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常德信息化战略
来源:网群国际    浏览: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中共常德市委常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文浩     一、深刻理解推进我市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我们务必要把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重点来抓。     推进信息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国际社会一般认为,当今时代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教育普及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等十个方面的要求。信息化可以说是现代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信息化既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我们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虽然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在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之后才搞信息化的。但我们不能亦步亦趋。我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争取走一条后来居上的道路。比如,可以直接利用光纤建设高速宽带通信网络,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制造业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先进核心技术,等等。我们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市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进程,争取使我市早日进入小康社会。     推进信息化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是全面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必须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加快发展以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如果我市不能抓住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升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武装、改造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常德的经济结构就不优,经济发展的后劲就不足,就会被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抛在后面。     推进信息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电子政务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条件。****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quot;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提出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以政务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虽然起步不算太晚,但整体水平还很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实现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可以更好地适应世贸规则,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推进信息化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市场各部分的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提供了最为方便快捷的手段,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市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争取尽快填平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否则就难以与以先进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跨国公司竞争。   推进信息化是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是我市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今时代,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投资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不少跨国公司在考察国内投资环境时,对能否提供公共网络服务和ddn(数字数据服务网)数据传输的国际专线要求很高。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省内处于前列,但与国内发达城市,特别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模式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全球网络通讯服务。  ****总理说:"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伴随着迅猛的技术进步、市场的瞬息万变、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不失时机地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快车,加速把常德的经济社会发展导入信息时代。   二、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随着邮电"518"、移动"398"工程、联通cdma通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电信宽带传输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升级改造的建设,我市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市通信主干网络已建成以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干线传输网,全市通信光缆长度为5500公里,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92万门。2001年全市电话用户78万户,ip上网用户2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13.1%,高于全国12.5%的水平,居全省第二位。移动公司完成gsm第七期扩容工程,建设移动通信基站221个,移动交换机总容量为42.8万户,网上实际通话用户30多万户;联通公司新建cdma基站45个,正式开通新型手机业务。2001年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5万多户,比2000年增加将近1倍。   广播电视传媒网络基本形成。全市共建有线电视站5座,无线电视站3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380座,微波站7座,微波长度131公里,光缆长度276公里,电缆长度3941公里,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28%,其中城区有线用户22万,电视人口覆盖率、广播人口覆盖率均在96%以上。湖南电广传媒股份公司在常德进行规模投资,率先在全省750mhz的宽带网上为市城区用户提供数字电视、视频点播、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综合信息服务。   (二)信息产业发展较好。2001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销售和业务收入13.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其中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2.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增速为27%。   信息产品制造业初具规模。2001年,全市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长沙。华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文科教集团通过中科院、科技部的"双高"认定。市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电压敏用纳米级氧化铋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华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媒体可视电话传输速度达25帧,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ccd摄像机、pstn远程监控系统、dvr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汉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绳电话机、可变电容器畅销海外。   软件业开始起步。经国家审定,华文科教集团、华南光电科技股份公司、湖南湖大远程网络公司等3家企业被批准为软件企业。目前,华文科教的数字化微格系统、华文教学课件制作软件、hfc宽带教学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华南光电的智能可视电话视音频编码技术、dvr系列产品等,在市场上都得到了批量应用。   信息服务业来势喜人。涌现了一大批从事信息接入、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中介、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和培训等信息服务的企业,远程教学、数据通信、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正在逐步开展,2001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2.16亿,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0.68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48万元。   (三)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启动。电子政务建设发轫于政府上网工程。我市"政府上网工程"从2000年在全省率先启动,目前,市政府、9个县(区)政府和德山开发区以及市纪委、教育局、科技局、人事局等50个市直单位都建立了网站。这些网站在宣传常德、服务大众、政务公开等方面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市政府网站开通两年来访问量累计已超过65万人次,现在日均访问量已在2000人次以上,新华社湖南分社在其首页显著位置上进行了链接。随着国家"金"字系列应用工程的建设,我市税务发票查询举报系统、银行同城清算系统、劳动保障系统、防汛指挥系统、多普勒雷达天气预报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应用项目基本建成,正在发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大大加强了1300多家、20多万参保人员、15万离退休人员的各种缴拨帐目的在线管理,确保了市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全市有包括金健米业、洞庭水殖等70多家企业建立了网站,杰新纺织印染厂、市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企业开展网上营销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mis(信息管理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mrp(制造资源计划)、erp(资源管理计划)开始在部分企业中应用。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使信息化技术渗透到计划、生产、财务、人力、设备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应用于产品数据、生产计划、质量、财务、人力资源、设备工具、物流和车间生产作业等各项管理;通过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dm(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使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缩短1/3-2/3。   (四)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重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组织举办各类信息化讲座、知识竞赛、信息化成果展览等活动,一大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接受了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在大中专学校设立计算机系或计算机专业,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组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等措施,加强了信息化的基础教育;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宣传。