业园,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发源地和产业辐射源。依托中科院微电子所,建设集成电路创新园;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5所,建设信息服务创新园;依托普天集团,建设普天“三网融合”创新园与普天宽带集群创新园;依托大唐电信,建设信息通信创新园;依托彩虹集团,建设彩虹光电创新园;依托牡丹集团,建设中关村数字电视创新产业园;依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建设国家交通物联信息产业创新园;依托清华和赛尔网络,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

航空航天和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着眼于航空航天和军民融合,推动建设6个特色产业园,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航空航天产业的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依托北航,建设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建设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依托中航工业集团,建设中关村航空科技园;依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设测绘科技创新园;依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建设国家移动卫星产业创新园;依托北理工,建设中关村国防科技园。

新材料产业领域。着眼于新材料研发创新,推动建设3个特色产业园,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新材料产业高端要素的集聚区。依托钢研总院,建设中国钢研金属新材料创新园;依托中材集团,建设中材非金属材料创新园;依托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建设中国建材科技创新园。

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建设国际能源产业创新园;依托中国机械科学院研究总院,建设中国机械科技创新园;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地区成为新能源与高端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集聚区,带动发展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

服务业领域。着眼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推动建设4个特色产业园。依托中国气象局,建设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依托中央财经大学,建设科技金融产业园;依托北师大,建设教育科技产业园;依托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建设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

 

2建设三类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特色产业园集聚能力

依托特色产业园的空间资源,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测试认证、成果展示体验等三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特色产业园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集聚功能。

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建设物联网高端传感器共性技术平台、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公共研发平台、水资源综合利用共性技术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

测试验证平台。依托中关村科学城的特色产业园建设,建设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测试平台、光伏技术检测中心、卫星导航应用设备与系统质量检测平台等一批测试验证平台,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成果展示体验中心。支持企业建设云计算演示体验中心、高性能集成电路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体验中心、数字电视产品展示平台、智能电网技术成果展示中心等一批专业的成果展示中心,搭建公众了解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桥梁,推动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转化与产业化。

 

(四)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产学研用合作

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与环境优势,发挥大学的学科、技术、信息、人才和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以服务产业需求为目的,通过高校院所体制机制创新,盘活现有科研资源,通过与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合作建设面向产业应用需求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成集技术研发、中试开发、技术转移和成果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1支持大学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支持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继续探索组织体系创新,与大学科技园形成紧密合作机制,建立面向产业应用需求的新型产业组织。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联合共建一批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支持北邮信息网络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北京梅泰诺通信、诺基亚北京研究院、美国高通等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物联网和信息网络相关技术研究。支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与仪器、先进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联合相关企业和组织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共同组建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新能源领域。支持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能源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新能源应用为重点,在高碳能源洁净利用、安全生产保障技术、新能源开发推广等方面开展研究,推进其与碧水源、神雾热能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力争成为引领能源安全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

航空航天领域。支持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以航空航天技术研发和服务为重点,推进与合众思壮、中国商飞、霍尼韦尔等企业继续合作开发北斗导航应用技术、民机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和空管技术等,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高地。

生物领域。支持北京林业大学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开展林业生物技术、花卉与林木育种、风景园林规划等领域的技术研究,推动建设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和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生态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国家级生态产业示范区和聚集区。支持北京农学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研究机构共建农产品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加快推进北京农产品安全检测检疫中心和全国绿色有机安全食品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高端装备领域。支持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轨道交通研究技术为核心,加快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推进其与北京市共建一批轨道交通运营领域重点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支持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推进与中科纳新、北人印刷机械、福建赛特新材、杭州万德激光等企业合作的产业化项目,建成绿色印刷包装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基地。

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要求,支持北京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节能、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汽车驱动理论与排放控制共性技术和基础理论、高效车辆传动/动力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新能源汽车成果-产品转化链,建设汽车自主开发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内外汽车技术学术交流的基地。

