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陔乡招商网讯:长陔乡引地处歙县南部偏僻山区,歙岭西麓,与本县的绍濂乡、璜田乡、小川乡小洲村、森村乡皋泾村相邻,南与石门国营林场及浙江省淳南县相邻。王街公路贯穿全乡,长陔岭蜿蜒起伏,气势雄伟。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8公里,境内有起点直达通往县城班车二辆,过往班车直达黄山市四趟、直达县城八趟。长陔乃街口之源,属新安江发源地之一,四周高山环绕,中部地势较低,年降水量约1750毫米,发源大连岭的南源河和发源长陔岭的长陔溪在南源口汇合为街源河上游,经磻坑、石门坑两地流入璜田乡境内。
长陔乡原属徽州地区直辖,距今二十一代约四百余年。下属十个行政村:长陔、礼教、上村、磻坑、韶坑、石门坑、南源、长标、谷丰、贤源。 长陔、礼教、上村三村现在发展成为一体,礼教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历史上他们原属一个村即长陔村,上半村为上土屋(后翻调为“上头谷”)、下半村为下土屋(后翻调为“下头菇”),后于民国十年左右分为长陔堡、礼教堡,其中礼教堡有自然村上村,后于1958年左右高级社期间分为长陔村、礼教村、新村村。原长陔村周围群山环抱,地势较为平坦,河流自西向东走向注入千岛湖,山下两岸居满人家,曾享有“九槽十水碓、千灶万丁”之称。祠堂、庙宇、社屋和堂寺,参天古木在文革期间都毁于一旦。
全乡物产资源丰富,有耕地3587亩,其中水田2379亩,旱地120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油料有油菜籽、大豆等;现有茶园8648 亩,笋用竹万余亩,箬叶、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该乡土特产更具特色,长陔“笋干、火腿、山芋枣、豆制品、箬叶等”更是声名远扬。
乡教育卫生事业在近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现有中学1所,学生626人,小学7所和2个教学点,入学儿童1334人,教职工共95人。长陔中心学校承当着管理全乡的基础教育任务, 下设一所中学、五所小学和三个教学点,校园占地面积16166平方米。中学部现有685名学生,12个教学班,34名教师;小学部有1198名学生,34个教学班,60名教师。是歙县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之一。 长陔小学和韶坑小学两所教学楼由港商沈炳麟先生领衔投资兴建,其中韶坑小学的“恩美楼”于1997年兴建。长陔中学郑格如大楼由马来西亚华人郑格如捐资50万元港币兴建,是该乡的标志性建筑。
由于改乡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山清水秀,山水之灵育笋脆嫩鲜美。经特殊工艺加工后,风味独特,鲜味别致,食之清香、爽口、开胃,回味无穷,没齿难忘。绿笋历为徽菜佐料和原料。该乡为歙岭西麓,街源河的源头,其海拔平均六百多米。境内平均海拔650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以砂土为主,适宜于雷竹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长陔“山宝”之一的雷笋干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