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会议场旧址位于西城区佟麟阁路62号(现新华通讯社院内),建成于1913年。现存建筑有民国国会议场、“圆楼”、图书馆和原仁义楼、礼智楼(现称红一楼、红二楼)两栋两层带前廊的楼房。该建筑群为中西合璧建筑的代表,现今保存完好。
民国国会议场为砖木结构,三角钢木桁架,坡屋顶,青砖清水墙,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东、西、南三面都有狭长的门厅,穿过门厅即为会议大厅,建筑外表为灰砖砌造;民国国会议场北侧为“圆楼”,因楼内会议厅平面为椭圆形而得名,地上二层,灰砖砌筑,屋顶为三角钢木桁架,楼内南部为三间休息室,北部为一半圆门厅围合一圆会议室;民国国会议场东侧的图书馆建于1932年,是当时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民国国会议场东北侧的仁义楼、礼智楼当时用作议员起草宪法办公场所,为灰砖清水墙建筑,三角桁架,坡屋顶。
辛亥革命后,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参议院,作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构。4月5日,临时参议院随临时政府迁至北京。1913年4月8日正式国会(参众两院)成立,临时参议院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