新材料领域。支持北科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新材料产业中试为重点,加快表面工程技术中试平台、现代交通材料中试平台、电子信息材料平台、稀土应用材料中试平台、新型环保材料提取中试平台等平台建设。

其它领域。支持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国家版权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科技生活领域的创意技术及产品,建设尖端技术生活应用试验基地与创意生活体验基地。支持北师大教育服务产业研究院推进教育服务业及关联产业联盟建设,协助其培育动漫、出版、教育应用等方面的品牌企业,形成教育服务及关联产业发展旗舰,打造国际一流的教育服务产业聚集区。

2支持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中关村科学城内的大型总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自建或合作等方式,建设新型研发组织。一是支持国机集团等总部型企业加强内部创新资源整合,通过建设中央研究院,增强基础创新能力、系统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之间通过产业联盟、联合投资等合作方式,共同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优化行业技术资源配置,促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五)壮大发展龙头型企业,促进产业资源整合

顺应全球高技术产业竞争的产业组织特征,以“十百千工程”为依托,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具备前瞻性技术创新能力、行业标准塑造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经营能力的龙头型企业,提高中关村科学城企业整合全球产业和创新资源的能力。

 

1聚集企业总部,整合创新资源

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技术发展趋势,支持现有企业总部改造升级完善总部功能,建立企业总部入驻机制。依托中关村科研资源集聚国际研发总部和国内外高技术企业总部,打造企业总部基地。

支持现有企业完善总部功能。通过对现有企业总部功能改造升级,充分发挥企业总部的资源整合、研究集成和决策功能。支持中国电子科技、中国钢研科技、同方和大唐电信等企业总部加强对行业信息研究,提升整合行业资源功能。支持中国南车、华锐风电等企业与各类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聚集科研成果,提升研发集成功能。支持中国建材、中电广通、中材科技、安泰科技和金风科创等企业总部发展壮大,提高企业总部的决策功能。

吸引国内外高技术企业设立企业总部。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需求,吸引一批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任务的高技术企业设立总部,提高北京市承接国家战略科研任务的能力。根据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吸引一批从事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技术研究等高技术企业设立企业总部,突破北京市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顺应城市智能管理领域需求,吸引一批提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智能解决方案的高技术企业设立总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吸引国际研发总部。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机遇,依托良好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和科研院所人力资源,大力吸引微软、黑莓、超微

AMD)等一批跨国公司在中关村科学城设立研发总部,促进中关村科学城高端研发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依托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大力吸引德州仪器、英特尔等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总部基地。

 

2培育三类平台型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

充分利用中关村科学城优越的创新环境,鼓励三类平台型企业发展,发挥其在技术与产品研发、产业交叉融合与经营模式创新的功能,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竞争力。

发展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带动上下游合作的制造型龙头企业。支持京东方等主导行业关键产品制造的企业壮大发展,支持运用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多种并购融资工具,进行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借鉴苹果、思科等企业的发展经验,按照行业整合和垂直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支持爱国者等高技术大公司提升技术集成和整合能力。支持龙头企业与境内外制造企业加强研发合作、市场开拓合作,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发展一批网络运营服务商。支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移动通信运营商和歌华有线等有线电视运营商,以及网易、搜狐等网络运营商进一步加强网络运营服务资源的整合协作,在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领域壮大发展。引导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各类网络运营商的资本运作,整合行业内创新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硬件和软件产品。

发展一批拥有先进技术、组织行业内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技术型大公司。借鉴TDSCDMA发展经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支持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制定能力的企业壮大发展。重点支持大唐电信、联想等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应用。支持闪联信息产业联盟不断加强全网设备协同互联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支持长风联盟参与以服务为导向的体系框架

SOA)技术规范、软件即服务

SaaS)标准规范等国际标准的创制和推广应用。

 

(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1.强化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功能