与此同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湖南省经济信息市场管理条例》、《湖南省信息工程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颁发后,信息市场秩序有所好转。无线电管理加大了频率规范和台站管理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意识不强。首先是思想认识不高,认为信息化离我们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还有的认为购置了电脑,上了互联网网络,就算是搞了信息化。其次是全局意识不强,纵向网络、单位内网建设容易推进,横向网络建设、跨部门应用项目推进难度大。   二是信息化行业管理滞后。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信息化管理机构,没有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全市信息化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也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结果造成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共享。    三是信息技术应用不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全部实现cad、oa、mis的企业很少,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就更少,多数实现上网的企业也仅建立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行政管理的应用在许多部门还局限于公文流转、电子邮件等方面,不少单位一般只用单机处理日常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广、整体水平不高。   四是信息产业发展缓慢。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大,产值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3%,没有整机产品,产业带动作用不大,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份额较小;软件业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档次均非常有限;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程度仍然比较低。    我们要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今后我市信息化发展主要目标和2003年具体工作任务   (一)今后我市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   我市信息化的发展,应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开放的新常德"这个主题,重点服务于教育优先工程、再就业优先工程、人居环境工程、县乡道路硬化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6大工程,不断用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信息化。   根据国家计委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05年,电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年均增速为46.5%,成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显著增强,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网络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电话普及率超过4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线电视用户超过90万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超过20%;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新增信息化人才5万人;信息化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我市信息化的指导思想   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信息化发展方针,强化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突破口,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社会运作效率为核心,分步推进、重点突破,力争使我市早日跻身于全国信息化先进城市行列。   (三)2003年具体工作任务   1、认真编制并出台信息化专项规划。按照国家《专项规划》的要求,市政府信息办要尽快拿出编制信息化专项规划的工作方案,牵头组织力量编制出高水平的、可操作性强的《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专项规划》。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对规划编制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市"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通过后,由市政府发布实施。   2、建设常德市政府网控中心。根据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精神,重点建设常德市政府网控中心,初步形成我市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常德市政府网控中心的逻辑结构应该分为四个层次:通信传输网络支撑平台、通信传输系统支撑平台、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通信传输网络支撑平台为系统运行提供物理保障。系统支撑平台为系统提供运行环境的支持。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是网控中心的基础平台,包括电子政务综合处理平台、中间件应用等内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构建于业务支撑平台之上,构成电子政务应用的三个主要内容:内部应用系统、专业应用系统及公众服务系统。内部应用系统主要提供政府内部办公应用功能,构建覆盖全市的公文传输与交换平台,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内部网络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等。专业应用系统包括各职能部门的专业应用系统。公众服务系统完成对公众的服务,包括公众信息查询、网上审批系统、政务公开等。市政府信息办要牵头组织力量编制出《常德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提出常德市政府网控中心建设方案。市财政要对电子政务建设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    3、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市政府信息办要会同市经贸委、市科技局等部门根据企业需求,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信息化试点。在试点企业中重点推广企业资源规划技术(erp)、计算机辅助设计(cam)和制造技术(cad)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cims),实现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切实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通过试点,培植成功范例,以典型引路,全面推开。    4、重点发展软件业。根据国务院国办发[2002]47号《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精神,我市发展软件业前景广阔。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出台扶持软件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华南光电科技股份公司、华文科教集团等软件企业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扩大市场规模,走以软件业带动信息产业的路子,逐步在我市形成2个以上销售额过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   四、切实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我市信息化进程。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关键在应用,重点在落实,成败在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落实。   1、强化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机制 推进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大量的实践证明,推进信息化工作首要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领导和协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因此必须强化二个方面:一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目的就是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力度,避免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二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推不动、不落实和实施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要坚决进行整改和调整,并且要纳入年度量化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2、健全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涉及全社会各个领域,政府起着重要的指导协调作用。因此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市政府信息办职能,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管理和把关作用,加强全市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把规划协调、推广应用等职能集中放在市政府信息办。这样有利于搞好资源整合,发挥整体优势。二是各区县(市)要相应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赋予其承担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职能,接受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归口指导,切实推进信息化工作。三是理顺市政府信息办和市直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按照职能划分、明确事权、落实责任的原则,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3、规范信息化工作的建设管理。   为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市政府要依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出台我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使我市信息化建设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按照我市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标准要求,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等技术规范。   4、重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造就一大批既有领导能力、又懂现代技术的领导干部,是推进信息化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搞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培训,并为企业和社会各界信息化培训创造条件。市政府信息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全市科级以上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培养专业人才作为信息化工作
项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费发布服务,但对信息的合法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名录资源由会员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传,个人信息均经处理后发布,如有遗漏戓涉嫌侵权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请将“该页网址和需修改及删除的内容”发至本站邮箱戓留言给我们处理。凡注册会员并发布信息或名录资源的,均可定期获得全球项目参考及合作机会。本站名录资源概不对任何第三方开放,更不提供如交换、出售及查询等服务!
项目合作及建议请留言:请理性留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姓名: 手机: QQ号: 微信: 邮箱:
验证码 点此换一张
关于我们 招商培训 代理招商 代理投资 代理融资 代理政策 战略伙伴 服务外包
广告报价 汇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费发布 网群建设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