继续支持清华科技园、北航科技园等26家大学科技园创新运营机制,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支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积极吸引专业管理机构或企业等市场力量参与大学科技园管理和运作。支持大学科技园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发挥大学科技园在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和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桥梁作用,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支持大学科技园与创业企业、金融资本良性互动,探索新的运营服务模式,推广“孵化加创投”的新模式,形成企业孵化、企业培育和资本运作“三位一体”的服务格局。

 

2.鼓励社会投资建设专业孵化器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资源分布,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现有的闲置楼宇和工业厂房,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测试验证服务、中试服务、技术培训、金融支持、创投服务等专业服务,打造专业孵化器,培育发展中小企业。探索建立孵化机构与在孵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盈利能力和孵化绩效。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探索和改进运营模式,进一步推动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在继续完善基础服务的同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加大专业孵化器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为高成长企业提供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技术交易和投融资等深层次服务,满足高成长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需求。支持小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建立和完善支持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与政策支持体系。

 

(七)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服务国家深化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目标,借助北京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和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搭建一批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向中关村科学城集聚,促进中关村科学城学术机构、专业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1.以高校院所为依托,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引导高校院所结合自身重点研究方向和优势领域,以开展人才交流、联合设立实验室和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际科研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中关村科学城高校院所举办多种类型的专业学术会议、人才交流活动。依托中科院、清华、北航等机构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中关村论坛等,开展各类人才交流计划,举办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空间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等专业学术会议,推动国内外前沿技术合作和交流。

发挥国际组织的桥梁作用,提升中关村科学城机构和组织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地位。依托国家资源,吸引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国际电联、美国计算机协会

ACM)、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ICANN)、亚太互联网络地址资源管理机构

APNIC)等国际标准组织、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和公益组织等进驻中关村科学城,发挥其桥梁作用,搭建有利于中关村科学城内高校院所参与国际科研活动的创新合作平台,不断探索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2.以企业为支撑,搭建国际创新资源运用平台

支持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或在中关村科学城主办各类国际性产业技术交流会、国际标准会和展览会等,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企业融入国际创新网络,提升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

支持企业通过参与或组织各类国际论坛,提升在全球产业技术、产业标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鼓励中关村科学城企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和主办“中关村物联网与ZigBee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论坛。支持企业参与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年会”等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标准化会议。

支持主办国际专业展览会,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利用中关村展示中心等资源,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大型科技企业、技术联盟及行业组织参与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国际消费电子展、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和中国国际技术服务贸易洽谈会等,推进企业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宣传,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支持清华与富士康集团共建纳米中心、北航与霍尼韦尔共建现代空管研究与航电产业化研发中心、北邮与诺基亚共建联合实验室,支持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外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探索多样化的国际产业技术研发合作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进一步突出中关村科学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的框架下,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领导下,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发挥部市会商机制、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进部市联动、部门联动和市区联动,整合多方资源,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工作机制,调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高端人才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对中关村科学城特色产业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建设的联合调度,形成各方力量协同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良好局面。

 

(二)用好先行先试政策

加快推动国务院支持中关村的“16”等政策在中关村科学城的先行先试。执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署,进一步制订和落实中关村科学城细分产业促进实施方案。支持高技术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反映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体系。推进中关村各类产业联盟、协会商会、非公募基金会以及自然科学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民政部门直接登记试点。支持创新型社会组织在科技政策研究、产业分析、公共事务管理、反映企业诉求、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发挥中关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资金统筹机制作用,通过股权投资、知识产权共享等多种支持方式,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等项目落地的支持,加大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中关村发展集团等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有效参与中关村科学城的各类平台建设和各类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项目实施。支持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企业债券、无担保债券等各种金融工具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四)盘活土地空间资源

鼓励中关村科学城各土地所有权主体,按照合规合法性原则,利用现有闲置建设用地、商务楼宇和工业厂房等改造建设特色产业园,对特色产业园建设给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支持,增强土地作为要素资源的流动性,提升土地使用效率。鼓励区域内各单位对外开放自有建筑空间资源。研究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产业用地出让机制和楼宇产权分割、转让退出机制,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保障。按照集约用地原则,严格项目准入与监管,实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

 

(五)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坚持节能、节水、节地理念,加强科学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改造升级建成区,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绿色北京”的典范。建设区域能源供给与利用系统,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加强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与再利用的全流程管理,统筹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处理等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区域空间资源改造利用,优化交通网络,重点完善微循环交通系统,加快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推进交通拥堵地段改造,优化中关村地下交通环廊。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造宽带化、融合化、泛在化和安全可信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接入能力,重点推进交通物联网、城市应急处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公众健康管理平台、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等在中关村科学城先行应用。

 

(六)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不断丰富中关村科学城区域的创新创业文化内涵,培育一批“锐意创新、勇于探索、开放合作、敬业敬职、执著不挠、回报社会”的领军企业家,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营造“繁荣学术、平等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讲究合作”的文化氛围。大力弘扬“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报国”的中关村精神,塑造“北京创造”、“中国创造”的品牌文化,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持续强劲的内在动力。

 

联系我们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是中关村网站的主管和建设部门。

本网站的信息内容和信息线索,分别由中关村科技园区市区两级管委会、中关村相关企业和聘请的信息员提供。

本网站的目标服务对象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活动的创业者、投资者,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对中关村的现状和未来深怀关注的各界人士。网站力图全面展示园区企业动态,塑造园区企业的整体形象,全面展示中关村概况、发展成就及动态,成为社会公众了解中关村、研究中关村的权威性信息来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73号裕惠大厦

邮编:100142

网址:WWW.ZGC.GOV.CN

政策咨询:010-68709990(已并入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热线12345

传真:010-01088820108882

监督投诉:010-01088827937

接待时间:900-12001400-1800,法定节假日除外。

欢迎提出您的要求和建议!

 

序号/处室/电话/业务范围

 

1办公室

010—88828800

公文处理、信息、议案、建议、提案和信访、档案、保密工作,重要会议活动、接待组织工作等

 

2产业处

010—88828831

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开放实验室,融资租赁支持资金,十百千工程,企业入驻中关村展示中心参展,智能硬件、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统筹项目

 

3创新处

010—88828923

中关村先行先试系列政策

1+6,新四条等),税收试点,技术创新能力专项资金专利部分、技术标准部分、商标部分、购买中介服务部分,知识产权有关政策,社会组织发展支持资金及登记管理,进境动植物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试点政策

 

4规划处

010—88827104

存量土地及空间资源盘活改造资金支持,人才公租房资金支持,生态园区建设资金支持

 

5金融处

010—88828873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政策,创业投资支持政策,改制、新三板挂牌、上市、并购中介费用及券商补助,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并购贷款、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银行信贷创新融资支持政策,展翼企业、瞪羚企业、瞪羚重点培育企业及担保融资政策

 

6人才处

010—88828909

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简称“高聚工程”),海归人才创业支持资金(简称海创资金),雏鹰人才,“高聚工程”人才引进,中央“千人计划”申报,北京市“海聚工程”申报,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关村驻外联络处

 

7创业处

010—88827011

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和学生创办科技企业支持资金,中关村科学城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关政策

 

8军民融合处

010—88827085

军民融合相关政策,蓝鲸园有关情况

 

9经济分析处

010—88828963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项目申网站技术问题,园区数据信息统计

 

10国际处

010—88827965

国际化专项资金、APEC商务旅行卡

 

11研究室

010—88827913

010—88827139

企业冠名“中关村”事宜

 

12宣传处

010—88827949

联系相关新闻媒体

 

13财务处

010—88828993

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

 

14资审处

010—88827190

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部审计以及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内部审计工作等

 

15机关党委

010—88827935

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

 

16政采中心

010—88827051

010—88827037

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等),区域合作,组织园区企业参展

 

17夜间及节假日值班

010—88828822

01088828884F)

负责夜间及节假日接收相关文件和通知

时间:晚6:00-9:00,节假日全天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